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萍 刘艳芳
1.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2.丰宁满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孙丽萍1刘艳芳2
1.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2.丰宁满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疼痛和急性发作,常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直接影响经济收入,甚至担心瘫痪的发生,所以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1]。而焦虑严重地影响着疾病的康复。为此,我们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以下就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
1.腰腿疼痛:焦虑实质上是有机体的存在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紊乱的情绪状态[2]。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腰部及下肢的反复疼痛、麻木等,此症状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不能坐、不能行、不能卧、不能入眠,从而使患者痛苦不堪,引起焦虑等心理变化。
2.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不明确、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不了解,可导致患者产生过分担忧,如担心病程过长、怀疑治疗措施等,引起强烈的焦虑反应。
3.医院陌生的环境:患者离开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到医院,面对的是陌生的医护人员、陌生的病友,甚至陌生的环境。致使患者忧虑加重,烦恼加深。
4.沉重的经济负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是慢性劳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满意,大多辗转了多家医院。治疗费用的压力也是引发焦虑的重要原因。
5.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焦虑来自人际关系[3]。患者因疾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随着社会角色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变化,常会担心同事及配偶对自己现状的看法,从而产生忧郁、悲观等低落情绪。
1.首先将患者安置在易观察的病室:室内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利于提高病人的情绪,并尽可能地与性格开朗的、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室。通过和性格开朗的患者交往,使乐观的情绪传递给焦虑患者,能帮助其降低焦虑水平。
2.同情、理解、体贴关心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精神上给予安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患者交流时,注意给患者以倾诉和哭泣的机会,以助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同时,使患者明白,过度的焦虑不仅增强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对康复过程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协助患者慢慢调整心态。
3.病区环境及医护人员的介绍:对于刚入院的新患者,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介绍病区的环境,如就餐的地点、治疗的地点、检查的地点、散步的地点等。另外也要重点介绍患者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因盲目而产生的恐慌感。
4.指导患者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如:①指导患者取屈膝屈胯平卧位,此体位能使腰部肌肉充分放松,从而减轻疼痛症状。急性期患者严格卧床1~2周,尽量减少下床次数。②指导患者掌握松弛疗法:患者自然平卧、闭眼、两手放在腹部进行缓慢的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到躯干和四肢,全身放松。③指导患者听一些轻快的音乐或集中精力想象美好愉快的事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④做好生活指导,去除诱发疼痛的因素:如患者处于坐位时,应保持上身直立,防止上身向前过倾或向后过伸。如患者站立及行走时,应收腹挺胸提臀,使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以使腰椎间盘、肌肉、小关节所受的压力最小,而不引起疼痛。
5.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时,要有耐心,介绍尽可能详细,对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和顾虑要认真解答。根据患者的学习能力和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逐步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的预后等。重点介绍手法治疗和理疗的优点、患者配合手法和理疗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配合能力,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方法,多食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多饮水及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指导患者进行腰腿部功能锻炼,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6.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家人、朋友的探视,并给予精神上安慰和生活上的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要尽可能和患者单位取得联系,帮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使患者能安心养病。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使患者情绪逐渐稳定,能正确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患者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幸福感和满足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明显,康复加快。
[1]胡树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光明中医, 2010,25:2.
[2]马欣川.艾尔德斯坦焦虑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002,25(4): 499-500.
[3]蔡飞.沙利文的焦虑理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3): 74-76.
2010-09-09)
·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