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秋,天高云淡,令人神清气爽。随着第七届全国免疫学大会的胜利召开,喜讯纷沓而至:本刊主编、尊敬的杨贵贞教授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免疫学终身成就奖。
此奖旨在表彰在免疫学相关领域作出创造性工作,对中国免疫学会的成立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免疫学工作者。杨教授是中国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引领着许多免疫学爱好者踏上探寻免疫学真谛之路;从教六十余载,桃李芬芳,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中国免疫学会的创建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免疫学杂志》以杨贵贞教授作为主编而感到莫大的荣幸,此次杨教授的获奖实乃众望所归、当之无愧,而杨教授本人却在会场获奖感言中谦虚地说道:
我能获得学会终身成就奖,深感光荣和无比幸福。忆往事,我也为祖国免疫学的发展做过一些事,虽尽力而为,但由于能力有限,无大成就。今日受此殊荣,实属是无功受禄,我深感愧疚。但愿它与我同在,鼓励着我走好风烛晚年,调整自身的人生旅途。
谢谢学会领导和同志们,龚非力教授以放大镜方式阐述了我那微不足道的经历,一并予以深深谢意。
我们的祖国已经踏上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征途,希望学会朋友们同时也迈开步伐,发扬航天人精神,自主创新,大力协作,勇于攀登。为实现祖国免疫学的包容性发展贡献力量。
祝大家幸福,安康。最后以深深鞠躬表达我的真心感谢与祝福。谢谢!
杨贵贞教授以其博大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处世,为门下弟子树立了高尚的风范,更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和榜样,为众人敬仰。杨教授在繁杂曲折的生活经历中所展现的那种顽强、乐观、奋斗的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几代人的思想言行,这种精神必将作为一种生命力在科学的长河中不断延续。
早在40年代后期,当杨教授在北医微生物教研室授课时,尽管当时免疫学只是微生物教课书中的一章,但她就对其中的免疫学理论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北医有一位著名的生化教授刘思职,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的权威,杨教授对他也十分景仰。在一次北医基础医学院学术讨论会上,她报告了“自动免疫生成机制问题”,引起了刘思职教授的关注。鼓励她从“抗体”的研究入手,开展免疫学工作。后又得到谢少文教授亲自指导,更加坚定了她终身从事免疫学研究的信念。
进入80年代,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以学科的相互关联性、辩证思维、客观实践性和民族性为学术研究的准则进行探讨。她以其独特的科研体系,开创出多个免疫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开展“中药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免疫生理学”等方面成就卓著,并在国内较早地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手段引入免疫学研究。
杨教授对中国免疫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她深深地懂得,要想将逝去的时间抢回来,要实现祖国医学科学事业走入世界前列的目标,仅靠一个人或者一代人都是远远不够的,要靠更多人共同奋斗,必须有几代新人去完成上一代科学家未竟的事业。
杨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博士导师,同时授予第一批硕士、博士点。但由于我国研究生制度建立较晚,各院校导师各自为政。此时,杨教授创造性地提出“高起点”免疫学培养方针:①抓边缘学科,创科研新路;②立足国内,放眼世界;③强调动手动脑,少说多做;④广泛阅读新进展,多写感悟和成果。
借用陈慰峰院士在杨教授80寿诞的发言片段[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8):517-518]:杨教授培养的研究生已达百名,分布在世界和祖国各地。许多学生已经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国内免疫学的南北栋梁,支撑着免疫学大半个天下。在国外的弟子们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中有些已聘为终身教授,研究员,担任多种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评审专家。
杨教授非常关心中国免疫学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地参与中国免疫学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免疫学会成立较晚,原来只是微生物学会及其有关学会的二级学会,当时杨教授就已经担任各有关学会的重要职务,如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副主任委员。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学会的独立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杨教授为此奔走呼吁,往返奔波于北京长春之间,参与谢少文教授和吴安然教授组织的中国免疫学会筹建工作。
中国免疫学会正式成立后,杨教授连续担任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中国免疫学杂志》主编,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中国免疫学杂志》获得过期刊的最高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及国家、省部级等多项奖,被诸多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杨贵贞教授现在虽已耄耋之年,仍然关心着免疫学事业的发展,惦记着学生们的工作,牵挂着《中国免疫学杂志》的进步,希望出现更多的免疫“达人”。在此《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向主编杨贵贞教授献上深深的谢意,感谢她为杂志所做的杰出贡献,同时衷心地祝她幸福、安康。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