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鹰
差异化构建浙江创新服务平台
文/郭鹰
浙江已建设了7个创新基础条件平台、25个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和21个区域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创新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主要包括基础条件服务平台、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截至2010年底,浙江已启动建设了7个创新基础条件平台、25个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和21个区域创新服务平台。但是,除了特征鲜明的条件平台外,行业与区域的创新服务平台趋同化倾向明显。
按总体架构的初衷,行业平台与区域平台的定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行业平台的定位是指结合浙江省高新技术发展,结合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需要的专业创新服务平台,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等,该类平台的建设经费由政府和平台建设参加单位共同投入,目的是根据省内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由若干家具有明显科技优势的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科技创新载体,提供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并开展从科研到产业化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而区域平台的定位是结合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经费以地方和企业投入为主,省财政适当补贴,主要针对浙江省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块状经济中的区域创新服务中心、龙头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为基础,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如现代纺织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
按上述功能定位的分工,行业平台的服务对象应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而区域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两者的创新行为特点差异主要表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目的以核心技术突破为主,创新形式主要表现为以导致技术、产业革命、取代现有产品和工艺的基本技术创新,创新内容以开发新产品为代表的产品创新为主,创新的不确定性较高;而传统产业的创新以降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为主,创新形式主要表现为在基本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技术轨道下进行的渐进技术创新,创新内容以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改进)的生产方法为代表的过程创新为主,创新的不确定性较低。
根据创新服务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性,行业平台和区域平台应体现不同的特征。在行业平台与区域平台的管理上,要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关注两者定位的差异性,使全省创新服务平台整体构架体系的脉络更加清晰,这样才能既有助于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而行业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应以促进产品创新和基本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为主,由于其自我发展机制尚不成熟,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应以促进过程创新、渐进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为主,同时积极探索新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其自我发展机制较成熟,在投入上可以多渠道进行筹集。在平台的组织模式上,行业平台建议以“虚拟组织”为主,区域平台建议以“实体组织”为主。“实体组织”有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如以绍兴轻纺科技中心为牵头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参加,成立了实体组织“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二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法人单位。如以浙江大学为牵头单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资产权属不变的前题下,组建了一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由个人出资的股份制公司,专门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科技中介服务。三是由人事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如“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建立了平台运作实体组织“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相对于“实体组织”而言,“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如由浙江工业大学、省医科院等共同建设的“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属于“虚拟组织”形式。
(供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