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佘俊山 张文清
(夏河县人民医院,甘肃 甘南 747100)
患儿男性,12岁,藏族,学生,长期居住于本地牧区,因阵发性咳嗽伴气短10d来院就诊,经X线胸透检查提示右侧胸腔积液,门诊以“胸腔积液性质待诊”收住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2℃,体质量32.5kg,发育、营养状况欠佳,咽部充血,右肺中下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其他异常体征。X线胸片:双肺纹理粗,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0.8×109/L,淋巴细胞分类18.8%,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占27.9%,中性粒细胞分类53.35,血红蛋白142g/L,红细胞4.73×1012/L,血小板367×109/L。粪检未见虫卵。血生化,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诊断:①胸腔积液性质待定;②结核性胸膜炎待排。为明确积液性质,入院后即行胸穿检查,于右侧胸腔抽出无色透明清亮胸水320mL,取标本30mL送检,结果示:外观无色透明清亮,无凝固,蛋白定性:阴性,比重:1.01,细胞计数:6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给予青霉素及激素治疗,当晚患儿诉右侧胸背部钻痛,疼痛部位向上移行,查体局部皮肤未见红肿及皮疹,未行特殊处理。入院后第2天,疼痛部位移行至右侧肩胛部,并见皮肤葡行疹及1.5cm大小的红色斑丘疹,有触压痛,根据既往经验,考虑诊断为皮肤蝇蛆病,嘱家属在皮肤疼痛红肿处涂上蜂蜜,并暴露在太阳光之下,约40min后,家属告知有虫体正从皮肤钻出,随即用镊子从局部针尖大小皮肤破损处,夹出1条长约4mm、直径0.5~1mm的圆柱状白色虫体。因虫体头部已被夹碎,故未送检。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皮肤蝇蛆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继续给予青霉素及激素治疗,同时加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于入院第3天复查X线胸透及B超提示胸腔积液已完全吸收,患儿咳嗽、气短消失,未再见皮肤葡行疹,要求出院出院。
皮肤蝇蛆病又叫蠕虫蚴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是农牧区多见的人兽共患性疾病。早在19世纪后半期已有所闻,Lee于1874年就提出了“葡行疹”这一名称,为猪、犬、猫、牛、羊等动物蠕虫幼虫及双翅目蝇科某些蝇类的幼虫,在伤口化脓坏死组织内产卵、孵化为蛆,或是直接在皮肤毛发部产卵、孵化为幼虫钻入皮下,或是借助于蚊、蜱对人体皮肤叮咬而沿刺伤处侵入皮肤,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在局部或全身移行所引起炎性反应及病变。各种动物线虫、吸虫、与绦虫的幼虫均可引起蠕虫蚴移行症,牧区以牛皮蝇多见,而致病的蝇类至少有十余种。临床表现视病变部位而不同,可分为:①外伤性蝇蛆病:为某些蝇类将其卵附着于开放的伤口或溃疡上所致。热天多见,多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前臂、小腿等。常先有破伤或创伤又未及时处理。蝇感染后,可见蛆爬行于污秽的溃疡区。②疖肿性蝇蛆病:为某些蝇类穿刺皮肤并产卵于皮下所致。夏秋季多见。多发于头面、四肢。为大小、深浅不等的结节或脓肿,单个或成群,伴疼痛,结节破溃后流出带臭味的脓液,内有很多蝇蛆,病程慢。③皮肤蠕虫蚴移行症:某些蝇类钻入皮肤,并在皮下组织移行所致。夏秋季多见,以皮肤松弛部位如腰部、臀部、眼睑、颈部等处为多发。初起有全身不适,头晕、恶心、并感局部痒麻和窜痛。典型皮疹为弯曲的粗细长短不等的线状或带状葡行疹,正常肤色或淡红色,末端有丘疱疹,蝇蛆即躲藏在疱的前端正常皮肤内。当幼虫快要钻出皮肤时局部水肿加剧,且有锥刺痛及虫体蠕动感,几小时后肿块中央起水泡,刺破疱壁后可挤出幼虫。④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指动物蠕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侵入肺、肝、脑、眼等内脏引起的病变。幼虫也可从内脏移行至皮下组织,引起嗜酸性肉芽肿,形成皮下结节或包块。由于人体对动物蠕虫幼虫尚不适应,对侵入幼虫常产生比对人类蠕虫更强烈的过敏和炎症反应。全身反应有发热、荨麻疹、肺部症状、胸腹腔积液、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故在未见幼虫钻出皮肤及皮肤葡行症前容易误诊为荨麻疹、肺炎、胸膜炎、甚至急腹症而行手术治疗。造成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故仔细体查、详细询问生活史及发病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减少不必要的误诊。
该病治疗可采用局部透热疗法或冰冻疗法,将患处置56~60℃热水中,间歇反复15~30min;或用液氮、氯乙烷或二氧化碳霜局部喷雾,以低温杀死幼虫。皮损广泛者可服用阿苯达唑,成人剂量为15~20mg/kg,每日二次,疗程3d。如皮损不愈,3~7d后可重复1个疗程。也可用阿苯达唑混悬液(100mg/mL)局部涂抹,再用0.1%地塞米松软膏有较好疗效。根据本人经验,局部涂抹蜂蜜或糖水,然后暴露在阳光或灯光下,很快就会有虫体钻出皮肤,用镊子夹出虫体即可,此法简单、方便、疗效可靠,各位同仁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