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彬军 朱广民
(1.河南省商丘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商丘 476000;2.河南省民权县畜牧局,民权 476800)
近年来,民权县相继成立了畜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为养殖户进入大市场架起一座桥梁,还大大加快了农户的致富步伐,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一步促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和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近期对畜牧专业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汇总如下。
目前,全县畜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15个,成员797人(户),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2个,占13.33%,工商部门登记注册13个,占86.67% 。
(1)专业协会。以专业协会为主2个,占合作组织总数的13.33%,成员105人(户)。其中养鸡协会1个,成员65人,养羊协会1个,成员40人(户)。
(2)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主12个,占合作组织总数的80%,成员692人(户),占成员总数的86.83%。其中养猪合作社7个,528人(户),占合作组织成员总数的66.25%,养鸡合作社3个,成员105人(户),占合作组织总数的13.17%,其他3个,成员49人(户),占合作组织总数的6.1%。
1.2.1 企业带动型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农户共同参与创办。如富民养猪合作社,由富民饲料(河南)有限公司牵头,吸纳20多个农户成立的生猪合作组织。合作社依托公司的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由公司统一供应生猪、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配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销售,生猪出售后公司扣除各种成本,这样既为农户解决了缺资金、无技术、销售难的问题,又扩大了公司饲料的销售量,达到了“双赢”目的。该社2010年出栏生猪3.7万头,销售产值4 500万元,纯收入440万元,荣获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
1.2.2 能人领办型 以养殖大户为核心,联合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而成立的合作组织。如由县养猪状元朱文庆发起成立的昱铭养猪合作社,现有会员428人(户)。合作社与省内外多家生产企业签订了饲料、兽药和生猪统一购销合同,既减少了社员的养殖成本,又扩大了市场销售渠道。2010年社员共出售生猪8万多头,纯收入100余万元,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1.2.3 技术支持型 依托技术部门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把农户联合起来,依靠技术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如由县畜牧局改良站联合农户成立的县养羊协会。特点是通过技术培训、设立畜牧服务热线、上门技术指导等服务方式,带动了农户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玉旺肉羊养殖场现存栏肉羊1 500只,2010年出栏肉羊5 000多只,纯利润56万元,被评为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1.2.4 “两委”促进型 以村“两委”为依托,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和群众的养殖习惯而组建。如程庄镇葛庄养猪协会,由该村“两委”组织55个养猪户而成立的,支部书记任协会负责人。特点是群众的认可度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1.3.1 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
畜牧经济合作组织把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吸纳为会员,不断增强了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养殖规模逐步扩张,成为带动全县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中坚力量。14个畜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吸纳农户797个,带动养殖户6 800个。存栏畜禽128万头只,出栏畜禽80万头只。在合作组织的带动下,促进了以养殖小区为主的规模化发展,全县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98个,生猪、肉鸡、蛋鸡、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5%、98%、75%和95%。
1.3.2 实行标准化生产,增加市场竞争力
(1)合作组织鼓励成员单位加大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引进自动通风,夏天水帘降温,电视监控等生产设备,以及自动饲喂流水线、零排放饲养模式、人工授精等技术,大大改善养殖生产技术和环境。(2)制定了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了标准化生产运行模式,搞好畜禽饲养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科学规范用药、用料,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先后有15家养殖企业通过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提高了畜产品的信誉度。
1.3.3 提供综合服务,节约生产成本
每个养殖企业每年都要使用一定数量的疫苗、药品和大量的饲料等生产资料。单独购买量少、价高,增加了成本。而以合作社或协会名义与生产厂商洽谈,统一订购量大价低,降低生产成本,使成员从中得到实惠。今年以来,各类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先后与青岛易邦、大北农集团等十多家生产企业签订了饲料、兽药、疫苗购销协议,为成员累计节约饲料、兽药成本80余万元。
1.3.4 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入
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协会,先后与上海、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的生猪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了生猪购销协议,普通生猪和优质生猪每公斤分别高于市场价0.1元和0.3元,这样为社员每头猪多增收10~30元。
1.3.5 搞好技术服务,提高饲养水平
①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合作组织先后聘请了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郑州牧专等单位的畜禽养殖专家,定期开展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共举办畜牧技术培训班20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4万份,培训人员2 500人次,入户指导800余次,受益养殖户2 000多户,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②合作社还培养内部专职技术人员,配备了诊疗、冷配等必需的仪器设备,根据规模场和养殖户需要,及时提供防疫、消毒知识、传授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③利用农信通,每天由专人负责采集畜禽及其产品市场信息及饲料、玉米、豆粕等生产资料价格信息,并发送到每个成员的手中,根据市场信息情况指导畜禽生产,最大限度保护社员的利益。
县畜牧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广泛宣传成立畜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养猪合作社,通过摸索运行,在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养殖规模,拓展服务内容、抵御市场风险、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为生猪养殖业树立了一个良好典型,示范带动了合作组织的发展。
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畜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民文[2007]16号)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扶持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同时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奶牛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合作组织倾斜,两年来落实各类政策资金400余万元,从而使畜牧合作组织不断涌现。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要求,制定了畜牧专业合作社章程,以及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选出了理事长、理事、监事,强化了理事会、监事会民主议事规程。促进了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1)合作组织规模比较小,带动能力较弱;(2)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发挥作用不理想;(3)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畜牧合作组织较少;(4)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缺少深层次的研究、规划、管理,指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通过发展畜牧经济合作组织,统一搞好疫病防控、畜禽良种供应、标准化饲养场舍建设、畜禽科学化饲养、饲料兽药供应、产品加工销售等系列服务,促进标准化饲养基地建设。
依托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可以为成员统一提供防疫、治疗等技术服务,为成员建立完整的畜禽养殖档案,加强免疫、用药用料管理,解决防疫工作面对一家一户的困难,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可以根据畜牧业的不同品种优势,兴办经营不同畜禽的合作社。例如:肉鸡合作社、肉牛合作社、奶牛合作社、特种养殖合作社等。可以根据畜牧业不同经营环节的需要,兴办不同经营内容的合作社。例如:经营种畜禽、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运销、贮存等经营内容的合作社。可以根据畜牧业生产全过程的需要,兴办提供不同服务内容的合作社。例如:提供信息、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服务的合作社。
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善于经营的农民领头办合作组织;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畜牧系统积极参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畜牧生产资料生产供应企业参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合作观念和典型经验,加强对农民合作意识的教育,提高农民发展畜牧经济合作组织的自觉性。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指导合作组织搞好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分配管理、审计管理制度,加快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争取政府扶持,争取信贷支持,将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与畜牧业项目结合起来,用好政府对畜牧业已有的支持政策,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加强与县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权县畜牧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