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班
抗菌药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徐新班
目的观察抗菌药在对小儿秋冬季腹泻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补液、防治电解质紊乱、控制体温、调节饮食、微生态调整、补充维生素及其他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氨苄青霉素治疗3~5 d,以观察疗效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对具有流行病学特征的小儿秋冬季腹泻病没有明显疗效。
抗菌药;秋季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2008~2009年期间,我科共收治住院确诊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08例,其中5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苄青霉素治疗,观察抗生素对该组疾病的实际作用,以评价抗生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文讨论病例是专指儿科临床上具有流行病学特征(一般集中在秋末冬初高发)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由于其具有相同临床相,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一书提供的诊断标准是:均有蛋花汤样稀水便,3~15次/d,量多,每次>50 ml,大便常规未见脓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0~4个高倍镜下,血常规未见异常,同时伴或不伴发热、呕吐、尿少等症状。排除标准:均是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细菌感染病例,包括:①<3个月婴儿;②营养不良儿;③有过敏体质患儿,4免疫缺陷病。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其中男32例,女21例;<6个月14例,6个月~1岁32例,1~2岁者7例;腹泻<10次/d 23例、≥10次/d 30例;发热48例,呕吐38例,脱水39例,其中重度脱水2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6个月11例,6个月~1岁者35例,1~2岁9例;腹泻<10次/d 20例,≥10次/d 35例;发热50例,呕吐35例,脱水3例,其中重度脱水4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补液、防治电解质紊乱、控制体温、调节饮食、微生态调整、补充维生素及其他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氨苄青霉素治疗3~5 d,以观察疗效对比情况。疗效评定参照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 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观察组:显效17例(32.1%);有效32例(60.4%);无效4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5例(27.3%);有效34例(61.8%);无效6例(10.9%);总有效率89.1%。经卡方检验,P>0.05,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秋季腹泻多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是病毒侵犯小肠近端黏膜的上皮细胞、全部小肠甚至结肠。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小肠微绒毛的破坏,双糖酶分泌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同时,微绒毛的破坏,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导致肠腔渗透压升高,使间质液渗入肠腔而引起渗透性腹泻。基层医院对于住院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病例,多存在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认为婴幼儿胃肠道功能不如成人完善,抵抗力低下,很容易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希望通过预防性应用或加用抗生素增加疗效,缩短病程,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效果,还有可能进一步促使肠道菌群紊乱,及产生副反应,造成病情恶化的危险。建议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使用抗生素。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
[3]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53000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