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脑血管病一直存在自身独特的优势,我们针对中风病不同时期的特点,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疗法。现以病案为例进行阐述。
例 1 贺某,男,77岁,主因“眩晕3天,加重伴意识水平下降,左侧偏瘫4小时”由急诊以“急性脑梗死”收入院。入院症见:嗜睡,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可在指令下伸舌、握拳,喉中痰鸣,口中臭秽,留置胃管、尿管,无胸痛喘憋。大便3日未行,纳眠可。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至190/90mmHg,规律服药,未监测。入院查体:嗜睡,言语不能,重度构音障碍,左侧凝视,头眼反射存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直接、间接对光反应灵敏,双侧球结膜轻度水肿。伸舌居中,双侧咽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存在。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Ⅲ级,肢体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余颅神经检查无法配合。双侧巴彬斯基征、查多克征、戈登征、霍夫曼征、脑膜刺激征阴性。中医查舌脉:舌红绛,边有齿痕,苔白腻,中部及根部苔黄厚腻,脉弦滑。
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素体气弱痰热,痰浊壅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生风,风性善行数变,上扰清窍,故见眩晕,神识欠清,进行性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四诊合参,患者证属痰热腑实,目前标实为主,当以化痰通腑。
中药口服汤剂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减(全瓜蒌30g,生大黄8g,芒硝12g,厚朴10g,枳实10g,地龙10g等),水煎早晚分服。患者嗜睡、眩晕,给予中药研末(薄荷、冰片等)贴敷于风池穴,熄风开窍。当日患者大便已通,味臭秽,初头硬结,后为稀软便,嘱继服之,3日后便稀溏,神识转清,口中臭秽减轻。化痰通腑法为急则治其标之法,故应中病即止,且大黄和芒硝因个人体质而定,力求3付之内通腑,如1付不通,可酌加大黄粉和元明粉冲服,临床取效甚佳。
例 2 杨某,男,79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一月余”由门诊以“脑梗死恢复期”入院。入院症见:神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肩部疼痛,饮水呛咳,言语含糊,腹胀,口干舌燥,无四肢震颤,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复视黑矇,无视物模糊,纳可,眠差,大便干,数日一行。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200mmHg。糖尿病病史30余年,血糖控制不稳定,餐后血糖最高曾20mmol/L以上,初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三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冠心病病史3年,口服单硝酸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1月,口服他汀类治疗。入院神经科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应存在,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肢体肌力Ⅴ。左侧肌张力弱,右侧肌张力基本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减弱。右侧指鼻试验稳准,左侧不能配合。双侧霍夫曼征阴性。左侧巴彬斯基征、查多克征阳性,右侧巴彬斯基征、查多克征阴性。中医查舌脉:舌红,质干,有裂纹,少苔,脉细涩。
患者为老年男性,患有眩晕、消渴等病史多年,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瘀气滞。脑为神明之府,瘀阻脑窍,清阳不升,清窍失养,神明失养,则言语不利。久病气虚,年老气衰,气血不能濡养四肢,则见肢体无力。舌红干,有裂纹,少苔,脉细涩为阴虚之相。故综合舌脉分析,患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气滞,主证为气阴两虚。患者经西医治疗后目前存在主要问题为: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左肩部疼痛、腹胀便秘、口干舌燥。
中医治疗在给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取口服结合外用,中药配合针灸、贴敷等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患者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中药汤剂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防风10g,丹参10g,桑枝15g,怀牛膝20g,茯苓20g,麦冬10g,夜交藤30g),水煎早晚分服。同时,患者口干舌燥,时时欲饮,故给予自拟滋阴方煎汤代茶饮,频频顿服(玉竹5g,桔梗5g,麦冬10g等)。患者肩痛、左侧偏瘫,给予中药外敷配合针灸治疗。外洗方用活血通络经验方(川乌30g,红花40g,桑枝45g,透骨草60g,鸡血藤45g等),泡洗左下肢及湿敷左上肢。针灸取穴百会、四神聪、内关、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肩髃、肩贞、肩髎。患者腹胀给予中药研末(沉香3g,肉桂5g等)后以黄酒调糊贴敷神阙。
经上述综合疗法治疗2周后,患者腹胀、肩痛痊愈,大便日一次。肢体活动好转,可搀扶行走,查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Ⅳ级。患者出院后继续中药外洗及贴敷1月余,随访患者自觉肢体活动改善明显,大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