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丽丽
(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医院,吉林 白城 1372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本症是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与胰岛素的合理应用,酮症酸中毒直接致病死率在大部分地区已明显下降。
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易发生消渴病。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一些化学毒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以及某些药物如口服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长期嗜酒,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或房室不节,劳伤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均可发生消渴病。
2.1.1 补液
补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措施,应快速补充足量液体,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当血糖>15mmol/L时,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采用生理盐水,以每小时500~1000mL速度静脉滴注;24h输液量4000~5000mL,当血糖为13.5mmol/L时,可改为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速度酌情减慢。另一条通道给速效胰岛素,以每小时0.1kg的速度静滴。当血糖降为4~6.5mmol/L时,用5%葡萄糖加入普通胰岛素静滴。
2.1.2 胰岛素肌内注射
小剂量胰岛素间断性肌内注射,简便、安全、有效,临床上必须视病情而定。
2.1.3 补充钾及碱性药物
酮症酸中毒时血钾较低,补液时即可同时补钾。在500mL的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观察血钾浓度和尿量而决定补钾量,一定要注意“见尿补钾”。如果血钾正常时,停止静脉给药,改用口服氯化钾,每次1g,每日3次[1]。
2.1.4 抗生素
感染是本症的主要原因,如果患者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即应予以抗生素治疗,以去除诱因。
2.2.1 丹参10g、葛根15g、茯苓15g、黄芪20g、五味子5g,忍冬藤10、玄参15g、牡蛎20g,水前煎服,一日一剂,7d为1个疗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高血脂有效。
2.2.2 生地25g、黄芪30g,淮山药10g、知母15g、葛根10g、石膏(先煎)15g、元参10g、枸杞子15g、苍术15g、茯苓10g、党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连5g[2]。水前煎服,一日一剂,7d为1个疗程。
2.2.3 玉米须60g、黄芪30g、白术15g、麦冬15g、五味子10g与猪胰1具慢火炖,做食疗之用。
2.2.4 知母20g、天花粉10g、麦冬15g茯苓15g、黄连5g水煎服,用来改善糖尿病的口渴、多饮等症状。
2.2.5 每日用枸杞子25g、五味子15g、黄精10g、麦冬15g、元参25g,煎汁当茶饮,可改善消渴症状[3]。
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遭受各种应激时,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快,酮体生成增多超过利用而积聚时,血中酮体堆积,称为酮血症,其临床表现称为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除血糖增高、尿酮体强阳性外,血pH值下降,血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如病情严重时可发生昏迷,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药方中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淮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作用较明显。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牡蛎收敛、镇静、解毒、镇痛。元参养阴清热,泻火解毒止渴。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健脾。对糖尿病合并的血脂升高、视力不佳有改善作用。苍术燥湿,解郁,辟秽,散寒解表。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党参益气、生津、养血。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玉米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降糖。其发酵剂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猪胰益肺、补脾、润燥。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是先行治疗糖尿病,而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而且细致的工作,应贯彻原则性与个体化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1]李善姬.中西药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6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9):53.
[2]徐秀丰,王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2):25.
[3]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