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英 李秀娟 张凌 李秋霞 郑茹凤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张玉英 李秀娟 张凌 李秋霞 郑茹凤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为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的丧失是突发的,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极易导致脑卒中后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对患者的生活社会功能等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护理过程中,应在疾病处于不同的阶段,因病情程度和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可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如烦躁,悲观,抑郁,失望不稳定的情绪。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心理护理配合综合治疗。是患者主动配合取得里良好的效果。
1 危重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对病变产生恐惧心理,担心预后严重的焦虑及对死亡的恐惧会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这时我们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情况,制定系统的有效的护理措施。需要给患者造就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过多的探视打扰,和病房内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以免病情加重,并有利于抢救治疗。多接触患者,注意与他们的感情沟通。语言交流是医患沟通过程中的关键。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耐心的解释他们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使之产生亲切感。
2 残疾恢复阶段的心里护理,脑卒中致残率较高,功能恢复慢而长,此阶段患者容易产生烦躁,忧虑,悲观,失望的情绪。因而,心里护理尤为重要。对肢体功障碍和语言听力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里护理。
2.1 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心里护理 急性期过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开始感觉到自己机体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障碍不同程度的出现。由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一个行动不便感觉障碍的人。这一现实令其难以接受,从而出现生活能力下降精神压力增加,对治疗悲观失望,这时医务人员需要更多地关怀患者,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指出脑卒中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但并非不治之症,鼓励其树立信心。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耐心的解释他们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使之产生亲切感。鼓励他们克服心里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应耐心讲解疾病恢复的过程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可能自己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多与患者交谈使其生活充实,并且与患者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要耐心,体贴,照顾帮助其训练,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再辅以理疗及针灸的同时,指导其按摩肢体。鼓励患者的每一点进步,使患者倍感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加其恢复功能的自信心。通过上述护理一方面经过行为替代达到适应日常生活,如一侧肢体瘫痪者经锻炼后对侧肢体可变得更为灵活。另一方面经过治疗后受累的神经功能达到实质性,渐变性的恢复。早期从建生活能力。
2.2 语言,听力,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心里护理 患者会因各种功能的废用性衰退而感到悲观失望。只能依靠表情动作来提示自己的需求。他们往往会放弃或停止治疗及锻炼,这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
2.2.1 表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注意眼神的运用,随时去体会患者的表情,手势,动作的含义。根据患者的诸多反馈信息,来调整说话的内容,准确应答。密切观察患者的手语动作,如头痛指头,喝水指水杯等。让护士及时领会,以满足患者的所需。
2.2.2 有些不愿意表达的患者,也可通过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需求,鼓励患者脱离失语的痛苦。
2.2.3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由于容易呛,患者拒绝饮食。这时,要耐心讲解饮食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其家人一同给患者翻身,喂水,喂饭,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温暖。更重要的是予以患者重新生活的信心。使患者主动参与及配合治疗。
3 体会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此病将会引起各种功能障碍(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脑损伤后,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紊乱,导致高级神经系统对情感释放失控,加之丘脑下部功能失调,可导致悲观抑郁。患者的情绪悲观,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失去康复的最佳时机,所以必须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能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满足患者的需求,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以及对护士的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经过治疗配合心里护理多数患者能够接受疾病带来的机体功能障碍。所以,心里护理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心里因素促进疾病的康复,达到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运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和蔼的态度,安慰动听的语言,处使大多数患者摆脱失望、抑郁。面对现实。
150010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