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袁正江 张新营 陈永彩 卢宏 赵爱娟
手部创伤发生率很高直接影响手部功能,由于手部组织结构精细复杂,功能多样,对复杂性手外伤所致的组织缺损修复要求很高,以往对多手指撕脱伤多采用腹部袋状皮瓣包埋,后期分指整形,治疗过程较长,外形及功能恢复差。我们自2000年以来应用带血管蒂下腹部多叶皮瓣来修复。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6~38岁;左手16例,右手9例;致伤原因:机器碾轧撕脱伤21例,车祸伤4例;损伤部位:单纯2~5手指近节以远皮肤撕脱伤18例,合并手指骨折脱位伸屈肌腱损伤4例,另有3例合并单个手指断离,伤口污染严重,本组病例均给予急诊手术一期修复。
1.2 手术方法
1.2.1 手部受区准备 手部彻底清创,取出无生机组织,分别用3%的双氧水、生理盐水、稀释碘伏冲洗,浸泡,合并骨折、神经肌腱损伤时力争一期修复,用克氏针纵向穿入固定手指于伸直位,防止屈曲移位,有单个手指断离时给予断指再植手术。
1.2.2 皮瓣设计 根据各手指缺损范围设计出髂腹股沟皮瓣总面积,一般选用同侧为宜。用墨蓝标记出切口线,以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的搏动点为旋转轴点,分别向脐部及髂前上棘外后侧连线,两线相交呈“V”型,以两线为轴,设计成为共蒂双轴型皮瓣,皮瓣范围外缘可达腋中线,上缘近脐部,内缘达腹中线,皮瓣总蒂宽5~7 cm,皮瓣长12~16 cm,远端宽15~17 cm,皮瓣远端根据伤指周径和皮肤缺损长度形成分叶瓣,一般长8 cm,宽5 cm左右。
1.2.3 操作 切开皮瓣远端皮肤至深筋膜,从皮瓣远端向蒂部分离,暴露蒂部旋髂前血管浅支及腹壁浅血管,保留血管蒂部周围组织,最后形成一个长约5 cm左右总皮管,两血管蒂的双叶皮瓣。再根据伤指的多少在双叶基础上再进行分叶,分叶瓣远端修薄成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保留1~3 mm厚脂肪层,各分叶瓣分别缝成管状,于相应伤指近侧皮缘缝合,皮瓣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将患指贴胸位固定,注意避免皮管旋转或牵拉,给予抗感染及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皮瓣血液循环,若出现血管危象应及时正确处理,2两周后开始行皮管训练,3周后皮瓣断蒂,进行功能锻炼。
本组2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手指外形基本正常,皮瓣厚薄适中,无瘢痕挛缩,掌指关节及近指间关节屈伸活动接近正常,远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差,伤指能与拇指对掌,触觉均已恢复,痛温觉恢复差。
多手指套状撕脱伤的处理一直是手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以往方法多采用腹部皮瓣包埋,后期行多次手术分指,外形及功能恢复差,本组采用下腹部多叶皮瓣修复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安全可靠,术后治疗及护理相对容易,且皮瓣质地可,供区隐蔽,切取后无功能障碍。我们认为本皮瓣为分叶皮瓣,供血动脉为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故设计皮瓣时应按选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走形来设计,切取皮瓣后,前端分开成2叶,分叶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如为三指损伤,应将其中一叶皮瓣设计大一些,再剪开分成两叶,剪开时应按长宽比1.5:1的比例剪开,不能大于这一比例,否则容易引起皮瓣坏死,这样不能达到完全分指,于断蒂时再将残余部分分开。因此该皮瓣适用于2指或3,4指的皮肤套脱伤,或单独掌侧或背侧的皮肤缺损。其优点在于:①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剔除了大部分皮下脂肪故减少了营养的损耗,降低了皮瓣的组织代谢,提高率皮瓣的成活率。②有利于手指创面和薄皮瓣的帖附,断蒂后可早期开始功能训练。③该皮瓣血管恒定,变异小,切取方法简便。④在修复2指或3指套脱伤时,可一次性完成分指术。但值得一提的是该皮瓣对手指的痛、温觉不能很好的恢复,可以考虑第二期神经植入,促进感觉恢复。
[1]李秋实,冯乘臣,陈沂尼.等 腹部双蒂真皮下毛细血管修复手部脱套伤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6):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