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瘀论治颈椎病

2011-02-11 02:12郝志汉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6期
关键词:髓海威灵仙葛根

郝志汉

(山西省武乡县人民医院 ,04630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多以“痹证”、“眩晕”病论治。近年来有关本病发病、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颇多,现就个人中医从瘀论治的体会总结如下。

从瘀立论

血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积存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之瘀血。血瘀证本质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异常已从大量临床与实验得到证明。颈椎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肝肾亏虚,颈部劳损,经脉失养,痹阻不通,不通则痛,瘀血之不除,新血不可生,气虚无援,血运不畅,荣养失职,引起了不荣则痛和肢麻等症状。总之,经络瘀滞不畅为颈椎病的主要病机。

西医学认为,颈椎病主要是在颈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引起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钩椎关节失稳、钩椎骨质增生等原因,致使颈椎动脉血流受阻,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血管退行性变及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由于颈椎的退变,使颈椎间隙变窄,引起颈椎动脉相对过长,而出现曲折、弯曲,以致血流受阻。可见血瘀贯穿整个颈椎病的全过程。

辨证分型

颈椎病的发生与血瘀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体质的差异和病的新久不同,临床上会出现不同的症候群,但颈椎病的分型不外虚实两端。实证主要以寒、湿、痰、风、瘀为主,虚证以肝肾亏损,气血不足为主,无论虚实,必然在发病的过程中出现血瘀的病机,尤其是表现为疼痛的患者。因此,在治疗颈椎病时,结合其病机的情况,在各种治法中都应加上活血化瘀之法。当病机非血为主时,则作为辅助的治法;当病机以血瘀为主时,则重用活血化瘀之法。

1.寒湿阻络挟瘀型:颈项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痛牵涉至肩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方药:威灵仙、羌活、葛根、桂枝、白芍、鸡血藤、川芎、当归、丹参、红花、三七参、炙甘草。

方中威灵仙、羌活祛风除湿止痛;桂枝、川芎、当归、鸡血藤温经通阳,活血通络;葛根解痉;丹参、红花、三七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2.肝肾亏损挟瘀型: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或肌肉萎缩,四肢不完全瘫。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活血化瘀。方药:熟地黄、龟板胶、鹿角胶、威灵仙、杜仲、怀牛膝、山药、川芎、红花、三七参、葛根、丹参、桂枝、白芍、炙甘草。

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桂枝、葛根温经通络;丹参、川芎、红花、三七参、威灵仙温经通阳,活血化瘀;山药、炙甘草健脾和胃。中医认为,颈椎病多因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外邪内侵,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气血失和,心脉不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脉、骨与关节失去濡养,经络阻滞,髓海失充。脑为髓海,“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故脑失濡养,髓海空虚,眩晕也随之发生。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微循环障碍,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血行不畅,这符合中医的血瘀。故血瘀阻滞经络是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是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消除肌肉韧带充血水肿,改善椎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脑的血流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可以改善血流变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血液的运行,对脑部供血供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髓海威灵仙葛根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祛风除湿威灵仙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试论威灵仙功用*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