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芳舟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浙江 宁波 315010)
四明大药房创办历史悠久,既是宁波地区开办最早的西药店之一,又是宁波屈指可数的中华老字号和浙江老字号称号获得者。在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市场,四明大药房靠什么立足市场,又靠什么长足发展,终于铸就金子品牌和药界常青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清代中后期尤其是五口通商以来,宁波充分发挥港口运输优势,成为南北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当年药行街上中药铺林立即是一例。但是到了民国以后,受上海经济地位崛起、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和本地交通阻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药业渐趋于没落。民国《鄞县通志》曾对宁波药业营业状况作了记载,“药业虽有川货居奇,而去路滞钝,仅获微利”①(1927年)、“药材业得交通恢复稍获余润”②(1928年)、“药材业平平”③(1929年)。这主要指的是中药材的营业情况,可见那时的中药材生意欠佳。
西药房进入宁波城则相对较晚,最早传入我市境内是在1870年,药房名屈臣氏,由粤籍教徒所设。后来,西医诊所次第开设,使甬城市民认识到一种起效迅速、服用方便的舶来品西药,受到他们的欢迎。开设西药铺可谓商机无限,潜在的利润空间巨大,引起甬上相关人士浓厚的开办兴趣。至1934年,宁波共有西药房16家,且家家生意不错,都有所盈余。④
根据资料显示,清朝末年时期甬上开设有一家名为四明大药房的商号,店址设在江北岸洋船街口一坐西向东的洋房内,聘请有中西名医诊治,选用上等药材制作急救霍乱夺命平安汁、万应痢疾丸、卫生八宝丸等各种药丹、药水。该药房以狮象为店牌记号,楼上附设有照相馆。⑤此四明大药房系何人创办、何时关停转让,无从考证。考虑到四明大药房的前身四明药局创办人孙义瑞生于1900年左右(下有考证),不可能参与创办这家“四明大药房”。因此,这家“四明大药房”非后来的四明大药房,二者没有前后继承关系,只是店名巧合而已。
四明大药房前身是四明药局,又称“四明志记药局”,关于它的创办时间流传有多种说法。例如《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四明药房》一文认为是在1930年⑥,《中华老字号》和《宁波名店百家》均沿袭此说法⑦,持这种说法的占了较大一部分;《宁波词典》、《中国市场概览》认为是在1929年⑧;《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认为是在1927年⑨;《宁波市志》、《宁波帮大辞典》则定在1924年⑩,持这一观点的也有一小部分。
其实,以上诸说均不符合史实。据笔者发现,早在1924年2月23日四明药局就通过宁波《时事公报副刊》对外发布通告,广告药局代理的中外药品和自己特制药品的消息。由此可知,1924年2月时四明药局就已正式对外公开营业,且小有规模。那具体的首创时间在什么时候呢?综合药局试营业、广告投放滞后等因素考虑,我们暂将药局的创办时间稍往前推,定在1923年底、1924年初这个样子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四明大药房在发展历程中,还使用过四明药房、红卫医药店、四明医药店等名称。为便于行文,下文统称“四明大药房”或“四明”。由于史料的缺乏,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初步厘定其店名变化大致如下:四明(志记)药局(1923年底、1924年初)→四明药房(1930年冬)→四明大药房(至迟在1931年4月)→红卫医药店(“文革”期间)→四明医药店(1976年)→四明大药房(1988年1月1日)。笔者发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时候,四明大药房曾与四明药房相混称,同一版广告中既有称四明药房,也有称四明大药房的。
民国时期,沪甬两地的宁波商人多在商号、机构、团体前冠以“四明”二字,如四明公所、四明会馆、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四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四明”是宁波的古称,作为一种文化标记,犹如今日的“天一”。四明大药房中的“四明”既有源于宁波这个地理概念,更取狮子吼鸣(四明是“狮鸣”的谐音)、振兴中华民族的意思,这在四明早期药品商标和20世纪90年代的店牌中看得出来。如今使用的蓝黄相间的四明大药房招牌是2001年设计的,那只正在嘶鸣的狮子头像已经成为四明的重要品牌符号。
因为城市拆迁、马路改造和业务拓展需要等因素,四明店址(总店)曾辗转多地,先后有崔衙街(1923年底、1924年初)→东门口(1930年冬)→东大路(至迟在1935年3月)→中山东路29号(至迟在1951年)→中山东路51号(1975年)→中山东路140号(旧址在今新世界百货海曙店马路正对面,1976年)→县学街22号城隍庙大殿内(2001年6月)→镇明路633号(2006年12月)。崔衙街今不存,位置在今车轿街和东渡路之间,并与东渡路平行,又名崔衙前。中山东路海曙段原名东大路,1946年改成中山东路。“文革”时,改称“东方红大街”。1981年复名中山东路。1978至1983年,改造拆迁南侧街房。上面显示,四明在中山路上的地址曾有多次更换,笔者怀疑这与地名部门重新核发路牌号有关,实际店址并未如上面说的那样搬迁频繁。解放前,四明也有短期搬迁,1936年时即有一次,搬迁的原因是“东大路一带业已奉令拆让房屋,以便改筑路面。敝药房门市部暂迁东门口小江桥,即前双凤翔鞋店旧址照常营业。”11月25日,药房重又迁入东大路原址新厦开始营业。
四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因此它的发展步履格外沉重。1937年抗战爆发,宁波市区受到日本敌机威胁。为了安全起见,范文蔚将店内大部分物资移藏至南门外及方桥二处。1939年春,将四明大部分资金转移至金华四牌楼,筹集资本六万元开设分号。1941年宁波沦陷前夕,将四明贵重物资转运至奉化某山中,店内剩余物品则惨遭抢劫一空。同年夏天,时局稍见好转后,再将物资经宁海转移至金华,并改名“浙东药房”。通过宁波中转站,将药品源源不断输往金华,使金华店获利丰厚。是年冬,将宁波四明药房的房屋买下,以保存实力,作今后恢复打算。1942年春,金华亦遭沦陷,遂辗转福建,在浦城设临时营业处,在南平设立分店名“浙闽药房”。1943年冬,南平分店关闭,改设江山分店。1944年冬,宁波四明总店召开董、监事临时会议,宣告暂时结束四明,仅在东边一小间设一小药房,名四明文记药房,大部分房子则租与丹凤银楼。
