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平,陈建芳,岳振平,靳艳革
(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濮阳,457000)
濮椒一号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最新育出的辣椒新品种,早熟,始花节位8~10节,从定植到始收45 d左右;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株高64.18 cm;果实长羊角形,果长 20~25 cm,横径3.3 cm,果肉厚0.28 cm;商品果顺直、黄绿色,果面光滑且光亮度高;单果质量60~80 g;每100 g鲜果含VC 155 mg,可溶性总糖含量2.78%,蛋白质含量1.2%,肉质脆嫩,品质佳,适合鲜食。为探讨辣椒新品种濮椒一号的高效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濮阳农科所试验地进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前茬地为冬休闲地。采用温室穴盘小拱棚覆盖方式育苗,1月15日播种,4月下旬断霜后定植于大田。宽窄行栽培,畦宽1.1 m,双行定植,4 行区,行长 10 m,设D1:2 800 穴/667 m2,D2:3 200 穴/667 m2,D3:3 600 穴/667 m2,D4:4 000 穴/667 m2,D5:4 400 穴/667 m2,5 个种植密度,。 每穴定植2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2 m2。调查各处理间主要经济性状(株高、果长、果肩宽、单果质量),统计产量和产值。产值按每茬次不同价格计算,青熟椒价格以当地市场销售价格为准,总产值为各茬次产值总和(下同)。
试验采用的设施类型有露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
2007-2008年在濮阳农科所试验站进行。3种方式均采用宽窄行定植,畦宽1.1 m,双行定植,4行区,行长10 m,小区面积22 m2,株距33 c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试验中底肥、追肥、浇水次数、中耕次数、喷药次数等栽培条件在各设施栽培中均相等。在成本核算中,各设施的投入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份。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骨架寿命8 a,塑料薄膜寿命1 a,草苫使用寿命为2 a。采摘次数露地、日光温室按5次计算,塑料大棚按4次计算,统计其产量和产值。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濮椒一号主要经济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设施、不同茬次667 m2产量和效益比较
表3 不同设施667 m2投资比较 元
2008年在濮阳农科所试验地进行,品种选用濮椒一号,设施类型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播期设4个处理,分别为 T1:11 月 15 日,T2:12 月 2 日,T3:12 月 20 日,T4:1月5日,苗龄为90 d左右,中间分苗1次,定植期分别为2月15日,3月 1日,3月 18日,4月5日。宽窄行定植,畦宽1.1 m,株距33 cm,双行定植,4行区,行长10 m,小区面积22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产值按每茬次不同价格计算,青熟椒价格以当地市场销售价格为准,总产值为各茬次产值总和,统计其产量和产值。
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栽培,在行距不变的情况下,单产随栽培密度的增加呈正态分布,即密度为 2 800~3 600穴/667 m2时,单产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3 600~4 400穴/667 m2时,单产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株高、果长、果肩宽、平均单果质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表1)。综合各经济学性状和产量,每667 m2种3 600穴最为适宜。
栽培设施不同,对生产的投入也不同,其产生的效益也会有很大差异。由表2,3可知,早春露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种植濮椒一号农资及设施总投入 667 m2分别为 1 024,1 892,2748元, 收获青椒产量分别为 5 149.6,5 475.9,4 542.5 kg,产值分别为6 149.6,11 765,11 222.7 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1∶6,1∶6.2,1∶4.1。 以早春露地地膜覆盖种植每667 m2投资最少,产值最高;日光温室种植投入最高,产值较大;早春塑料大棚种植投入产出比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与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设施和茬次进行栽培种植。
表4 不同播期对濮椒一号的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从表4可知,12月20日播种,3月18日定植的每667 m2产量达4 311.2 kg,为最高,比12月20日播种,2月15日定植的产量高44.4%;比12月2日播种,3月1日定植的产量高22%;比1月5日播种,4月5日定植的产量高14%。表明12月20日播种,3月18日定植濮椒一号最佳,此时棚内地温回升较快,辣椒营养生长加快,产量高、效益好。
试验结果表明,濮椒一号在中原地区最适宜于早春塑料大棚育苗移栽,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18日前后定植最为适宜。育苗期注意防寒保温,3~4叶期分1次苗。定植前施足有机肥,采用小高畦覆膜栽培,株距30~35 cm,行距55~60 cm,每 667 m2定植 3 600穴,每穴 2株。定植后加强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促进秧苗早发棵。结果期追肥2~3次,并补钾肥,促进果实膨大。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1]山东农业大学.蔬菜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186-191.
[2]戴雄泽.辣椒产业配套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3.
[3]邹学校.我国辣椒的栽培季节与种植模式[J].中国辣椒,2002(3):32-35.
[4]中国农业大学.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87-89.
[5]卢育华.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2-103.
[6]张清华.蔬菜栽培(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24-125.
[7]李青云,王丽萍.棚室辣椒高效栽培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30-31.
[8]韩世栋,王广印,宋桂言,等.辣椒生产技术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