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晓
(山东省荣成市港西卫生院,26432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病多数人认为与变态反应、非特异性气道慢性炎症及神经机制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咳嗽,严重者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初起时干咳,以后咳大量白色泡沫状痰。
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室内温度18℃~22℃,湿度50%~70%,室内不宜放置花草及羽绒枕头、羽绒被子。急性发作期间应协助病人选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体力消耗。鼓励病人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戒烟戒酒,日光下曝晒被褥以杀除螨虫,衣着以棉制品为主,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人呼吸增快,出汗增多,常伴脱水,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气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从而改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协助排痰,手指并拢握成中空状,在病人背部由下往上轻轻拍打,利用拍打产生的震动使痰液排出。
严格按医嘱用药:掌握药物的剂量、浓度、速度。茶碱类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使用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应遵医嘱严密监测其血药浓度,护理应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口服平喘药要在饭后服用,同时密切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悸、骨骼肌震颤等反应。
帮助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气雾剂吸入治疗是哮喘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指导患者学会吸入方法、用药时间、剂量,要告诉患者如果吸入的是激素类药物,则吸入后要充分漱口,以减少口咽炎、声音嘶哑或口咽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精神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特点,患者易产生多种不良心理和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应体谅同情病人的痛苦,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思想情绪,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缺氧症状明显或发绀应立即吸氧,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1~3L/min,吸入的氧气尽量温暖湿润。
做好卫生宣教,使病人懂得哮喘虽然不能彻底治愈,但只要坚持充分的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指导患者在出院后避免接触过敏源,室内布局力求简洁,居室禁放花草,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避免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饮食要营养丰富、清淡,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冬天外出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