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奎成,侯 平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由胆道疾病引起的,约占急性胰腺炎的40%~60%,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我院2003—2009年共收治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26~76岁,平均51岁。主要表现为急性胆绞痛或持续性中上腹、左腹部剧痛,向左腰部放射痛及全腹剧痛,伴不同程度腹胀、恶心、呕吐,有黄疸者28例,有畏寒、发热者15例,有腹膜刺激征者14例,肠麻痹者5例。病程18~36 d,平均27 d。并存糖尿病9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8例。实验室检查,WBC均>10.0×109/L,血淀粉酶>512温氏单位,B超或CT提示胰腺增大、密度不均,或有液性暗区,均提示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
1.2 治疗方法 全身综合治疗,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禁食、胃肠减压,合理应用抗生素,应用抑制消化道分泌的药物如山莨菪碱、善得定、5-Fu以及H2受体抑制剂如西咪替丁或法莫替丁等。待病情稳定后给予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通里攻下,应用大柴胡汤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方剂组成:柴胡15 g,黄芩10g,半夏10g,木香10g,川楝10g,赤白芍各15 g,枳壳12 g,丹参10g,甘草8 g,大黄15 g(后下)。发热者加金银花15 g,连翘10g。黄疸者加茵陈10g,栀子10g。胆道蛔虫者加使君子30g,苦楝皮30g。水煎服,2次/d。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高热、寒战、巩膜皮肤黄染及血胆红素变化和腹部体征、血WBC的变化、动态CT观察胆管直径及胰腺病变进展情况,如果上述指标加重应立即手术。本组患者全部接受了手术治疗,以解决胆源型因素。手术原则为解除胆道梗阻及充分胰腺引流。术后继续中西结合治疗,在大柴胡汤基础上加补益扶正剂等。
62例患者均在治疗7~10 d腹痛、腹胀减轻或消失,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全部治愈,无并发症。住院时间15~31 d,平均23d。
3.1 发病机制 ABP约占急性胰腺炎的50%,致病机制主要是胆石、蛔虫、感染等原因,导致胆总管壶腹部痉挛或梗阻,胆汁逆流入胰管,胰酶被激活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极易发展为重症胆管炎和重症胰腺炎,甚至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由于胰酶的激活产生强烈的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释放,造成胰腺自身消化和邻近器官的损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总属热毒内蕴、气滞血瘀,治疗当以通腑泄热、理气逐瘀为主,由饮食不节、酗酒导致肝失疏泄而壅脾塞胃,湿热相交壅结肝胆而成黄疸,病进正虚邪陷,脾失统血,则成气血败乱之厥脱证。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证型,应用大柴胡汤为主方随证加减,以疏肝解郁、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专为祛邪而设,是治疗少阳病兼阳明腑实的方剂。机理为使用和解之法以利枢机,并可促进腑气之畅行,内下结实之邪也可助枢机运转,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疏肝解郁药物能减少胰腺的分泌,松弛括约肌,降低胆道压力;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改善腹腔内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通里攻下与清热解毒药物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具有抗炎及抗内毒素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肠源性感染和脓肿形成[1]。笔者观察,在全身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柴胡汤随症加减,发挥了整体调控和多重治疗作用。全组62例在治疗7~10 d后,病情明显改善,在本次住院期间采取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胆囊,胆管梗阻者探查胆管引流,术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恢复期治疗。此方法即可解除胆道原发病灶、防止胰腺炎复发,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手术时机选择 本组62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7~10 d后行手术治疗,获满意效果,本组病例均为单纯胆囊结石,表明ABP无胆道梗阻患者,大都可以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平稳度过急性期,采取择期手术。杨俊涛等[2]认为,早期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延期手术,但需恰当选择治疗时机。笔者总结:⑴病程在72 h内,伴胆道梗阻者,应早期解除梗阻;⑵病程在2周内无胆道梗阻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再手术;⑶患者无论病程长短,经过短期中西医结合治疗(<72 h),症状体征加重,血尿淀粉酶无下降或升高,胰腺体积增大,胆总管增粗者,腹腔积液增多者,出现腹膜炎者,或胆管炎症伴感染中毒症状者,应及时手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ABP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为了达到更有效的治疗目的,还应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治疗措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昂贵的医疗费用。
[1]杨志光,郭宏,李怀宝.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32例 [J].陕西中医,2007,28(9):1132.
[2]杨俊涛,王仁云,刘宏鸣,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预后临床分析 [J].消化外科,2006,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