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
(江苏省赣榆县城头中心卫生院,江苏 赣榆 2221000)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门诊患者为例,某一时间段集中输液,患者都想自己优先得到服务,护患之间或患者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1,2]。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原因并总结防范措施,或对临床护士避免护患纠纷起到一定预防作用。现将我院2008年至2010年发生的10起护患纠纷分析报道如下。
从江苏省赣榆县城头中心卫生院2008年以来所有医疗纠纷中涉及护理共10起,通过护患双方提供的陈述材料,相应依据医学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归纳出10起护患纠纷的原因。①服务态度2例,占20%;②静脉穿刺未一针见血1例,占10%;③法律意识不强1例,占10%;④差错事故1例,占10%;⑤收费问题5例,占50%。
2.1.1 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欠佳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护理队伍中有些人不转变观念,仍按过去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去做,往往被患者及家属视为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一些护理人员虽然不与患者争吵,但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耐心。冷面孔常常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强烈不满,特别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往往只因一句不恰当的话,就导致了一场纠纷。
2.1.2 业务技术不娴熟
在基层医院中,护理人员本身教育层次偏低,年轻护士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业务技术不熟练,加之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当不能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时,就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2.1.3 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有些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存在侥幸心理,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工作马虎,平时不注意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导致护患纠纷。
2.1.4 人员不足工作量大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缺编少编是普遍现象,在季节性疾病高峰期,患者激增,护理人员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患者需等待较长时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观察,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的时间较少,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或误解,进而诱发纠纷。
2.1.5 收费问题
收费问题是患者最敏感的问题,由于受经济承受能力及有关知识缺乏的影响,加之有些媒体和人们对医院收费有些偏差看法,有些患者不明白收费标准,带着收费不合理的想法来到医院,在加之护士解释不清楚,导致纠纷。
2.2.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患双方良好行为的基础,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微笑服务的概念。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时刻用一颗爱心、耐心、同情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时时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同情和理解。以上是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止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基础保证。
2.2.2 加强责任心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责任心是个体对个人行为及服务对象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是执行规章制度的保证。护士要加强责任心,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2].护士在岗,工作到位,精神饱满,言行文明,主动热情,对患者认真仔细,进而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这也能预防纠纷的发生。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及业务素养,提高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预见能力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
2.2.3 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在护理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以《医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修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规范护理行为以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2.2.4 加强医院管理,充实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沟通与交流
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充实一线护理人员,确保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到位,避免因人员缺额导致工作不到位,甚至侵犯患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2.2.5 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
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收费标准,每天发放清单,让患者及家属明白各项收费,如有疑问及时解释,做到标准收费,避免纠纷的发生。
总之,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责任心,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诚信和优质服务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将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和控制护患纠纷引发的不良后果,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李谈珠.急诊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3(2):49.
[2]徐析,骈美玲.急诊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