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梯田建设的经验与探索

2011-02-01 09:50李长定谢丽君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4期
关键词:通渭县坡地梯田

李长定,谢丽君

(通渭县水土保持局,甘肃通渭 743300)

通渭县梯田建设的经验与探索

李长定,谢丽君

(通渭县水土保持局,甘肃通渭 743300)

梯田建设;粮食安全;建设成果;通渭县

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不高、土壤肥力有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长期困扰通渭县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通渭县梯田建设成果,对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确立梯田建设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加大梯田修建的投资力度,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提高梯田资源利用效益;将梯田建设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大计常抓不懈。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要坚持以梯田建设为平台、以增收为中心,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以促进农业增产、粮食安全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1 970.5m;属陇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气温 7.7℃,年无霜期 140~160 d,年均降水量 400mm,年日照时数 2 200~2 430 h,地表水资源量 9 542万 m3,地下水资源量 1 478万 m3;辖 6镇 12乡332个行政村,总户数93 746户(46.03万人),其中农户 8.59万户(45.35万人);土地总面积 2 912.9 km2[1],包括耕地 12.0万hm2,其中粮田 9.1万hm2;是定点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通渭县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县情,决定了只有大力实施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的坡面治理工程,才能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1 梯田建设成果

表 1为 2000—2009年通渭县梯田面积统计及增产粮食概算。与 1999年 10°~20°坡耕地小麦平均产量 1 515 kg/hm2相比,按梯田增产效益 599.3 kg/hm2计算,全县梯田增产粮食由2000年的 3.00万 t增加到 2009年的 3.65万 t,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也由 2000年的 21.87%增加到 2009年的 25.69%。梯田建设增大了生态容量、提高了土地承载力,在人多地少的通渭县为解决农民温饱、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梯田在增产的同时增加了秸秆产量,作为养畜的重要饲料,作物秸秆能够有效带动农区畜牧业的发展。

梯田具有高效的蓄水保土作用,将坡地修成梯田可以大幅度地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表 2为通渭县不同修筑时间梯田与坡地产量对比。由表 2知,梯田的粮食单产要明显高于坡地。从增产的幅度来看,梯田修建的年限越长增产幅度越大。

经过近 35年的艰苦努力,截至 2009年底,全县已将 49%的坡地改造成了优质梯田,把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梯田面积累计达到 6.09万hm2,其中优质梯田率达 82%。梯田建设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水土资源,而且为再造秀美山川、稳定解决粮食问题创造了条件。

表 1 2000—2009年通渭县梯田面积统计及增产粮食概算

表 2 不同修筑时间梯田与坡地产量对比

2 梯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梯田建设难度增大、建设资金短缺,制约了梯田建设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通渭县每年的梯田建设任务是 0.4万 hm2。由于近村、近路、坡度较缓的坡地已基本改为梯田,现在剩下的坡地相对比较偏远,而且立地条件差、地表坡度大,因此原来修筑0.067 hm2(1亩)梯田用工量在 60工日左右,现在则要 90工日左右,梯田建设的难度增大导致建设成本迅速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县每年规划梯田建设任务 0.7万 hm2。但随着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取消以及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攀升,梯田建设已经由人工修筑为主发展到以机修为主,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每修筑 0.067 hm2(1亩)机修梯田需要投入 400元以上。国家补助的资金有限,梯田建设区域绝大部分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农民群众生活困难,难以承受梯田建设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理事会利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但仍很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导致一些实施单位虚报修筑面积,“路边工程”、“形象工程”和“数字工程”等严重制约了梯田建设的快速发展。

2.2 梯田培肥措施不到位、轮作技术跟不上,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培肥措施和轮作技术,但目前粗放的修建、耕作方式正严重影响着梯田效益的发挥。由机修梯田代替人工梯田能缓解劳动力不足、保证梯田建设质量,但是机械化施工中“死土活土一起搬”对新修梯田粮食产量影响很大。多年来,我们在修梯田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死土搬家、肥土还原,外高里低,里砌外垫”的成功经验。农耕形成的肥土层一旦毁坏,虽然土壤肥力可以通过加大施用化肥量来改善,但其有机质含量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恢复。同时,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新修梯田(特别是机修梯田)深耕松土、增施肥料(有机肥和化肥)、先锋作物种植技术以及新修梯田轮作制等稳产、高产技术措施,由于水保部门与农机部门分列、农民投入上不去等而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造成新修梯田产量严重下降,农民的眼前利益受损,伤害了农民进行梯田建设的积极性。

3 梯田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确立梯田建设在粮食生产安全中的基础地位

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把梯田建设作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这对进一步加强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旱作农业发展,稳定解决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梯田建设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全了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培育了草畜、马铃薯和劳务经济等后续支柱产业;二是构建了粮食生产保障体系,保证农民有稳定的口粮田;三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更新了作物生存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作物抗灾能力,用较少的耕地生产了较多的粮食,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为发展特色农业拓宽了空间;四是在梯田建设中,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同时集约化经营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

3.2 加大梯田修建的投资力度,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提高梯田资源利用效益

几十年来,通渭县人民充分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中部旱作农业地区梯田建设的“三苦”精神,进行以梯田建设为主体的农业改造。在注重农田基本建设,开展修建软埂梯田、隔坡梯田、高埂梯田、反坡梯田,全方位地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更注重采取等高线种植、残茬覆盖种植、立茬过冬耕作、少(免)耕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来保护土壤肥力,采取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注重良种选育,为实现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渭县现有梯田 6.09万 hm2、宜修坡地 4万 hm2,要实现全部梯田化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建议在国家战略规划中应将梯田建设列入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资力度。在耕作中充分利用现有先进、实用、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措施,特别是落实好新修梯田深松、培肥、先锋作物选择等配套措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梯田修到哪、产业跟到哪,充分发挥梯田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基础配置地位。

3.3 将梯田建设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大计常抓不懈

“人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要将梯田建设作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大计,置于战略的高度常抓不懈。“仓里有粮,心里不慌”,干旱农村地区稳定解决粮食问题的重点在于兴修梯田,难点在于兴修梯田,出路更在于兴修梯田。在今后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将梯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充分开发现有梯田资源,使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益。

4 结 语

梯田是旱作农业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在今后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兴建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梯田的同时,要围绕解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变以往单纯治理坡耕地的做法,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合理布设配套措施,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梯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上[3]。在生产发展中坚持以梯田为平台,增收为中心,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梯田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以促进农业增产、粮食安全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张尚智.通渭县志——水土保持篇[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239-241.

[2]汪永刚,李志忠,王敦民,等.坚持不懈兴修梯田 改善生态开发产业[J].中国水土保持,2009(8):35-58.

[3]尚桢.加大坡耕地改造力度 为新农村建设构筑基础平台[J].中国水土保持,2007(11):31-33.

S157

C

1000-0941(2011)04-0019-02

李长定(1974-),男,甘肃通渭县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0-05-01

(责任编辑 李杨杨)

猜你喜欢
通渭县坡地梯田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黄土区坡地和坝地土壤电阻率分布特征及应用*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高铁开到家门口(节选)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浅谈坡地建筑设计
幸福我一辈子
梯田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