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2011-02-10 14:32邹伟伟高其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三角肌主症肩部

邹伟伟,高其芳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简称SHS)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继发征之一,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 dystrophy,简称RSD),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个月,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2.5%~70.0%[1],SHS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浮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为剧烈)、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笔者采用肩关节局部“肩七针”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该病,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0 例病例全部来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针灸科门诊,女50例,男5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5岁,其中40~70岁70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4年。主要症状为肩痛、手浮肿和被动屈曲疼痛,甚者手部肌肉萎缩、挛缩畸形。

2 治疗方法

取穴:肩髃、肩内陵(肩髃前下1寸)、肩外陵(肩髃后下1寸)、肩前(三角肌前缘中点)、抬肩(三角肌中点)、臂臑、臑会。采用常规针刺,针刺方向均朝向三角肌底部中点,用平补平泻法以得气为主,并可激发窜动抽针感,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在肩关节疼痛部位用拇指按压寻找压痛点,三棱针常规消毒后,迅速点刺4~7次,然后常规拔罐,并留罐5~10 min,一般可见拔出浓黑色血液2~4 ml,接着用酒精棉球擦去血迹,此刺络拔罐法隔日1次。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

3 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主症完全消失,3月以上未复发者,共56例,占56%;显效:临床主症基本消失,共17例,占17%;有效:临床主症减轻,共20例,占20%;无效:临床主症没变化,共7例,占7%。

4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性,48岁,于2010年10月11号就诊,主诉:左肩部时发疼痛1年余,加重1周。病史:患者1年前因情绪激动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吞咽困难。遂于我院住院诊治,查颅脑MRI示:脑干梗死,经治言语、吞咽功能恢复正常,遗留左侧肩部时有疼痛、麻木。近1周来,因劳累、遇寒,左肩部疼痛加重,夜间为甚,膏药、针灸均不见效。门诊查:左肩部被动上举、牵拉疼痛,肩髃穴按压痛感明显,并可搓揉到条索状硬物。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当次疼痛减轻,共治疗1周痊愈。

5 讨论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脑卒中急性发作影响运动中枢,直接引起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性反应,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出现肩胛周围和手腕部水肿、疼痛,而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起脊髓中间神经元异常兴奋,出现血流运行异常,造成恶性循环[2]。传统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痿证”、“痹症”,中风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虚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滞血瘀。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骨;肝血不足,不能濡筋养络,“不荣则痛”,迁延日久,进一步形成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疗上当采用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疏通活络、益气活血为主的治疗原则,使其“荣则不痛,通则不痛”。笔者采用武连仲教授的“肩七针”即肩髃、肩内陵、肩外陵、肩前、抬肩、臂臑、臑会,局部直接取穴针刺并针刺方向都朝向三角肌底部中点,并可激发窜动抽针感,且配合刺络拔罐法,将阻塞经络之瘀血排出,使脉络通畅,以达止痛解痉。且本法取穴少,针对性强,操作简便,见效快,不易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1]贾和平,李英杰,徐谦,等.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肩部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2001,24(4):234-235

[2]常娜.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与康复治疗[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4):46

猜你喜欢
三角肌主症肩部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经三角肌入路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