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媛 丁小莉 孔忠忠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 湖北钟祥 431900)
1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超诊断的分析回顾①
李琰媛 丁小莉 孔忠忠
(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 湖北钟祥 431900)
目的 探讨彩超在下肢深静脉备栓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患者180例,行彩超诊断。患者先仰卧位后俯卧位,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实时观察管壁、管腔及其周围的结构,做好观察并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彩色血流充填、充盈残缺及侧支循环情况等,可同时配局部加压诊断。结果 (1)下肢静脉血栓180例,其中双侧21例,单侧159例;左侧133条,右侧68条。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二者之比为1.96∶1。中心型髂股静脉血栓88例;(2)周围型静脉以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9例;(3)混合型血栓33例。结论 彩色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痛苦、无禁忌证及并发症,可重复检查,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彩超 临床表现
随着彩超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高频探头的进一步研发和使用,为下肢深静脉病变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查手段。我院近年来对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彩超诊断,现将情况进行分析回顾,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查的资料齐备且确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80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83例,女97例;年龄最大的92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46.1±6.3)岁;病程6h~2年。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病、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跛行,伴疼痛,下肢浮肿。
彩超:菲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和7.5~12MHz,除常规显像外,具备CDFI及CDP,使用外周血管条件检查。
检查方法:患者先仰卧位后俯卧位,检查髂股静脉,俯卧位检查腘及胫后静脉,检查小腿肌肉静脉丛时适当抬高足部,从而使该部肌肉充分放松。探头连续扫查下肢深静脉的横轴及纵轴二维图像,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实时观察管壁、管腔及其周围的结构,做好观察并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彩色血流充填、充盈残缺及侧支循环情况等,注意双侧对比。可同时配局部加压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180例,其中双侧21例,单侧159例;左侧133条,右侧68条。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二者之比为1.96∶1。
中心型髂股静脉血栓88例;(2)周围型腘静脉以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9例;(3)混合型血栓33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患者健康。
有文献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些病例起源于小腿静脉,另有些病例起源于股静脉、髂静脉。临床上表现特征:(1)患肢肿胀;(2)压痛;(3)Homans征;(4)浅静脉曲张等。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姓浅静脉曲张。
研究表明:静脉血栓可分为三种类型:(1)红血栓或凝固血栓,组成比较均匀,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分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内;(2)白血栓,包括纤维素、成层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有极少的红细胞;(3)混合血栓,最常见,包含白血栓组成头部,板层状的红血栓和白血栓构成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血栓构成尾部。静脉血栓形成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静脉回流障碍所发生的各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程度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静脉血栓形成后,在血栓远侧静脉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小静脉甚至毛细静脉处于明显的郁血状态,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因静脉压力改变而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内缺氧而渗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液体成分向外渗出,移向组织间隙,往往造成肢体肿胀。如有红细胞渗出于血管外,其代谢产物含铁血黄素,形成皮肤色素沉着。
本组180例患者,共诊查出201条,双侧血栓比例为11.7% (21/180);左右侧比例为1.96∶1(133/68);180例患者中,中心型髂股静脉血栓88例、周围型腘静脉以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9例、混合型血栓33例。
研究表明,彩超检查虽已广泛应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但由于彩超的操作使用还有一定的瓶颈。如,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仪器使用不当、血栓成像分辨差等,都有可能致结果有误。因此,对大多数医院而言,彩超还不能完全取代X线静脉造影,应科学看待、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痛苦、无禁忌证。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准确、快捷、经济、方便、可重复,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一种无创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1]蒲春华,叶虹,谢广龙,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6).
[2]王文,米成嵘,王福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及其超声影像特征[J].宁夏医学杂志,2008(10).
[3]严赟琦,张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3).
[4]童清平,罗福成,连娟,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4).
R543.6
A
1674-0742(2011)09(a)-0175-01
李琰媛:1978~,回族,湖北钟祥市,主治医师,大学本科,超声影像学。
201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