浅谈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

2011-02-12 11:26:44王仕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4期
关键词:血清型病原抗原

王仕鹏

(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地苏乡兽医站,都安 530700)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机能,对于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接种疫苗的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免疫应答程度都有差异,绝大多数的动物在接种疫苗后都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但有少数动物免疫应答能力差,在有强毒感染时,不能抵抗攻击而发病。若群体免疫力强,则不会发生流行,若群体抵抗力弱,则会发生较大的疾病流行。笔者认为动物免疫失败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动物对同一种抗原免疫反应强弱也有差异。

2 营养状况

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如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导致机体的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淋巴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

3 环境因素与饲养管理

包括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状况、环境卫生及消毒等。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内分泌的调节。如果环境卫生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都会使动物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导致动物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取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得好,可减少或杜绝强毒感染机会,使动物安全度过接种疫苗的诱导期。饲养管理的温度、环境控制好,就可大大减少动物发病机会,即使抗体水平不高也得到保护。

4 疫苗

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力与疫苗有直接关系。

4.1 质量

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关键因素。弱毒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个过程,接种疫苗中必须含有足够量的有活力的抗原,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

4.2 保存与运输

疫苗的保存与运输不当会使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所有疫苗应严格按要求保存与运输。

4.3 使用方法

疫苗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如疫苗的稀释方法、稀释倍数、稀释液、稀释所用的器皿、雾粒大小(指气雾免疫)、接种途径、免疫程序等都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

4.4 安全性

减毒疫苗可能会出现返张现象,或引发免疫缺陷疾病,或产生对病毒抗原或鸡蛋抗原成分的超敏反应,或导致持续感染。

5 病原血清型

有些疾病的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给免疫防治造成困难。如果疫苗毒株(或菌株)的血清型与引起疾病的病原的血清型不同,则难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因而针对多血清型疾病尽量使用多价苗。

6 疾病

有些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如猪群感染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等都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7 药物使用不合理

使用细菌类活疫苗前后禁止使用抗菌药物。此外,在免疫期间禁用对猪免疫器官有损坏作用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8 病原微生物间的干扰作用

同时免疫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因此在进行疫苗接种时必须避免疫苗使用时的干扰现象,特别是猪瘟活疫苗与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时间应有一周以上间隔。

9 饲喂霉变饲料

霉变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吃下去后可引起淋巴细胞中毒,导致体液的细胞免疫抑制。

10 其他因素

饲料原料中污染重金属离子(如汞、铜、镉 铅 等)可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障碍,进而产生免疫抑制。

总之,造成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现问题时应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出真正原因。

猜你喜欢
血清型病原抗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50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44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医学综述(2014年14期)2014-03-27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