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森
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镇卫生院,山东 沂水 276400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以上年龄组,2004年公布的我国成人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为18.8%,即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患者均达1.6亿,其他因素肥胖6千万,超重2亿,糖尿病患者2千万,吸烟仍然严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这些因素导致心梗发病率急剧上升,并逐年呈年轻化趋势[1]。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及吸烟与冠心病发病有因果关系[2]。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初步探讨这些危险因素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关系,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住我院的40岁及其以下急性心肌梗死3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1978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7~40岁 (36±3.23)岁。分析病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以管腔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判定标准:高血压和糖尿病按WHO标准;高脂血症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危险因素:30例患者中有22例 (75%)是当前吸烟者,最大吸烟量为40支×20年。高血压6例 (20%)。高脂血症9例 (30%)。糖尿病仅1例 (1.67%)。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18例 (60%),双支病变8例 (26.67%),三支病变2例 (6.66%)。2例心肌梗死患者造影结果正常。[1]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 (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IHD)。当发生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时,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已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Imazio等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吸烟、高血脂症、家族史是40岁以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是中老年组冠心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Howard等研究表明,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是独立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本文结果显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占第一位 (75%),而高脂血症、高血压因素分别占30%和20%,糖尿病仅1例(1.67%),表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脂血症,而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在青年中冠心病中则占少数,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使冠脉痉挛危险性分别增加4.2倍和2.3倍。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与其他危险因素有相加协同作用。例如,吸烟可使血清HDL-C下降,使纤维蛋白原增高,使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肌应激性,从而使合并其他危险因素者易于猝死,也增加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年龄愈小,相对危险性愈高[2]。本组造影结果显示,28例 (93.33%)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 (60%),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占26.67%和6.66%。提示青年冠心病主要病理基础同一般冠心病一样是动脉粥样硬化,当其他危险因素增加时,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3]。2例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发病前均有短时间内大量吸烟,考虑与吸烟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本组结果表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理基础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多为单支血管病变,吸烟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综上结果表明,青年患者危险因素以吸烟为主。因此,注意节制生活,避免强烈应激,讲究精神卫生,应强化戒烟,同时控制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有助于减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
[1]焦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2001,10(5):435-436.
[2]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407-422.
[3]杜志民,罗初凡,梅卫义,等.既往和发病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