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颖,周国琪,王丽慧
《内经》中腹痛未作为独立的病证,其论述较繁杂,内容散见多个篇章,其中有疼痛急骤、剧烈或伴随较严重症状者,如经文描述的“卒然而痛”、“卒然痛死不知人”、“急痛”、“暴痛”等,拟将此类归纳为腹部剧痛一证。初步从脏腑病位、病因病机、诊法和治法等方面予以探析,以期对《内经》腹部剧痛证的理论研究和中医急腹症诊治有所裨益。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五脏属阴,若阴寒之邪入侵五脏,阴盛于内,阻遏阳气,一时间阴阳之气不相接续,可致卒然剧痛甚至昏厥,或伴四肢厥冷、呕吐等症。此提示五脏病变亦可引发腹部剧痛证,其病位可在胸亦可在腹。临床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急性肺栓塞、自发性气胸、急性肺下叶炎症、肝脓肿、脾脏或肾脏梗塞及破裂等,患者以腹部剧痛为首要症状,甚或表现为“卒然痛死不知人”,应提高警惕,仔细辨别,慎防误诊。
《内经》所载腹部剧痛证因腑病所致者以胃肠、膀胱为主。六腑“以通为用”,诸因导致六腑功能失调,传化失司,水液、糟粕内停,腑气不通,“不通则痛”,辨其病位,主要有如下几种。
1.2.1 胃腑病变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说明胃腑病变多致“胃脘当心而痛”,表现为攻撑胀痛,伴有腹部胀满、两胁撑胀、自觉膈咽阻塞不通、饮食不下等。从临床观之,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或偏右,发作可与饮食有关,伴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症,如急性胃扭转、胃黏膜脱垂、胃痉挛、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初期、消化性溃疡穿孔等所引起的腹部剧痛均属此类。
1.2.2 大肠病变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大肠病变多致“当脐而痛”,表现为“肠中切痛”,即刀切样急痛或剧烈绞痛,可伴肠鸣、腹泻、遇寒加重、疼痛时不能久立等症。此多见于小肠、结肠疾患如急性肠炎、肠穿孔、肠梗阻、肠扭转、大网膜扭转、肠痉挛、肠套叠等[1]。
1.2.3 小肠病变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此部位以小腹或少腹部为主,可牵涉腰脊、睾丸等处,伴大小便窘迫等症,如腹股沟嵌顿疝等可类于此。
1.2.4 膀胱病变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此类剧痛常向大腿内侧、腹股沟、会阴部放射,伴有排尿异常或小便潴留,可见于急性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输尿管下段及膀胱结石等疾患。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缩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经文指出,寒邪侵袭,阻滞经脉,气血凝泣,滞涩不通则痛,其特点为卒然腹痛剧烈,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或痛止。
经文还提到厥阴受寒:“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于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可见,厥阴受寒,痛在少腹或小腹部,并牵引股、阴部疼痛,或伴有阴道异常出血等症。此与诸多妇科疾患如痛经、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引起的症状相似。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说明热邪壅留肠中,腑热炽盛、气血郁滞,不通则痛;肠道热灼津伤,则便干不出甚至便闭不通。其特点为腹部胀急疼痛、大便干结或便闭,可伴一派火热之象,如口干、烦躁、尿赤等。对于此证,后世张仲景创大承气汤以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现代临床以通腑、攻下、泄热等法,如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皆获良效。
此外,《素问·举痛论》还有:“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说明寒气与炅气相搏,经脉满盛,疼痛剧烈、拒按,此多见于痈疡初期。《内经》中提到的内痈有“胃脘痈”、“肠痈”、“下脘痈”,此为脏腑痈疡,疼痛剧烈,且疼痛位置比较深在[2]。《灵枢·上膈》曰:“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如急性化脓性胃炎、胆管炎、阑尾炎以及急性胰腺炎、肝脓肿、盆腔脓肿等均可视为此类。
《素问·举痛论》曰:“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血泣”即为血瘀,气血瘀滞“稽留不得行”,甚至日久成积。其疼痛特点为腹痛剧烈伴“相引痛”,提示临床治疗时应考虑到瘀血因素,如绞窄性疝、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痛经等,在治疗时适当运用活血化瘀法往往可收良效。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邪犯膀胱,气化不利,以致小便潴留,阻碍气机,不通则痛;或水热互结,结石形成,损伤脉络。其疼痛特点为小腹拘急胀痛,形势急迫,小便难出或尿血、尿出结石等。此类似于因急性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所引起的腹部剧痛证。以上诸多致病因素既可单独致病,亦常合而为害,如寒热错杂、水热互结、燥热内结、气滞血瘀等均可引发腹部剧痛证。临床应注意勿拘于一圉,当审慎辨别,求其病因。
对于腹部剧痛证的诊断方法,除上文所述,涉及脏腑病变症状各异可资诊断之外,《内经》中还有色诊和脉诊的记载。
《素问·举痛论》有:“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灵枢·五色》有“青黑为痛”、“黄而膏润为脓”等说法,说明五脏六腑在面各有所属,痛证可以此做出判断。另外,《灵枢·五色》曰:“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提示某些男性疾病或妇科疾患也是引发急腹症的重要原因,不可不详察。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可见,《内经》所载腹部剧痛证属新病、实证、里证者居多,脉象多表现为急脉、滑脉、弦脉、脉实有力等,以上脉象理论有助于辨别寒热虚实,尤其对某些易造成“假象”的腹部剧痛证更是较为客观的诊断方法。《内经》所载的色诊、脉诊理论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些许思路,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
《内经》对腹部剧痛证的治疗以针刺、按摩等手段为主[4],并针对致痛原因辨证取穴,通过除寒、泄热、驱虫、利水等达到镇痛之目的。
《素问·举痛论》提出“得炅则痛立止”的原则,可通过近火取暖、热饮或热敷、温熨等法以驱寒镇痛;按摩镇痛法温通气血、缓急止痛:“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针刺镇痛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针刺上巨虚穴治疗感寒大肠病:“大肠病者……取巨虚上廉。”《灵枢·杂病》还提出针刺配合按摩的方法:“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灵枢·热病》有:“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提示若热病见挟脐两侧拘急疼痛,伴胸胁满闷不舒者,可针刺涌泉、阴陵泉、廉泉等穴,以达到泄热止痛之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针刺委中穴:“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灵枢·四时气》亦提出针刺委阳穴:“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提示若由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或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所引起的小便潴留,可针刺委中穴、委阳穴治之。
综合观之,腹部剧痛一证错综复杂,既可作为单独的病证,又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于其他病证中;既可作为疾病的首发、主要症状,又可作为严重并发症出现。《内经》腹部剧痛证的理论开创了中医急腹症之先河,虽治疗颇显简单,但却为后世急腹症辨证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思路,对当今中医开展急腹症治疗具有借鉴意义。
[1] 邵孝鉷,蒋朱明.急诊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1.
[2] 张国华,吕 琳.《内经》论痈证〔J〕.中医研究.2000,13(4):4-5.
[3]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0.
[4] 白淑静,李永红.《内经》腹痛病证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6-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