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媛媛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医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明代《本草蒙荃》上说:“凡药储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巧烂不免为殃……”。这提醒我们,虽然中药材入库前一般都是干燥的,但是,如果加工与储藏方法不当,就难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事实上,依据笔者多年从事中草药的管理和配制经验来看,中药材的储藏与保管也确实较为困难。常见的中药材储藏与保管方法是及时晾晒、加强通风、改善储藏条件。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储藏与保管方法值得推荐。
小包装药材保持了原来的形状及片形,采用了透明材料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标有品名、产地、规格与生产日期。规范化的包装既能保证在调剂和复核中做到无错漏现象,又利于药材的量化管理与计算机管理。而散装的药材则含有较多琐屑、灰尘,并且裸露在日光、空气之中;因受虫害、鼠害及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质量变化,降低疗效。鉴于此,提倡进小包装药材。另外,少进快出,缩短库存时间,也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办法之一。
夏季,中药材在储藏保管期间,常会遇到多雨、高温、高湿的天气,中药材含水量易过多、易发热,会导致霉变,严重时会失去药用价值。因此,药材在储藏保管前,首先要选择晴天反复晾晒,入库后再打开排风扇,进行通风除湿。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就要紧闭门窗,以免湿气进入;但是,这样又会导致室内空气又潮湿又闷热。此时,最好打开空调降温除湿,让室温保持在2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另外,将易发霉、虫蛀的药材,如泽泻、黄精、玄参、肉苁蓉,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密封,让药材与外界的空气、水分隔离,尽可能地减少药材的损失。
一些中药材在储藏中容易出现发霉变色现象。有的是因在运输过程中,药材表皮被挤破,所含成分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引起酶解,导致药材变色;有的是因药材所含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质,最终使药材变质、变色,如菊花、金银花、丹皮、麻黄、通草等。另外,含泛油的药材,其本身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一旦受潮,其表面就会泛出更多的油样物质,如柏子仁、杏仁、肉桂、天门冬、枸杞等,这些药材普遍含有脂肪油。对此,最好的储藏方法是将易变色与含泛油的药材冷藏在具有遮光、干燥、密封功能的冰箱内,且温度控制在5℃左右保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材变色与变质。
最后,中药材的储藏需要勤查看、勤打扫、勤翻晒,梅雨季节至少应该进行3-4次太阳下的翻晒工作;放置药材的药斗,一定要在全部药材用完并清理干净后,再装入新药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斗底虫害霉菌的繁衍。对已虫霉变质污染的药材,应及时报请库管员填写《报损药品审批单》,并送质管小组审批处理。
[1]陈仲曦.浅谈医院药房的饮片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10,10(29):170.
[2]张璐.常用中药材的对抗储存[J].湖北中医杂志,2011,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