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黄土高原小流域传统窑居建筑

2011-02-05 00:38唐明浩
四川建筑 2011年1期
关键词:靠山窑洞民居

唐明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本文是对渭北(淳化、旬邑、彬县、三原、长武等县)台塬窑居村落民居的实态考察报告。作者通过实地观察、测绘、照片拍摄、访谈等方法进行记录,希望初步认识“窑居”这一古老的住居形态,探寻黄土高原窑居建筑及人居环境正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窑洞由古代横穴式穴居形式演变而来(图1),窑洞是在土壁上向内开挖的券顶式横洞,其尺度有“窑宽一丈,窑深两丈,窑高一丈一尺,窑腿九尺”之说,即分别为3.3 m、6.6 m、3.6 m、3.0 m。根据土质的情况,窑顶可以是平圆、满圆或尖圆等不同矢高的拱顶。作为单窑使用时,通常将整个窑洞分为前后两间,中间隔以半截土坯墙。前室为起居与厨房,后室为卧房及储藏。本次考察地域为北纬34°~40°之间,冬冷夏热,气候干燥,季相明显,而考察的窑居建筑形式主要为地坑院(下沉式窑洞)和靠崖窑,并有少量独立式窑洞。

图2 地坑院民居平面

图3 三原县洪水村某户地坑院

1 当地常见的两种窑院式民居

1.1 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平地窑洞(图2)。具体做法是在平地上向下深挖坑,使四面造成人工土崖,然后向各土崖面的纵深挖掘窑洞而形成的窑洞形式。地坑院的形状有方形、长方形以及较特殊的T字型、三角形等。深度约在5 m以上,一般的窑院为9 m×9 m和9 m×6 m两种,9 m见方的每面挖两孔窑洞,共8孔,9 m×6 m共挖6孔。窑院布局类似北方通行的四合院,以北窑为上,用作起居和长辈卧室,东西厢窑洞为卧室、厨房和储藏室,南崖除入口外,多挖作厕所、畜圈等。地坑院的入口皆挖筑坡道进入院内,坡道可沿窑院的侧壁下达,也有在院外挖筑,经门洞进入院内的。地坑院的窑院顶部常有土筑矮墙或砖砌低栏,一方面起挡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畜跌入院中(图3)。地坑院单体窑洞的大小差异很大,形式不一,但做法基本相同。它们通常外大内小,呈喇叭状,窑券有做成抛物线的,也有做成半圆的,窑高一般为3~4 m,窑宽也是3~4 m,进深则差异较大,窑深6~9 m。窑脸(窑口所在的崖面称作窑脸)略微后倾,大约在75°~85°之间。窑顶上沿崖壁边缘有的筑一道高70~80 cm的护墙,有的则用秸秆整齐地铺设在窑顶崖壁四周,既起到防护的作用,又达到防潮的作用(图4),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图4 秸杆护墙

1.2 靠崖窑

另一种普遍采用的窑洞民居形式是靠崖窑。靠崖窑,也叫靠山窑洞、崖庄窑。依所处位置有靠山式和沿沟式之分,这是一种在纵横交叉的峭壁、地沟间顺势挖掘多层次、多方向的窑洞。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远远看去就像楼房,大部分靠山窑呈一字排列在崖壁上,但根据崖面的曲折情况,亦可形成两面挖窑的曲尺形及三面挖窑的凹字形(图5)。

图5 长武县城边的靠山窑

此外有也常见用土墙围成小院或者在院内结合加建的房屋组合成合院,称之为靠山窑院。院内安排有农副业活动。相比地坑院,这是一种利用地形、节省土方的民居形式。靠山窑院的窑洞孔数不定,视户主财力而定,少则2、3孔,多则6、7孔。

2 独特的窑洞式仓库建筑

用窑洞贮藏果蔬是当地村民普遍采用的独特技术。窑址一般选在东西走向的南侧山坡脚下。每个窑洞开两个窑门,均朝北开,窑门高出洪水水位线1 m左右,以防山洪灌进窑洞。每个窑洞从窑顶向深处挖5~7 m的土槽,用砖及砂浆砌拱形屋顶,库内地面到拱顶的高度为4~5 m,洞宽4~6 m,洞深10~20 m,窑洞转墙与土墙间敷设隔热材料。窑洞顶部增设通气孔高出窑洞顶面1~2 m,用于仓库内的通风换气(图6)。这一因地制宜的存储方式不但很好地节约了能源,解决了果蔬的存储问题,更为当地的民居建筑带来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图7)。

图6 窑洞顶部的通气孔

图7 露出地面的通气孔

3 窑居建筑的发展现状

3.1 窑居建筑面临的缺陷

图8 淳化县梁家庄村某户靠崖窑院平面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窑洞式穴居与大地联成一体,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体现着先民们的智慧。

然而在考察中发现,当地的窑居建筑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缺陷:

在雨水较多的夏季,常有窑洞坍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因此有大量的地坑院窑洞院落被废弃,即便是使用中的窑院里,也常有坍塌而废用的窑洞。而在砖瓦房与靠崖窑围合成的宅院民居中,居民也往往住在砖瓦房中,而只在窑洞中豢养家畜和储藏杂物,并不居住(图8)。

3.2 乡村聚落格局演变趋势

以淳化县十里原下庄子村为典型例子,据村民介绍,历史上的下庄子村主要是沿沟边筑窑而居,但数百年来在重力和雨水的侵蚀作用下,这些沿沟式靠崖窑已经全部坍塌废弃,村民已经将自家宅院搬至塬顶。

保存相对完好并在继续使用的靠崖窑多以靠山式靠崖窑为主。这些窑洞多处于塬面与沟壑的交接处,地势较高,排水顺畅,不易受雨水冲蚀,且与村庄主要道路毗邻,交通方便,与村中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联系紧密。

通过调查发现各县、村普遍存在窑洞被废弃的现象,大量窑院被填埋,当地民居及乡村聚落的格局呈现“填坑上地”的更新趋势,窑居建筑则出现“离崖就塬”的发展方向。地面合院式民居的大量出现,导致乡村聚落放弃崖边地段,呈现出在塬上地势平坦地段聚集的趋势。

4 窑居建筑面临的困境

目前,在黄土高原地区以窑居为居住生活空间载体的人口规模大约有4千万,其生存与发展关系重大,迫切需要明确其适宜的发展途径和方向。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黄土高原突破了“单一的”农耕经济,逐渐向开放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转化,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得传统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的需求以及新的价值观念都有所改变。基于传统窑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窑居环境显得脏乱差,缺少最基本的生活设施和高层次的交往场所。这些引起了人们生理上的不舒适,加之传统窑居的弊端长期得不到改善,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大部分居住者对窑居产生抵触情绪。许多居住者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将窑居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纷纷弃窑建房。

5 窑居建筑面临的挑战

我们如何才能保持传统窑居的精髓——原生内核与本土文化的精神,化解现代科学技术文明与古老居住传统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相互借鉴吸收,激活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能够持续发展下去,这将是黄土高原窑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要发展传统窑居建筑必须面对和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超越传统窑居建筑文化价值;第二,与当代建筑文化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失去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些内容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完全可以通过合理融入新的价值观得以重建和补偿。

6 结束语

传统的窑居住区是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社会和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具有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以及隐涵着的更本质的永恒之道,在历史发展的今天与现代哲学、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中达成了共识。现代科学技术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正确位置和方向,也为窑居住区这一古老的生态建筑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而使其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

[1]周若祁.绿色建筑[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周若祁.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靠山窑洞民居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不“吃山”,才是“靠山”
靠山
靠山
陕北窑洞民居
奇趣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