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园,肖纯凌,王岚,刘新,苏航
(沈阳医学院1.环境污染与微生态研究室;2.医学检验系2005级,沈阳 110034)
校园不同场所室内空气微生物分布的调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ir Microorganism Distribution Indoor of Different Locations in Campus
周园1,肖纯凌1,王岚1,刘新1,苏航2
(沈阳医学院1.环境污染与微生态研究室;2.医学检验系2005级,沈阳 110034)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各场所的室内空气进行细菌总数的检测,研究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
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
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815:25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也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空气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与自然生态平衡及许多生命现象直接相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1]。以青年学生为主的高校校园属人口密集的区域,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通过尘埃、飞沫传播导致群发性感染。加强对高校校园各个场所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对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为了解高校校园不同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本研究对校园内不同场所进行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1 采集地的选择:根据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的区域,选取校园的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校园网吧,分别代表校园内不同的功能场所进行空气细菌污染的调查。
1.1.2 采集时间及采集分布点:按G B/T18883-2002要求于2009年秋季和2010年春季进行样品采集,每个采样点重复采样3次。每个场所设梅花式均匀分布,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
1.1.3 采集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将营养琼脂培养基、沙保及血平板等同时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2~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放入无菌袋立即送检。
细菌培养采用血平板、普通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48h。霉菌培养采用沙保培养基,在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28℃恒温培养96h。根据平皿中的细菌、霉菌菌落数,计算出平均菌落数,并按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为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各类微生物菌落数,公式为n=50000·N/(A·t)。式中:n为空气微生物浓度(c f u/m3);A为(1)平皿面积(c m2);t为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N为平板菌落数。
将生长的细菌菌落做革兰染色,同时将可疑致病菌传代、纯化,进行生化鉴定。根据血平板菌落的溶血情况、革兰染色及A T B球菌快速鉴定试剂条进行分析。
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4]。
校园不同地点空气细菌的含量有一定差异,细菌含量由多到少为:校园网吧>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校园网吧人员流通量大,室内通风条件有限,加之机器产热致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故其空气细菌的含量较高,达轻度污染水平。学生宿舍、食堂和图书馆由于人员活动集中,卫生条件稍差,有利于某些细菌的孳生,但空气质量仍属较清洁的水平。教室和实验室经常进行环境空气消毒,通风条件较好,空气清洁。除网吧和食堂由于夏季使用空调导致室内通风不佳外,其他采样点因通风较好,微生物菌落总数冬季均比夏季稍高,见表1,表2。
本研究结果可见,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污染主要存在于人员流动大、空气潮湿、通风条件不良、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地点。校园内网吧、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内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初步分离鉴定出的菌种达10种以上,而且个别采样点存在少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具备传播如猩红热、白喉等呼吸道感染的条件。据报道[5]暴露于生物气溶胶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感染性疾病、急性中毒反应、过敏反应及癌症。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及测定方法很多,不同方法测定结果差异很大。本调查所采用的柯赫沉降法采样,主要采集到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 M10气溶胶,此法简易、方便又很经典,测定结果对区域空气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表1 校园不同场所室内空气细菌含量
表2 轻微污染的采样点微生物类别的构成比情况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保障高校师生的健康,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必要、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加强通风换气、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控制室内活动人员密度、制定定期保洁和消毒制度、改善室内外绿化、增置空气净化器等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室内微生物污染状况。
[1]Wan-Kuen Jo,Young-Jun Seo.Indoor and outdoor bioaerosol levels at recreation facilities,elementary schools,and homes [J].Chemosphere,2005,61(11):1570-1579.
[2]高红霞,高铁利,高振杰.大气污染对小学生肺通气功能及非特异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02-403.
[3]孙会升,王芳.大学生生活场所空气中微生物学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39.
[4]张晟,郑坚,付永川,等.重庆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评价[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19(3):231-233.
[5]Chen YP,Cui Y,Dong JG.Variation of airborne bacteria and fungi at Emperor Qin′s Terra-Cotta Museum,Xi′an,China,during the“Oct.1”Gold Week Period of 2006[J].Environ Sci Pollut Res Int,2010,17(2):478-485.
(编辑裘孝琦,英文编辑刘宝林)
R446.5
A
0258-4646(2011)05-0412-02
doiCNKI:21-1227/R.20110523.1816.031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227.R.20110523.1816.031.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872083)
周园(1967-),女,高级讲师,硕士.
肖纯凌,E-mail:xiaochunling@symc.edu.cn
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