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芳,肖月,赵琨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191)
西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面临的问题和建议Δ
张丽芳*,肖月,赵琨#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191)
目的: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实施。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当前西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面临的问题。结果: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度不完善、招标配送制度不健全、药品利用不充分、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等。结论: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进农村卫生综合改革;利用现代医药物流手段,规范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适当调整药品目录,促进基本药物有效利用;规范药品定价,完善基本药物补偿机制。
西部农村;基本药物制度;问题;建议
2009年8 月18日,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标志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还原了基本药物“基本、基础、基层”的内涵,为改变“以药养医”的痼疾、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供了制度基础[1]。
2009-2010年,我国各地先后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制度实施初期,各地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和挑战,西部农村地区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所在的调研组分别赶赴重庆市和陕西省农村地区,共调研了3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村卫生室,以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西部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制度更好地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涉及目录遴选、生产供应、招标配送、定价、使用、报销、补偿、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目前,从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但有关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依然不够完善,地方配套文件也较为滞后,缺乏指导性的具体规范和实施细则,例如如何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如何规范省级招标采购、如何引导和管理配送企业、如何保障补偿到位、如何加强监督管理等尚需中央和地方尽快采取相关举措,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实施。同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环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疗卫生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完善等各项改革息息相关,因此当前农村卫生综合改革相关政策的完善程度也将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能否顺利实施。
调研中,一家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反映,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该地区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询价采购联合体的方式进行招标采购,即6~7位乡镇卫生院院长组成一组,一位院长任组长,其余几位任组员,在区县内实行询价采购。凡是具有资质的供应企业都可投标,价格最低者中标。乡镇卫生院联合体按照中标的价格实施网上采购,通过药品采购软件报送药品采购计划,由供应商或配送商确认后直接配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该地区由省集中招标采购,30个乡镇卫生院与省招标的15家配送企业签约,15家配送企业实施分工,负责不同种类的基本药物的配送。通过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发现,该地区的307种基本药物中,有186种基本药物价格不降反升。另外,调研的另一省2个乡镇卫生院反映,省内成立了基本药物“三统一”办公室,负责推进全省基本药物的“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统一‘零差率’销售”。但是该省选择的配送企业数量有限,一般1家配送企业负责1个县的配送任务,配送费用仅占配送药品价值的5%。由于这2个乡镇卫生院地处边远山区,路途崎岖,配送难度较大,加之人口居住分散,药品所需数量较少,有的村卫生室1次仅配送200元的药品,造成配送成本较高、配送周期较长(一般3~7天),且配送种类不齐全,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常开展,甚至给群众看病造成困难。
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西部农村地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省没有统一、具体的招标采购细则和配套文件,也没有明确的招标采购数量,许多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一味的压低价格,结果既没有量的优势,也没有利润保障,中标企业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最终影响规模效应的形成,也影响基本药物的供应和配送。二是由省级统一招标采购,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由于各省都有药厂和配送企业,鉴于地方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招标的生产和配送企业都是本地企业,同时1个县由1家配送企业负责,容易形成垄断,缺乏公平竞争,也影响了配送效率的提高。三是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于一些基本药物由于成本高、利润低而不生产的“废标”现象和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尚需加强监督管理和实施奖惩机制。
调研发现,目前西部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同居一堂的现象。究其原因,国家规定的307种基本药物和省(区、市)增补的药物品种基本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但是目前基本药物品种的结构,严重影响了基本药物的利用。据一家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反映,约有1/3的原有居民常用药没有覆盖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如三九胃泰、三九感冒灵、吴太感康、乌鸡白凤丸等;约有1/3的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几乎没有被使用,如抗寄生虫病药、精神病治疗药等。一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真正理解,并且在目前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药品收入依然影响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收入;另一方面,居民用药习惯难以改变,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某品牌的药品,如果更换成其他药品,一时难以接受。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稍高,一些居民宁愿不报销也愿意去药店买到自己认可的常用药。同时,基本药物的实施也因各种原因正逐渐激化医务人员和居民的矛盾。
我国大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0%~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达80%~85%,药品的利润率高达28%[2]。如果政府按15%的药品加成率给予补贴,与基层医疗机构原有的药品利润相差甚远,因此补偿机制的完善成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正拟采取3条途径来补偿:
一是增设药事服务费。目前,我国对药事服务费的定性以及药事服务费的收费模式和标准也都没有具体的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药事服务费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药事服务费是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居民收取的费用,因此居民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药品加成费用,抵触情绪将会增加,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3]。
二是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高、精、尖技术服务较少,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因此调整技术服务收费标准显得不甚合理。
三是增加政府投入,开展绩效考核。调研地区基本药物补贴主要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按照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7∶3的比例,支付在编人员工资,绩效部分按照年终考核统一支付。据反映,实施绩效工资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有所下降,对此有些不满;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较小,似乎出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现象,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乡镇卫生院负债严重,原来依靠拖欠配送企业的药品回款维持运转,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尚未中标的企业开始追要债务,出现了“对簿公堂”的局面;配送回款周期较短,西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药品周转资金困难的现象。
