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根久 刘祁广 张健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眼科;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长沙 410007)
《审视瑶函》是明代眼科大家傅仁宇所著。其内容丰富全面,是眼科必读书之一。该书共列举眼科病证116个,列方354首。书中用药涉及生地黄、熟地黄颇多,有104首方剂使用了生地黄或熟地黄,或兼而用之。其中有50首方剂使用了生地黄,32首方剂使用了熟地黄,22首方剂兼用生地黄、熟地黄。
在《审视瑶函》所载方剂中,生地黄的功效主要是清热凉血、益阴生津,熟地黄的功效主要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疾病初期或中期热势盛,多至人体津亏血热,患者常目痛、目痒、眼干涩、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眼底出血等,此时以生地黄为主,辅以玄参、沙参、玉竹、黄芩、黄连、板蓝根、当归等清热生津养阴。方如东垣泻热黄连汤、还阴救苦汤、归芍红花散、抑阳酒连散、十珍汤等。
疾病后期多以肝肾阴虚为主,眼科表现为眼干涩、眼痒痛、葡萄膜粘连、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眼底动静脉血管阻塞等,此时多用熟地黄滋养肝肾,补益精血,配以狗脊、当归、麦冬、人参、枸杞子、何首乌、菟丝子、山羊角等滋阴清热。方如六味地黄丸、当归养荣汤、除风益损汤、补肝丸、开明丸等。
如加减地黄丸中用生地黄、熟地黄补肾水真阴以退相火,用治肝虚热积,上攻头目,翳膜遮睛,羞涩多泪;滋阴地黄丸、生熟地黄汤、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等,方剂中用生地黄、熟地黄养血凉血以改善血虚血热而导致的眼科诸症。
生地黄、熟地黄之所以在《审视瑶函》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是因为目为肝之窍,而肾乃人之后天,肝肾不调皆可引起目病,而生地黄、熟地黄乃调理肝肾之要药。
肝肾同居于下焦,从五行角度来说,肾属水,肝属木,肾水为肝木之母,肝阴有赖于肾阴的滋养。因此,肾水不足则会损及肝木。从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的角度,肾藏精,肝藏血,精可化而为血,血亦濡养真精,精血相互滋生。因此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若肾水肾阴亏虚日久,必会失于滋养肝阴肝血,而致肝肾并虚,而肝肾阴虚亦可致血虚精亏,从而虚热内生,痰火交作,而成发热、痰火之症。在眼科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红肿痒痛,干涩粘连,瞳神紧小,眼分泌物增多,玻璃体混浊,黄斑变性,眼底动静脉血管阻塞、出血等[1]。
《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中提到:“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2]。
3.1.1 用于疾病热在营血分 眼目干涩疼痛、口干、舌绛或红等。常与犀角、玄参配伍,以增强清营养阴之效。
3.1.2 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 葡萄膜、眼底出血,生翳等。常配伍侧柏叶、生荷叶、艾叶、犀角、赤芍、丹皮等凉血止血消斑除翳。
3.1.3 用于热病伤阴 目干、目痛、口渴多饮、舌红口干。配麦冬、沙参、玉竹,养胃阴、生津液[3~4]。
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但其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者不宜用。药效学研究表明,生地黄有止血和促进造血细胞功能的作用;有增加小鼠心肌血流量及降压和降血糖作用;生地黄提取物能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防止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和皮质酮水平下降;生地黄可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增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作用;生地黄还有抗肿瘤、抗炎、镇静和促进大鼠肝、肾组织蛋白合成的作用。总之,其具有止血、强心、利尿、降血糖、抗炎、保肝等作用。
3.2.1 用于血虚诸证 目干、目痛、眼底动静脉阻塞、心悸、眩晕、失眠等。配当归、白芍、枸杞子、桑椹、川芎,加强补血活血之力,代表方加减四物汤。
3.2.2 用于肾阴不足之目干隐痛、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为滋阴的主药,配山药、山茱萸,代表方六味地黄丸[5]。
熟地黄《珍珠囊》渭其“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熟地黄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熟地黄煎剂灌肠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维生素C的含量[6]。
生地黄、熟地黄在眼科临床应用广泛,两者皆归肝肾经,俱可清肝肾虚火,补肝肾阴精,其中生地黄偏于清热,熟地黄偏于养阴。
[1]李敏,胡昌江.四川省中医学继续教育自学资料:中药学[J].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2011:107~124.
[2]傅仁宇.审视瑶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3]廖能.论中药生地与熟地异同[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5(1):1~21.
[4]孙太振,张叶,刘大新.生地祛邪配伍举隅[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0):20.
[5]李瑞,鲁兆麟.六味地黄丸方证及病因病机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3):438~441.
[6]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