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芹
(腾冲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 腾冲 679100)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了较大比例,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对腾冲县人民医院11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患者为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腾冲县人民医院所收治,年龄19~44岁,孕周37~42+3周,巨大儿4例,双胎3例,重度子痫前期4例,其中有3例术前应用硫酸镁治疗。此11例患者在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按摩子宫,应用缩宫药物等常规方法处理无效果,仍有活动性出血,当出血达300mL左右,子宫仍有大量、活动出血时用两手加压子宫,若加压后仍有子宫出血,估计单纯子宫背带式缝合效果差,给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此时用一消毒橡胶绳结扎子宫下段,快速制作一水囊,用乳胶手套一只,于手指根部结扎后翻转成一囊,放入16号导尿管一根,剪下另一只手套口边沿(取得一根橡胶绳),用橡胶绳结扎于手套口缘约2~3cm处,以不漏水为宜,但结扎不能过紧致注水与放水困难。纱布垫为18×18cm的纱布2层,纱布垫包裹水囊,并于纱布垫四角与水囊手套口处用橡胶绳结扎为一体。解除结扎子宫下段的橡胶绳,用2-0可吸收缝合线针自子宫切口右侧3cm的下缘2~3cm处进针,经宫腔自切口上缘2~3cm处出针,在子宫体前壁距出针处3cm处再次进针,自子宫底部前壁出针,自子宫底部后壁进针,在子宫体后壁距进针处3cm处再次出针,在子宫后壁与前壁子宫切口上缘出针处相当部位进针到宫腔内出针,再自右侧与左侧同水平相应部位向子宫后壁穿出,在子宫体后壁距出针处3cm处再次进针,自子宫底部后壁出针,自子宫底部前壁进针,在子宫体前壁距进针处3cm处再次出针,经宫腔自切口上缘2~3cm处进针,自子宫切口左侧3cm的下缘2~3cm处出针,自子宫切口顺子宫方向放置水囊至子宫底部,把水囊中的导尿管自切口送入子宫下段,随后送入阴道,手套口边缘位于子宫下段,助手加压子宫体,术者将缝线结扎,并按常规方法关闭子宫切口。常规关腹,术后水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50~200mL。根据出血情况在12~24h取出水,取出前半小时常规给乳酸林格液加缩宫素注射液20U静脉滴注,先把水囊内的水分2~3次放出,观察无阴道流血,再取出水囊,如有出血,再注入生理盐水,继续放置水囊12h左右。
术后观察产妇阴道流血情况,补液、输血、支持对症治疗,改善微循环,提高产妇的抵抗力,加强预防感染,11例患者均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出血,无术后再次出血病例,无宫腔感染,痊愈出院。
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的优点:产后出血迅速而凶猛,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很快出现休克,危及产妇生命。所以在处理产后出血时,应采取迅速有效的方法。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克服了单独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子宫,子宫下段渗血较多时止血效果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子宫不收缩,一个水囊填塞效果较差,需多个水囊填塞,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一次性完成,可减少宫腔内反复操作次数与感染机会,止血效果好,子宫背带式缝合可吸收缝合线在子宫外固定子宫腔大小;水囊有压缩伸展性,能适合宫腔形态,注液量可多可少;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宫腔,纱布垫能紧贴宫腔剥离面,起压迫血窦及吸附血液作用[1],宫腔内水囊压迫止血机制与宫腔内填纱的作用机制相同,均为通过刺激子宫体感受器,通过大脑皮质刺激子宫收缩。同时压迫胎盘剥离面,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经压迫后胎盘剥离面血栓形成,出血量减少。取出前先逐渐放出水囊中的生理盐水,观察无出血,再取出宫腔填塞水囊,如有出血,重新注入生理盐水,这样避免了二次宫腔填塞,减少术后感染机会。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取材方便,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快速有效止血,减少了患者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贫血的风险,能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值得推广。
制作水囊要点:在制作水囊时放入16号导尿管后结扎乳胶手套口缘时不能结扎过紧,最好剪下另一只手套口边沿结扎,因橡胶绳有弹性,不易把导尿管结扎过紧,而至注水困难及放水困难;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要点在于手拉紧缝线,使子宫能被扎紧,而在拉紧缝线时要注意,用力的方向须垂直子宫壁的平面,不要斜向拉拽,以免充满血窦的子宫壁在拉紧缝线时损伤,造成缝合处出血,缝合后,打结要牢靠,以免缝线松脱影响手术效果[2]。
综上所述,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取材方便,适用于剖宫产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子宫背带式缝合加宫腔内水囊填塞止血效果满意,减少了患者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贫血的风险,能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手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