农村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是当前农村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各方应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农村的可持续实施。一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就医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利用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管网,规范农村医药市场,统一农村药品购销渠道,坚决打击贩卖假药的“游医”,平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周边零售药店的价格,减少不公平竞争,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三是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定价、使用、报销、补偿、监督和奖惩等相关政策制度,使得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营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政策环境。
2.2.1 由国家部委牵头建立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的全国标准 建议综合各方意见,制定标准,精简招标程序,并制定出统一、具体的招标采购细则和配套文件,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细则中应包含价格、配送周期、报价周期、采购的品种和数量等内容,企业在知道用量有多大的情况下,根据利润率进行报价,使价格体系更趋于合理。同时有标准可依,可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市场,减少权力寻租、商业贿赂[4]。同时,招标过程中,不能“唯价是取”,将价格作为中标的唯一标准,应该充分考虑药品质量和配送实力。
2.2.2 利用现代物流手段,提高基本药物配送能力 现代医药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流通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应配送环节中的过程,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现代医药物流通过全国性医药物流配送的网络信息化平台,达到对药品流通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5]。当前,针对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路途崎岖,药品需求量小,可以试点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与配送企业联合配送,承担距离较远、份额较小的基本药物配送;也可试点由配送企业在县或乡建立中转站的方式,解决配送周期较长的难题。当然,目前西部农村地区5%的配送费用较低,配送企业积极性不高,一般配送费用为5%~10%,可以根据配送成本适当调高配送费用,由政府给予补贴。
2.2.3 建立招标配送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 药品招标配送是药品流通市场的命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加大对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中标而不生产药品的企业征收违约金并取消其参加药品招投标的资格;对能积极提供基本药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对于配送不及时、配送周期过长的企业吊销配送资格;对配送能力较强、配送手段先进且配送积极性较高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
2.3.1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药品目录 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权威专家和知名医师的投票决定,应该结合不同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等流行病现状,及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用药习惯,赋予地方一定的权限,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结构,促进基本药物科学、合理利用。
2.3.2 建立监督机制,规范基层医疗服务用药行为 首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对于非基本药物的撤柜行动制定时间表,明确截止时期。同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督考核,对于逾期仍销售非基本药物的机构,减少政府财政补贴。其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基本药物的补贴,引导农村居民利用基本药物。再次,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基本药物目录,改变处方习惯,用基本药物逐步替代非基本药物。
2.3.3 加强宣传,使得农村居民自觉改变用药行为 调研中,西部农村居民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了解的不多,更谈不上认识其目标和意义。建议相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形式讲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相关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该通过公告栏、展板,或开展健康讲座等形式加强基本药物的宣传,同时基层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对患者面对面讲解也是一个可靠、有说服力的方式。
合理的价格是保障基本药物供应的经济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药物经济学方法,正确衡量药品生产、流通成本与价值,提高成本核算技术,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和药费报销体系,也是基本药物合理定价的根本之策。在基本药物合理定价的基础上,根据成本差额或药品种类对生产、流通企业合理补偿或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予以鼓励,以保证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和流通配送。尤为重要的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负担较重,如何在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前提下推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探索建立分级负担的财政补偿机制,明确强化中央、省、市、县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的补偿额度和各自的比例,并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变动不断更新;二是探索建立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将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收入统一上缴财政账户,根据其运行、发展的需求拨付财政经费,包括基础建设经费、设备配置经费、运行经费及人员工资,使其无所顾虑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三是拨付专项经费,用于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欠债务,减少药品收入用于偿还机构债务的压力,同时留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机构药物周转,减轻购置基本药物的压力。
综上所述,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在政策完善、招标配送、目录调整、药物使用、财政补偿等环节依然面临一些难题,但只要在新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各部门协作,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多措并举地解决相关难题,就一定能够实现基本药物可获得、可负担、质量合格、使用合理的目标。
[1] 刘 鹏.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影响评估与执行力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0,95(2):26.
[2] 杨 帅,常 刚,刘志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难点问题思考[J].中国药房,2010,21(12):1073.
[3] 陈 虎,徐怀伏.浅谈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实施[J].上海医药,2010,31(6):259.
[4] 莫秀清,何丽春.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药房,2010,21(20):1845.
[5] 杭 曦,胡天佑.议走出现代医药物流业建设的误区[J].药学进展,2007,31(7):3262.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Western Rural Areas at Initial Stage
ZHANG Li-fang,XIAO Yue,ZHAO Kun
(China National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Ministry of Health,Beijing 100191,China)
OBJECTIVE: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in western rural areas.METHODS:Through on-field survey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the problem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western rural areas at initial stage.RESULTS:At present main problems were imperfect policy system,unsound bidd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inadequate use of drugs and lacking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etc.CONCLUTION:It is suggested to perfect the policy system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By means of modern pharmacy logistics means,the bidding and delivery of essential drugs have been standardized.The list of essential drugs was adjusted to promote use of essential drugs.It is also suggested to standardize reasonable pricing and perfect compensation system of essential drugs.
Western rural areas;Essential drug system;Problem;Suggestion
R95
C
1001-0408(2011)20-1828-03
Δ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HSS907)
*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社区卫生、卫生管理等。E-mail:zlf0635@163.com
#通讯作者:研究员。研究方向:卫生技术评估、卫生管理等。E-mail:zk317@yahoo.com
2011-01-24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