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碳减排战略的区域分工

2011-01-30 09:27姜晓慧曲亮
浙江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省份区域目标

文/姜晓慧曲亮

解读中国碳减排战略的区域分工

文/姜晓慧曲亮

应该站在更为立体的视角,对浙江省碳减排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不能单纯追求数量目标的实现,而应考虑目标背后的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最终形成的区域自组织形态

当 前全球经济与气候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流经济学将减排问题归结为全球气候变暖协议中的政策工具设计议题,关键在于通过有力的激励机制保障减排的顺利实施,但如何将减排任务分解到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就显得较为困难。

目标分解的三种模式

国内外的经济学者对于不同国家在全球碳减排问题上的责任划分进行了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基于公平性原则,考察各个参与碳交易市场的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边际成本等于边界收益,进而达到经济学的效率最优。决定一个二氧化碳减排边际成本和收益的因素概括而言就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的最终消费量。现实中,最终消费量的可观测指标往往被理解为GDP或人口,其含义在于生产越多、消费越多则碳排放越多,应该承担的减排任务就越大。据此测算,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将成为减排重点,就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应该能够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

但是以GDP和人口为依据进行的减排任务省级分解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究其原因有两个层面。就单个省份而言,其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生产和消费并非自给自足,本省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大都被其他区域所消费,GDP较高的省份都位于沿海的东部地区,制造业发达,生产技术和劳动水平都相对较高,技术升级的难度较大,减排潜力有限;而生产效率相对落后,产业结构有待提升的江西、云南、贵州等省的减排任务却很低。就另一个层面而言,将碳减排任务分解到省的层面,必然会引发省级之间的竞争,导致发达省份在全面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将高碳排产业迁移到减排责任较轻的省份以完成减排目标,或者干脆以牺牲GDP的方式,通过停产、限产等极端手段保证减排目标的实现,这些无疑是不利于全国减排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如何对减排目标进行有效分解,现有的理论依据还略显匮乏。

笔者认为,将国家的碳减排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区域加以实现,可行的理论依据在于将具体目标建立在一个将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在一起的有机区域系统中,这个系统要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并且比重合理,大型和中型城市布局均衡,区域内部贸易流通顺畅,能够基本形成一个区域自组织能源循环系统,完成碳减排所真正凭借的经济结构优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善。具体可以通过“经线整合”、“纬线整合”与“都市圈整合”三种模式加以实现。

“经线整合”是我国梯度区位战略发展的延续,是当前碳减排的主流思想。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地区,通过集群升级带来的产业链提升以及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将会极大地提高该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减排目标。另一方面,东部也是人口集聚区,通过优化城市布局,推进低碳生活方式,也可以在消费环节达到碳减排目标。以山东、河南、山西等省为主体的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GDP中资源类产品的比重较大,其消费主要是由其他省份的工业消化吸收的,减排的潜力主要集中在非矿山开采类的工业领域和生活消费领域。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减排压力较小,要防止碳强度高的产业过度迁入。

“纬线整合”是立足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同提出的更为深入的思考。以纬度将全国划分为北中南三个产业带,实施区域内部统筹发展。以环渤海产业带为龙头,河北、山西为腹地,新疆、青海为后部,形成北部区域;以长三角为龙头,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武汉为腹地,重庆、四川、西藏为后部,形成中部区域;以珠三角、港澳为龙头,以广西为腹地,云贵为后部,形成南部区域,上述三个大区划可以兼顾产业的协调与发展,有效地实施碳减排计划。在“纬线整合”过程中,围绕碳减排目标,龙头区域的部分产业可以迁移到中部区域,中部区域的部分产业也可以链入龙头区域的产业环节,形成内部产业循环,而后部省份的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广泛的植被覆盖则使其定位为二氧化碳的吸收区域,提供正的外部性效应。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涉及到众多省份,要将碳减排落到操作层面,除了战略层面的区域协调外,还可以立足小区域的都市圈划分明确具体的任务,便于区域之间的协调。对此,国家先后确立了川渝、京津冀等10大都市圈,既可以作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的试点,也可以成为大区域碳减排的协调机构,确保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浙江的角色定位

基于上述对中国碳减排模式的思考,可以发现,浙江省在三种区域分工中所承载的责任是不同的,减排对应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具有很大差别,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产业升级与产业迁移的关系。

作为东南沿海的经济核心力量之一,浙江经济面对碳减排战略的挑战远大于机遇。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中小企业为特征的经济结构难以承受减排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因而产业升级艰难前行。在“经线”的减排区域分工下,对比江苏、天津和广东等省,浙江要同样承担起技术转型导向的减排战略,单个企业的规模限制导致其优势并不显著,但是“块状经济”的集群优势将发挥巨大作用,在不考虑产业迁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前提下,发挥地方政府的导向作用,构建区域减排技术平台,形成“块状经济减排单元”将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另一方面,利用块状经济进行小区块减排提升必然带来浙江经济内部的“洗牌”,部分受土地、资本以及人才制约较严重的企业被迫外迁,“迁移中升级”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有力举措。这既包括了在区域内部通过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建设,将城镇中的企业进行集约化规划发展,也必然包括通过“走出去”战略,将产业迁移到中部省份乃至国外,即符合“纬线”发展战略设想。其中,有两个关键环节需要把握:迁移与升级必须结合开展,并非单纯的产业输出;二是要认识到西部地区在碳吸收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东中西三个区块的产业互补,不能用简单资源补偿的心态破坏环境,转移高碳排产业。

在经纬的空间布局下,实际上更微观的环节中同样具备区域协调减排的分析框架。作为能源消耗较为集中的城市,通过城市圈的协调发展,完善交通布局以及人口分布,有效规划产业,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减排能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平台的衔接,降低重复建设水平,才能真正现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博弈下的均衡再造

中国碳减排不仅仅是中国作为大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的义举,更是我们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良好契机,然而其实现却有赖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就浙江省层面而言,这个结论不仅成立,而且同样重要。我国地方政府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地方机构,更是区域经济的规划者和实施者。纵观中国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间枢纽组织,其自身已经逐步具有了越来越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面对中国的碳减排问题更是如此。区域内部的产业竞争已经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地方政府的政策主张上。为了降低减排所对应的产业转型成本,地方政府会采取产业外迁的策略,或者为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减排任务,地方政府会采用限产、停产的方式实现目标,加之部分省份之间产业结构雷同,地方政府会采用观望策略,最大限度保障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碳减排目标需要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发展,但这种协调不是单纯的计划实施与行政管制,而是立足于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博弈。在以往的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已经在区域协调和分工过程中形成了动态的均衡态势,不同省份在国内外的产业结构分工中担当了不同的角色,在三大产业和行业分布中形成了较有竞争优势的结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给全球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一轮新的博弈又即将展开,如何围绕经、纬和都市圈完成大区域范畴的产业优化和发展,将更多依赖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规划衔接,以及城市发展模式的协调。

总之,应该站在更为立体的视角,对浙江省碳减排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不能单纯追求数量目标的实现,而应考虑目标背后的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最终形成的区域自组织形态。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猜你喜欢
省份区域目标
分割区域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区域发展篇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区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