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定 赖启明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杭州 311106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5例
王建定 赖启明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 杭州 311106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茵陈利胆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主要特点是妊娠期发生皮肤瘙痒和黄疸,可以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突然死胎、死产等,使围产儿的患病率、死亡率升高,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笔者采用熊去氧胆酸片(优思弗)结合中药茵陈利胆汤治疗IC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至少完成1个疗程治疗(10天)的ICP患者70例,无其它妊娠并发症,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孕产检乙肝二对半阴性,其它肝炎系列均为阴性。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平均年龄(24.3± 4.5)岁,发病孕龄(259±15)天。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25.3±3.5)岁,发病孕龄(255±18)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9年《中华妇产科学》的ICP诊断标准[2]①妊娠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诉的主要症状。②总胆汁酸水平、甘胆酸(CG)水平显著升高,最高达正常上限的100倍。其异常早于皮肤症状,成为敏感的诊断指标。③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④可伴轻度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⑤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的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不振等。⑥分娩后皮肤瘙痒、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熊去氧胆酸片(商品名:优思弗,250mg/片),1次500mg,1天2次,口服。中药茵陈利胆汤,组方:茵陈25g,栀子、大黄各8g,黄芪、熟地、丹参各20g,白术、泻泽、金钱草、鸡内金、青黛、地肤子各10g,生甘草6g。1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单用优思弗片治疗,1次500mg,1天2次,口服。
2.2 观察指标 通过瘙痒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改变判定疗效。瘙痒症状评分采用Rabalta制定的瘙痒症状评分标准:无瘙痒0分;偶发瘙痒1分;有症状波动3分;持续瘙痒,日夜无变化为4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1 瘙痒症状改善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瘙痒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由(3.39±08)分下降至(1.05±0.63)分,对照组由(3.49±0.87)分下降至(1.75±0.68)分。两组比较,治疗组瘙痒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血清生化指标改变比较 治疗前两组CG、TBIL、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G、TBIL、ALT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CG、TBIL、ALT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n/例35对照组3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G/(μ g/L)1156.5±36.3 205.2±19.5*△1120.2±34.4 298.5±17.6* TBIL/(μ mol/L)30.2±5.4 17.7±2.5*△29.8±5.5 20.8±3.2* ALT/(U/L)162.5±17.4 45.3±6.7*△161.4±16.5 117.3±9.5*
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危害胎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有关。西医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片,通过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的重吸收,降低胆酸水平。该病属中医“黄疸”范畴,且多为阳黄。病机为妊娠后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致使阴血虚而肝木失去濡养而旺盛,肝旺乘脾,脾失运化,湿从内生,相火旺盛,湿从热化,而成“黄疸”,湿热内蕴,故多见阳黄。治拟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佐以益阴养血安胎。自拟茵陈利胆汤。方中茵陈为君乃清热利湿之要药;栀子、大黄、泽泻、金钱草、鸡内金、青黛、地肤子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止痒;黄芪、熟地、丹参、白术、甘草益阴安胎。本组结果显示,熊去氧胆酸片联合中药治疗ICP效果优于单用熊去氧胆酸片。该病具有复发性与反复性,宜根据孕龄适当提早终止妊娠。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10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3-504.
201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