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宝刚 刘生生
《沈阳晚报》跨地区助学活动开展前后及启示
□ 兰宝刚 刘生生
创刊已26年的《沈阳晚报》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责任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特别是在“专项教育”活动中,以援建四川省苍蒲村小学为契机,开展历时三年的跨地区助学活动,先后六次派出记者20余人次赴大巴山区,帮助当地建成了标准最高的小学,践行社会责任,提升了社会影响。
2009年3月,《沈阳晚报》记者谭德明收到四川省南江县关路乡苍蒲小学教师陈冠全和48名小学生写来的“求助信”,信中说,南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苍蒲村小学地处大巴山深处,海拔位置1200多米,这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山高路陡,部分学生要走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到校学习。学校48名小学生分为四个教学班,只有一名教师,学生们在一间低矮的教室上课。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校舍严重受损,成了危房。孩子们只好在临时帐篷里、挤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上课。为了重建,村里争取了“教育改危”资金2万元,但重建的资金需要22万余元。村民们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数千里之外、村内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沈阳晚报》记者谭德明身上,希望帮助他们重建个新学校。
《沈阳晚报》一贯坚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民生的理念,被当地读者评为“离老百姓最近的报纸”。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沈阳晚报》正在策划系列报道,这封助学信在编采人员中引起震动。为此,编委会专门开会,统一认识:“责任造就公信力”是一种新闻理论创新,更是一个系统性实践课题。我们不能受狭隘的地域限制,要以纪念汶川地震为契机,助学募款,向社会展示媒体责任。
认识变成使命,责任催生行动。找到彰显责任行动的切入点,这使跨地区助学活动得以持续开展。
《沈阳晚报》助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树立起彰显媒体责任的旗帜;一方面唤起大众责任意识,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责任行动。这次跨地区助学策划成为一次动员社会参与、展示《沈阳晚报》责任感与凝聚力的活动,它将更多的爱心人士吸引到援建中来。
为了募集建校款,《沈阳晚报》与辽宁(沈阳)川渝商会和沈阳当代美术联合,开展义卖活动。三天时间里有10余位辽沈地区知名书画家,在义卖现场为捐赠者创作,沈阳日报书画院28位艺术家拿出28幅作品参与义卖。已故鉴赏家、《清明上河图》的发现者杨仁恺先生的弟子,辽宁天一庄书画院院长庄廷伟捐出收藏的杨仁恺先生的6幅书法作品,通过拍卖帮助四川孩子。在这次拍卖活动中,34幅书画作品全部拍出,获得善款18.5万元。
此外,还开辟了“爱心速递”“慈善之声”等新闻专栏,报道爱心典型人物20余人。活动历时6个多月,动员社会捐款22万元,全部援建灾区学校。
2009年9月,地震受损的四川省南江县关路乡苍蒲村小学,举行新校建成典礼。开学典礼前,《沈阳晚报》专程派人驾车,满载着读者捐献的图书、纸笔、校服、书包、文具、排球、篮球等,往返行程8000余公里,横跨12个省市(三个直辖市)、40余个城市,给孩子们送去关爱,这次跨地区助学策划活动圆满结束。
在筹建灾区小学及建成后的几年里,《沈阳晚报》传承延续着责任。使学校成为报社传承责任的“接力棒”,锻炼记者的练兵场。从2009年至今,先后6次派出近20余人次记者赴大巴山采访报道。
2009年初,记者深入苍蒲村考察,并就建校选址、奠基、剪彩等内容,发回20余篇实地采访跟踪报道,先后推出《48个川娃盼“新家”》《听完“川娃”报道,沈阳小娃哭了》《“新家”离孩子们越来越近》等报道,唤起人们的爱心行动。共推出了近40个版面,刊发文章60多篇。《“为了我们的牵挂”——5·12大地震一周年重访灾区》系列报道:《本报记者千里赴川选校址》《48个川娃挤在一间会议室》《苍蒲村唯一教师的7年坚守》《苍蒲小学在村里最好的地上建新校》《让更多孩子飞出大山!》。四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当天,推出16个版的《重建是最好的祭奠》,对建校奠基等内容全方位报道,苍蒲村学校建成后,又推出4个版面的《有爱有希望》,报道记者千里赴川参加剪彩仪式等精彩内容。
2010年、2011年,两次派记者赴大巴山,帮助苍蒲村小学建成阅读室、篮球场等,并再次发动社会捐款,帮助当地贫困学生实现“每天一杯奶”的梦想。这些系列活动与报道以连续性、集中性的特点,形成了“连续报道链”,引起社会关注,为捐款助学活动奠定基础。2011年5月1日至15日,由副总编带队,4名记者再赴四川苍蒲村小学,深入农家开展慰问采访。《沈阳晚报》对此重点报道,刊发了3个图片专版和6篇长篇报道,同时,用社会捐助资金开展“爱心奶”活动,保证当地贫困学生每天早餐吃上牛奶。这些延续性援助活动,不仅改变了当地落后的教育环境,也锻炼记者深入采访的作风,有效遏制虚假新闻,为今后新闻报道打下坚实根基。
□ 大巴山孩子。(作者供图)
跨地区助学活动是《沈阳晚报》“专项教育”见实效的行动之一,也成为一种媒体文化,提升、弘扬着《沈阳晚报》文化扶贫、智力投资的责任理念。
《沈阳晚报》将大巴山助学活动进行专题报告后,在编采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2010年春节期间,将援建苍蒲村小学的8名老师和学生请到报社,与员工共度春节时,让员工感到震撼,感受到责任。在随后组织的赴大巴山采访活动中,记者踊跃报名参加。同时,这次跨地区采访报道对记者也是历练,提升了记者在外地现场采访的经验。记者刘强曾三次赴大巴山采访,每次都深有感受地说:经历了贫困,所以有工作动力,有责任意识。今年再次赴苍蒲村小学前,他采写了数篇报道引起社会关注,众人捐款建立“爱心奶”助贫项目,帮助当地贫困学生解决早餐困难。这些举动为打造报社的文化品位,为责任媒体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沈阳晚报》跨地区援建助学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已有近10家媒体报道此事。《新民晚报》称:“这是国内媒体实现跨区域智力扶贫的一次尝试”。《沈阳晚报》摄影部主任刘生生因全程参与这此次活动,被《中国新闻出版报》授予首批“中国阳光记者”称号。刘生生将援建苍蒲村小学拍摄的照片举办了专题摄影展,深深感动着参观者。
(作者分别是《沈阳晚报》总编辑、副总编辑)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