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氨酸阿司匹林不同给药途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次数与观察

2011-02-01 03:00李美花刘富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精氨酸水杨酸氯化钠

李美花 刘富玲

关于精氨酸阿司匹林不同给药途径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次数与观察

李美花 刘富玲

目的了解精氨酸阿司匹林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及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方法先把1 480例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患者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次数为39次,占治疗组的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为0%。结论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静脉点滴法是减少或杜绝发生不良反应的最佳注射方法。

精氨酸阿司匹林;注射方法;不良反应

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作为儿科常用退热药,其主要成分是精氨酸阿司匹林,无辅料。主要起清热、镇痛、抗炎作用[1]。但在儿科门诊注射室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根据注射方法的不同,其发生不良反应率也不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我们儿科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的 1 480例体温在 38.5~40℃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退热,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 750例、对照组为73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法,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法。

1.2 注射方法

1.2.1 治疗组(静脉注射组) 用5m l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5m l稀释精氨酸阿司匹林1支(0.5g/支),按医嘱抽取所需剂量再加0.9%氯化钠0.5m l后,按常规消毒后穿刺静脉,以1分钟1m l的速度静脉注射。

1.2.2 对照组(静脉滴注组) 根据医嘱不等量0.9%氯化钠加所需剂量精氨酸阿司匹林(0.5g/支),按20~40滴/m in的速度静脉滴注。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开始时间及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症状的情况比较见表1、表2。

表1 治疗组开始发生不良反应时间比较 (n)

表2 2组注射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比较 (n)

表 1治疗组的注射方法发生不良反应开始时间比较,相差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无意义。但表 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针对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患儿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治疗组发生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高与对照组,静脉滴注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0%,是最安全的给药途径。

3 讨论

精氨酸阿司匹林是当前最广泛应用的退热药,药物毒性低,静脉注射后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约为口服的1.8倍,并立即代谢为水杨酸,其浓度迅速上升[1],有效血药浓度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正确的给药途径及提前预料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在本组案例中,1 480例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患儿中治疗组 750例发热患儿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有 6例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有33例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呼吸加快等水杨酸反应,有33例出现荨麻疹、出血点、眼结膜红、眼睑水肿、嘴唇水肿、连续性干咳、口周发绀等不良反应。精氨酸阿司匹林以4m 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可以静脉注射[1]。但为了防止浓度过高及杜绝推药时的药液速度选择了 5m l溶液及注射器,抽取所需剂量后再加0.5m l0.9%氯化钠溶液后静脉注射。本案例足以说明,静脉注射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推药液时难易掌握推药速度,每秒中推药速度不均匀,有时瞬间——特别是推药前期药液进入静脉浓度过高,而发生药物水杨酸反应等不良反应,反之静脉滴注精氨酸阿司匹林有药液稀释后浓度低、易调节输液速度等优点。建议临床工作中应用精氨酸阿司匹林选择静脉滴注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保证输液安全。最后建议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精氨酸阿司匹林静脉注射最低稀释浓度及每毫升推药时间等。

[1] 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说明书.海南: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9-26.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1.081

1672-2779(2011)-01-0104-01

(本文校对:孙再贤

2010-09-24)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妇幼保健院注射室(133001)

猜你喜欢
精氨酸水杨酸氯化钠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
采前和采后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金柑果实生理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其它文章
复发型鼻息肉致蛙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