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腊玉
溶血是临床检验中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少数情况下是由于患者本身红细胞脆性增加等自身因素引起,多数是标本在采集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血标本在检验前有诸多因素可使红细胞成分遭到破坏,产生溶血现象,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延误诊断和治疗,并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影响医患关系。
1.1 我院儿科2011年1~3月(3个月)共送血标本1464例,均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静脉采血(新生儿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动脉采血)。其中用一次采血针头插入留置针接头采血1028例,溶血112例,占10.89%,股静脉采血151例,溶血14例,占9.27%,颈静脉采血20例,溶血2例,占10%,桡动脉采血265例(新生儿),溶血30例,占11.32%。共溶血158例占10.79%,儿内科809例(溶血91例占11.24%)、儿外科390例(溶血37例占9.27%)、新生儿科265例(溶血30例占11.32%)。其中男92例,女66例。年龄:小于1个月58例,1~3个月28例,3~6个月27例,6个月~1岁24例,1~2岁15例,大于2岁6例。经对每一份标本溶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患儿情况,标本容器,穿刺操作方法及标本的保存,送检等进行分类。
1.2 标本溶血的原因
1.2.1 穿刺困难57例,占36.1%。①穿刺技术不够熟练;②患儿哭闹厉害;③腹泻患儿中、重度脱水;④持续高热患儿;⑤黄疸患儿。
1.2.2 操作不当81例,占51.2%:①安尔碘消毒未干下进行穿刺;②采集血标本时止血带扎的时间过长、过紧并用力拍打穿刺部位;③采血量过少;④向真空管插入针头时没有斜插,直对管底,血流迅速直冲管底,血液与管底碰撞,造成溶血;⑤采血后试管直接放在治疗车上,推车时车子震动过大,造成溶血。
1.2.3 保存和送检8例,占5.1%,送检不及时,超过4 h。
1.2.4 标本容器不合格3例,占1.9%
1.2.5 其他原因(实验室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原因)9例,占5.7%
2.1 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差错评定,评价方案,对其进行标准化,如:规定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2 h内),建立采集、送检标本登记本,送检时要求检验科人员核对签收,分清责任。
2.2 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提高责任意识,加强护士责任心,严格操作规程。教育护士应苦练基本功,加强对新护士静脉穿刺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学习相关检验知识,如:检验项目,缩写符号,采血量,标本要求,正常值等。
2.3 设定专人送检,每个科室专派一名护士按规定将标本送检,保证标本及时送检,送检途中标本不能碰撞、震动。并进行登记签名。
2.4 加大检查考评力度,把标本采集质控纳入护理整体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讨论并整改,每月进行一次考评,与绩效挂钩。
2.5 强化临床护理与检验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共性问题,及时解决。
实验室质量控制受多方面的影响,除自身质控外,护理工作在检验质量保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我院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抓住了质量控制的重点及关键环节,标本溶血现象明显下降。4~6个月(3个月),标本溶血由原来的10.79%下降到3.8%。
[1] 金建娟,张玲.急诊血生化标本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