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嘉蓉
(解放军第307医院药学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北京 100071)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一个新型的特殊场所,周围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及心理社会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1],严重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最大限度保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其防范意识,减少职业危害带来的损伤,有必要对其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现将具体资料分析如下。
我国对医院环境的噪声标准理想值为35dB,极限制为45dB[2],当声音超过一定程度即成为噪声,由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有风机和超净台的不间断运作,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因此,配置间对工作人员来说就是一个大的噪音区,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使其出现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还会因为噪音过大,干扰工作人员的正常谈话,导致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发生配置差错,严重时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在进行配置操作时,需要开灯作业,长此以往,见不到太阳光,有可能导致护士心情压抑,甚至出现抑郁的情绪反应。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在进行操作时,随时可能碰到各种利器损伤,这对于护士是最为常见的职业损伤,如:掰安瓿取药时被玻璃划伤、用针头配药时被针头刺伤、清洁物品时被锋利的器物擦伤等,这些损伤对于护士来说,虽然普通,却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发生感染,
1.4.1 加强安全教育
要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职业安全知识培训,使其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学习各种药物的药理特点、毒副作用、配药方式等,严格执行配药的操作规范,特别注意配药的注意事项,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1.4.2 利器伤防护
要避免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利器损伤,操作人员必须在配药操作时,认真仔细,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最要在在操作前戴双层手套,小心操作,特别是在用砂轮锯安瓿颈部后,应该用75%酒精纱布拭去安瓿颈部边缘玻璃碎屑,再垫以纱布折断,以防划破手。将用过的针头放入耐刺的容器内,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碎玻璃碴。
1.4.3 减轻噪音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污染对于护理人员的危害,配置中心的建造应由有施工经验的公司承建,并且购买静音或低噪音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如发现运行异常,产生难以承受的噪音时,应尽快维修,且护理人员使用仪器时要轻拿轻放,说话时也要话语轻柔,并做到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配置中心护士需要每天对配药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因此,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各种消毒试剂,其中,大部分消毒灭菌剂为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和酒精等。这些物质虽然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护士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环境采用紫外线消毒后,高浓度的臭氧和甲醛气体很可能诱发护士各种呼吸道疾病,加速衰老的进程[4]。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每天要接触大量的药物,其中,有很多药物由于频繁操作可能被喷入空气中,其中不乏细胞毒药物,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给护理人员造成潜在伤害,导致蓄积毒作用,甚至发生过敏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
2.3.1 化学消毒剂防护
要防护各种化学消毒剂所产生的潜在伤害,首先要了解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浓度,注意事项等,要避免消毒剂与皮肤直接接触,诱发各种皮肤病,因此,要佩戴橡胶手套,将个人安全防护放在重要的位置,重视自身的健康。
2.3.2 药物防护
严格执行配药操作的各项操作规程,化疗药物配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一旦发生化疗药物渗漏的事故,应及时按照程序处理。对待化疗废物要放入专用厚垃圾袋并封口出安全柜,并注明标记,统一回收处理。
解放军第307医院药学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均为女性,护士既要工作又要担负起照顾家庭的多重任务,生理上要经历经期、孕期、哺乳期,工作中还要面对压力,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6]。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需要承受更多的职业压力,时刻要防止配药差错的发生,因此,工作非常紧张,思想高度集中,由于大脑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的紧张状态,必然会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引起生物钟紊乱导致失眠、焦虑、忧郁等疾病。
配置中心护士要抵御高压力产生的各种心理疾病风险,必须要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虽然工作紧张,也要学会各种方法及时排解,同时,注意合理休息和营养,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如发现自身情绪不稳定,难以承受紧张的工作时,应及时与领导沟通,切莫自我强迫,以免给自身和工作带来双重伤害。因此,要不断培养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职业角色来约束自己,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悦的心境。在工作之余,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确保工作时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外彻底放松。
[1]苏海燕,洪建荣.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89-90.
[2]姚志麒.环境卫生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1-175.
[3]田永洁,王玲.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我防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11(1):49-50.
[4]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
[5]姚继梅.临床护士自身发生青霉素过敏现象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50-52.
[6]李艳华,印涛,沈丽欣.手术室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