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东方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慢性腰肌劳损是腰部软组织慢性、损害性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病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我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双柏散外敷治疗40例腰肌劳损患者,收到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4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9年,平均4.2年。9例有腰部拉伤或扭伤史,23例有腰部劳伤史;其余患者未曾接受诊治。
诊断标准: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压痛,腰部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④所有患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突然加重。
药物组成:黄柏20g,侧柏叶10g,大黄10g,泽兰10g,薄荷10g,蜂蜜3ml,水少许。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研成粉混合均匀加蜂蜜3ml,再加水适量煮调成糊状即可,配制时注意黏稠度适中,药膏温度约40℃,温度过高会烫伤皮肤。以上药物粉碎均在本院制剂室严格生产,病人所敷药膏在本科室当日制备。
检查找出患处压痛点或压痛区域,将药膏铺在透气胶布上,药膏厚度约1.5cm,直径大小应大于压痛区域范围,敷于压痛处,保留时间4~6h,每天2次。第2次换药宜将皮肤用温水洗干净后再敷,连用3天。
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好转:腰痛减轻,但脊柱活动受限。无效: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愈28例(70%),好转9例(22.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
中医学认为,慢性腰肌劳损属“痹证”范畴,病机多因久坐、劳逸失度、饮食失调、情志刺激,导致机体瘀血、湿邪等滞留;或因肝肾阴虚,血行不畅,阴阳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治疗应急则治其标,治以利水消肿、活血除湿等以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研究所用双柏散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侧柏叶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薄荷性辛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蜂蜜调和诸药,增加粉末的黏合度。上药经过配伍,使药物之间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医学认为,腰肌劳损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早期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组织增厚,肌肉痉挛,局部新陈代谢降低,肌肉组织萎缩,功能活动受限,伴疼痛,影响工作、生活[2]。中药外敷通过皮肤筋膜以温和之力直达病所,通过温热对局部或全身皮肤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或全身组织营养代谢,调节局部或全身神经、肌肉、器官的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双柏散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有止血、活血的双重效果。
[1]王蔚文.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41-34.
[2]刘安伏.手法治疗腰肌劳损62例.河南中医,200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