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宜灵, 周尚成
医患关系是因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由以医者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主体的人群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1]。医者和患者都是由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行为的主体组成的。因此,医患关系就表现为主体乃至多主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互动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通过对医生及病人的角色分析,认为当身体异常的个人对他无能力完成其正常任务和对角色不能负责时,医生起着社会控制力量的作用。病人因为健康原因来到医生面前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利用他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和他所掌握的现代医学手段去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在这一过程中,医生保持着一种专业姿态和举止,即技术上的专门性、感情上的中立性和普遍性、职能的专业性[2]。帕森斯对医生角色的这种专业姿态和举止的描述,实际上是病人和社会对医生的一种角色期望。1976年,美国学者萨斯和荷伦德发表了题为《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的文章,他们按照医方在医患关系中主动性的大小,将医患关系划分为3种基本模式,即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3]。据此分析我国医患关系模式的演变与形成。
根据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现象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及之前时期,医疗机构多为国营单位,医疗是国家赋予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福利;再则,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各医疗机构的条件比较差、医学水平不高,病人对医疗技术及医疗活动的期望也较低。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医患关系模式是以“主动-被动型”为主。其特点是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医生处在主动的地位,患者则处在被动的地位,患者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能对医生的责任实行有效监督。病人因为健康原因来找医生看病,医生的职责就是利用他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和他所掌握的现代医学手段去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人们对医生这一角色传统的、最为经典的期望就是在医生临床活动中治病救人,医生的价值目标也体现的比较单一,即为人民服务。在这种期望中,医生是向病人提供疾病解释和合理诊断的人,是向病人提出合理治疗建议的人,是帮助或代替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的人,有时他还是解决病人社会心理问题的人。病人对医生的认识不仅是信赖,甚至是崇敬的心理,医生也在病人面前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西方学者称这种类型的医患关系为“父权主义型”。
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一变化当然会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分层逐渐摆脱了“先定身份”的影响,显现其以经济为主的平等性分层趋向[4]。这种变化也反映在医患关系上,这一时期的医患关系表现为“指导-合作型”,这也是现代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仍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患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患者主动诉说病情,反映诊疗过程中的情况,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等;但患者对医生的诊疗措施,既不能提出异议,也不能反对,在医患关系中,医生仍具权威性。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改革的步伐加大,医疗服务行为市场化程度的加快、深入和渗透,患者的权利意识在加强,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完全听取医生的话,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生也不再具有医术上的权威,而是寻求与患者的合作,这时形成了“共同参与型”的现代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建立,对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非常有利。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一关系的模式中,医生表现出的角色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参杂着诸多的利益因素,因此医生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威,病人对医生也不再表现出绝对的信任和依赖,不再表现为对医生言语的顺从和心理上的弱小。病人因患病来到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与其说病人是在求助于医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来求助于医疗,医生只是掌握了医疗技术的人而已。病人在求助于医疗的同时,却对医生的每一个治疗行为中是否包涵一些非治疗目的的行为进行防范、监督;甚至有的病人把求医行为看作是一次对医疗服务商品的消费。病人在努力追求着与医生平等对话的权力。
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程度的加深,使得医疗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团体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5]。当代社会,医院管理中衡量一个科室及医务人员的标准不再是救死扶伤,而是创收能力;衡量一个医院的能力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年收入额多少。因为只有更多的收入才能盖更漂亮的大楼、采购更精密的设备、引进更尖端的人才、开展更顶尖的业务,与此同时赢得更多的收入。在这种管理目标的指引下,医生在医疗行为中也参杂了诸多的利益因素,以致医生选择开大处方、过度医疗、进行不必要的检查等,使得病人对医生的医疗行为不信任。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过去人们不能想象的事情,而今成为了现实,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等。医疗水平提高,为广大病人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医疗的期望,觉得医学是无所不能的,认为只要是病人到了医院,医院就应该将病人治好,否则医生就是没有尽到努力或有过错。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及网络的普及化,使得人们了解医疗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这也使得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面对自己疾病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拟定者,一个治疗方案的决策者。
患者的权利是指患者在患病就医期间所拥有的而且能够行使的权利和应该享受的利益,也称病人权益[6]。根据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病人法律权利主要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所有权、平等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治疗选择权、保护隐私权等权利。患者权利意识的提高,使得患者在医疗行为中,不再盲从于医务人员,而是更多选择对自己权利的处置。
任何传媒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客观真实”、“媒介真实”、“主观真实”3种真实。当今社会,在个人内心与客观现实之间,已经不可避免地插入了一个媒介真实。大众传媒通过媒介强烈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个人意识,影响着我们对社会的主观感受[7]。媒体有时出于自己的私利和搏得轰动效应的目的,片面夸大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导致人们对医生救死扶伤、护理人员白衣天使形象的扭曲,展现于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医生面对生命充斥着冷漠、为了谋利益而忘记医德的形象。社会大量的对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的负面宣传,使得患者在就医时提高警惕,在求助医生的同时对医生充满了不信任。
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现代医患关系是医、患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单纯只从一个方面的改观是难以实现的,需要进行综合的、全方面的治理与改善。我们不仅要加强医生职业伦理道德的建设,更要完善社会各项机制,如法律制度、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还应当在对生命的感受与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探索出新的医学模式,使人类真正享有健康与幸福。
[1]Karen G.Bioethics :a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J].Trustee,1993,46(12):4-7.
[2]沃林斯基,FD,著,孙牧虹,译.健康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24.
[3]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李瑜青.法律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8.
[5]吕宜灵.社会转型期医疗行为失序现象的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47-348.
[6]丘祥兴.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单社潮.谈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9,(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