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研
近年来,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已为临床所重视,而对于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则鲜为报道。本文旨在通过高频超声探讨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尝试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检查诊断手段和疗效评价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2009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85例小儿外伤性临床疑似脑梗死的患儿接受颈动脉高频超声检查,其中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6.4岁)患儿经CT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时间为伤后2~72h,GCS评分为8~15分。其中5例在受伤12h内第一次CT扫描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大部分为头痛、恶心、口角歪斜及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或无力。少数表现为受伤后短暂的意识障碍与偏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临床治愈情况:由于治疗及时得当,除2例稍重外,余多在3~4周治愈出院。
1.3 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应用HP-5500及IU-2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3-11MHZ和5-9MHZ。选用小器官软件设置。资料经报告系统保存,供随后分析。受检儿童取仰卧位,肩后垫枕,头后仰并转向探查对侧,尽量使颈伸展,充分暴露受检区。胸前贴电极,同步心电图检查。探头置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从颈动脉起始处开始至颈内动脉入颅处显示不清为止。逐段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及颈内动脉的横、纵切面。取颈动脉长轴切面,于心电图R波顶点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叉前1.5cm(颈总动脉远端)及分叉处后1.0cm(颈内动脉近端)范围内的管腔内径,及内膜交界面与中-外膜交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IMT值。在上述检查部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管腔内血流动力学情况,记录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取样容积置于管腔中央,大小为1.5~3mm。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60。分别检测左右侧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所有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同组中用药前后的比较用配对的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1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二维超声及CT检查部位见表1。
由表1可见,患儿在伤后第 1天~数天内二维声像图可见颈动脉IMT>0.8mm者为13例,可见断裂并剥脱条状光带者1例,前或后壁可见强回声光斑的11例,而头颅CT检查示梗塞的部位大部分位于内囊或基底节区。
2.2 高频超声的彩色多普勒分析见表2。
2.3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24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高频超声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异常率为100%,均为血流速度增高(Vs、Vd、V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结果见表2。24例患儿临床治疗后复查CDFI见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低,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二维超声及CT检查的部位
表2 患儿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s)
表2 患儿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s)
注:患儿组与健康组左右侧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P<0.05,**P<0.01。
分组 Vs(cm/s) Vd(cm/s) Vm(cm/s) RI CCA 健康组 左 78.20±9.31 27.90±5.33 42.33±2.11 0.64±0.05右 75.12±7.18 28.11±4.36 44.77±5.36 0.66±0.04患儿组 左 98.20±9.31** 35.90±5.33** 65.33±8.11** 0.75±0.05**右 102.44±6.72** 38.15±9.12** 77.31±5.16** 0.77±0.05** ICA 健康组 左 64.30±4.10 21.30±3.60 33.65±5.12 0.63±0.06右 63.80±6.98 20.50±3.21 35.11±5.36 0.65±0.03患儿组 左 81.12±6.11** 35.23±3.68** 46.33±2.36** 0.67±0.05*右 77.69±5.99** 33.69±5.12** 43.52±4.69** 0.65±0.07 VA 健康组 左 42.42±3.89 12.75±6.25 28.70±3.45 0.61±0.06右 48.35±5.12 13.11±3.89 29.36±4.99 0.65±0.04患儿组 左 59.46±7.18** 20.12±5.16** 36.54±3.77** 0.64±0.05右 61.39±4.98** 20.83±6.19** 37.57±4.66** 0.65±0.03
表3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s)
表3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参数±s)
注:治疗前后患儿组左右侧颈动脉血流参数比较,*P<0.05,**P<0.01。
分组 Vs(cm/s) Vd(cm/s) Vm(cm/s) RI CCA 治疗前 左 98.20±9.31 35.90±5.33 65.33±8.11 0.75±0.05右 102.44±6.72 38.15±9.12 77.31±5.16 0.77±0.05治疗后 左 75.35±6.32** 34.29±5.33* 60.31±6.3*5 0.65±0.02**右 88.58±8.51** 42.18±4.71* 70.15±3.15** 0.65±0.04** ICA 治疗前 左 81.12±6.11 35.23±3.68 48.33±2.36 0.67±0.05右 77.69±5.99 33.69±5.12 46.52±4.69 0.65±0.07治疗后 左 71.33±3.22** 34.25±4.22* 40.22±3.36** 0.63±0.02*右 69.36±5.36** 36.22±4.29* 39.66±5.22* 0.66±0.03 VA 治疗前 左 59.46±7.18 20.12±5.16 36.54±3.77 0.64±0.05右 61.39±4.98 20.83±6.19 37.57±4.66 0.65±0.03治疗后 左 49.22±3.19** 22.16±5.27* 30.18±4.41* 0.61±0.01*右 49.22±7.51** 16.52±3.22* 30.17±6.15** 0.63±0.02*
脑梗塞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血液动力学因素、血液流变学因素等[1-2]。对于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考虑主要原因是血液动力学因素。同成年人相比,小儿栓子的产生几率应该更小。本组患者都为轻、中型的脑外伤,也就是轻微的脑挫伤。因此,当头颅受外力碰击后使血管壁损伤,动脉内膜受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多,使局部血管痉挛,血管紧张性升高,引起动脉口径相对偏小,呈现一种慢性收缩状态。而血流速度可提示血管紧张性,本组患儿彩色多普勒检查异常率为100%,均为血流速度增高(Vs、Vd、V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小儿颈部肌肉发育较头颅相对迟缓,支撑和保护作用较差,如外伤时头颅过伸,颈动脉受到牵拉而损伤,当头部被动向对侧旋转时,颈内动脉于颈1~2侧块和颈3的横突受阻,张力剧增,致使动脉平滑肌中环层及内膜层断裂。本组1例二维超声颈内动脉近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条剥脱条状光带。
本组24例患儿经扩张血管、扩充血容量及应用神经细胞活化剂、高压氧、功能锻炼等治疗,1个月后复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减低,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操作中我们应注意,儿童颈部不同于成人,皮下脂肪较少,探头要轻触皮肤,不可重压[3]。又因颈部较短,颈动脉分叉部位更高,这时需尽量后仰颈部并抬高肩部。这样为方便进一步观察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组观察者固定检测部位在颈动脉分叉膨大处近端1.5cm及远端1.0cm,以最大测值为观测值。将多普勒超声取样夹角统一为60ο[4]。
我们认为小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不容临床忽视,它存在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5]。因此,对此类患儿,临床应考虑到及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观察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有重要意义,早期筛选易发生急性梗死的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便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140.
[2]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268.
[3]艾乙,夏青.正常儿童颈动脉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值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0-22.
[4]唐杰,董宝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谱勒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59.
[5]刘颖,张玉林.颈动脉超声技术与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12):1042-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