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食用菌产业是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 “十一五”期间,受全球金融风暴、技术壁垒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严重受挫。2006年~2009年出口创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9年受欧盟提高牛肝菌尼古丁限量标准影响,我省2009年出口牛肝菌干品仅770 t、创汇2 054万美元,数量、金额同比下降27%和27.2%,牛肝菌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面对逆境,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使云南食用菌在全国食用菌出口整体下滑的情况下,2010年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突破亿美元。据云南省商务厅介绍,去年全省野生菌出口1.2118亿美元,其中牛肝菌出口1.05×104t,创汇7 183万美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4.4%和9.4%;松茸出口1 206 t,创汇4 735万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增长26.8%和8.4%,食用菌出口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1.4%,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居全国之首。
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食用菌出口创汇取得喜人成效,但出口产品类型仍集中在原料型,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问题仍然制约产业发展。据业内人士分析,根据野生食用菌资源现状,出口数量在产业基地未建成前持续增长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加强资源保护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质量标准,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是 “十二五”期间云南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