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臣攀, 段晓鸽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高职高专物流教育起步更晚,现代物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使得高职高专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物流教育虽然受到多数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重视,鉴于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学校的物流教育既应该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务必建立面向市场的、可操作性强的物流实验室,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目前与市场需求人才的目标相比,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明显落后,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1.1 物流人才供需的错位问题。尽管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少,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才需求旺盛的物流企业普遍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是适合传统储运业,教学内容与现代物流相差甚远,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供需双方存在错位。很多高职院校受各种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对接20世纪传统储运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上,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还很不完善。
1.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或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使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现有的物流理论并不十分成熟,且几乎都从国外引进,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系统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各院校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准备不足,虽然这两年编辑出版了大量物流专业教材,但适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物流专业教材,却与本科院校物流专业的教材大同小异,缺乏技能性、实用性。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对课程体系也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1.3 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高职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师资,几乎都没有物流教育的背景;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物流热的兴起,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都是匆匆上马,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都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行而来,缺乏物流科学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大多靠自学有关教材和书籍来满足教学需要,自身的物流知识修养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又缺乏物流实务的经验,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2.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目标决定行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有要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在解决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上对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有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与之相对应,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包括基于认知规律特点的基础知识体系、基于岗位标准要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系、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其整体规格体系体现出 “高”与 “职”的两大属性结合与统一。
2.2 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培养目标把教学内容按一定组织结构搭建的支撑结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而系统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把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的关联,构成支撑框架下的一个或几个子系统。这里所说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就是构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下实现职业素质成系统、基础知识成系统、动手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成平台,形成 “三系统一平台”的课程体系。
2.3 创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其主要内涵是最大程度地确保学生 “学中做”和 “做中学”:一是 “学中做”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技能要求,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其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二是 “做中学”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企业需求”与 “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
2.4 打造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实际,兼职教师在整体 “教师”结构队伍中比例应逐步达到1∶1。为此,要逐步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其实训课程;要逐步扩大兼职教师在授课中比例,充分发挥其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其逐步在整体队伍中所占比例达到50%。二是个体上具备 “双师”能力。即引进有企业经历专职教师、培养强化本校已有专业教师、提高现有教师对外技术服务能力是目前 “双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5 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就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逐步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以实现经济效益来补充实训基地正常运转的所需,并在生产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尽而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种实训方式。生产性实训不仅为师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于购置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教学手段等,以此改变消耗性实习实训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实训。
2.6 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质量评价为切入点,从高技能人才质量标准的岗位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注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应包括政府的定期评价 (如就业率统计、政策倾斜等)与专项评价 (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等)、社会专业测评 (如组织接受相应院校、企业、评估机构以及投资者、资助者等委托做出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最终形成包括院校、企业、政府、学生、社会中介等评价主体,以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以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仅仅通过课堂的描述就能让学习者客观理解并接受信息,而必须提供与 “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学习者经过 “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才能通过 “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建构。所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包括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创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造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推进内涵式生产性实训、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
总之,通过对企业中物流人才的层次结构分析,不难发现高职院校是十分重要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因此,面对目前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必须应对市场竞争,提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具有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图1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关系要素图
[1]陈建华,庞燕.运用 “流程”培养模式,打造物流专业人才——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6):20.
[2] 王薇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31.
[3] 王克富,陈端海. “模块驱动式”教学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2):29.
[4] 黄俊,武智慧.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师,2007(1):43.
[5] 邓永胜,陈智刚,马俊生.高职高专物流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