抗战胜利后,先后将浦城、江山二店关停,重心转至宁波总店。1946年6月10日正式复业。1951年,四明大药房完成私营企业改造。当时四明药房共有股份4800股,资本金6亿元,其中范文蔚有215股,出资额2687.5万元,王文翰的股数为387股。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1976年,市医药公司大厦落成,一楼12开间作为四明的门市部对外营业。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下,四明大药房善于解放思想,屡屡重拳出击。1999年12月8日,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成为甬城首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此举标志着四明走上了事业发展的新道路。2000年8月21日,成为我国第一批41家药品零售跨省连锁试点企业之一。四明善于借力发力,开创事业新局面。2001年10月,引入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并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金由1000余万元增至2380万元,第二年即以101家的门店数位居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第35位(1999年12月四明连锁店才13家),实现利润116万余元。2004年10月,改由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翌年,以浙江省最高的9000万元销售额居“2005中国连锁药店百强榜”第58位,从此驶上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四明秉承“诚信无价、四明无暇”的经营理念,坚持“四明相伴、健康永远”的服务精髓,继续发扬该店的优良传统,诸如代客煎药等,还与时俱进的树起平价药房大旗、健康咨询进社区、义工志愿者活动等,便民服务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2006年底,四明将总店从城隍庙迁至鼓楼城门前的镇明路,与升阳泰、天胜照相馆、东福园饭店、正章、翰墨林等老字号相距仅数十米远,构成甬城最为密集的老字号区块,名牌字号的集聚效应明显。四明现有连锁门店70余家,遍布宁波城乡,还深入超市、社区、学校,甚至走出甬城,进驻舟山海岛,成为饮誉浙东的药界老字号。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四明大药房相继取得了一系列荣誉。1997年7月12日,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20家“全国文明示范药店”之一;2001年8月,通过国家首批、浙江省唯一医药零售连锁店企业GSP认证;2002年4月,被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授予浙江省第六届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十佳连锁商业企业;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和价格诚信先进单位;2008年10月,被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为首批“浙江老字号”;2009年5月8日,海曙区人民政府公布四明大药房为海曙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2011年3月,被商务部评定为第二批“中华老字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使四明大药房这块金字招牌在新时代下锃锃发亮。
四明大药房的开办、发展和兴隆与两个人密不可分,他们就是孙义瑞和范文蔚。
孙义瑞(?-1929),即孙志吕,奉化人,1921年6月毕业于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药科专业,四明大药房前身四明药局的缔造者。因孙义瑞和稍后将提到的范文蔚系同学,那么孙出生时间应该在1900年左右。尽管当时的四明药局所处地段不甚理想,但在孙义瑞的苦心经营之下,营业发展有条不紊。令人遗憾的是,孙义瑞英年早逝,抛下了“初生儿”四明药局。正当四明药局面临歇业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四明大药房甚至甬上西医史上的关键人物,此人就是孙义瑞的同窗好友范文蔚。
范文蔚(1900-?),又作范文尉,奉化西圃人,医校毕业后任鄞南方桥公益医院调剂员,任期半年。1922年任浙江医药专门学校助教两年,后在该校附设的诊所做了三年调剂员。1927年3月起,在南京陆军病院任药局主任。1928年3月,任徐州野战卫生处材料仓库分库主任。三个月后,改任杭州传染病院药主任,任期半年。1929年3月起,任宁波市卫生实验所技师;6月,接办四明;同年10月,辞去宁波市卫生实验所技师一职。20世纪30年代,曾任鄞奉公益医院董事,并在家乡创办龙溪小学,供族内子弟入读。当年促成范文蔚接盘四明的人是范的同学、浙江陆军医院院长孙赛甫。
范文蔚接盘四明,此举被看作是四明大药房事业大展宏图的关键一步。因为范系专业药师出身,接受过良好教育,既懂医药业务,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由他出任经理实乃不二人选。他主动出击,将欧亚、华明等经营不善的药房盘进,并改名“四明药房”。还将药房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交往网络,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到孙赛甫、周师洛(杭州民生药厂创始人)、张银棠(上海西药巨商)、史致富以及同乡、同学、同行张辅坛(奉化人,奉化公立医院药局主任)、孙章庆(奉化人)、任守余(奉化人)、周静康(镇海人)、周用康、(胡坤祥,柴桥芦江医院院长)等人出资入股四明,将公司日益发展壮大。此外,他还聘请拥有权势的王文翰(恕房)兼任四明董事长一职,由王开设的诊所自然来四明处配药,后来抗战爆发后,第三战区司令部的医药生意也由他介绍给四明。王后来任浙江省公路局局长,凡四明运输的药品都可方便通行。范文蔚的大批同学开设有诊所,或在医院谋职,经他们介绍过来的生意也较多。范文蔚依靠自己过硬的专业学识和人际关系亦获人赏识,时任宁波市市长的罗惠侨邀请他兼任卫生试验所所长,王文翰也请他兼仁济医院药局主任一职。
范文蔚将四明店址迁至人流量川流不息的东门口,成为奠定日后成功的重要举措。原来的崔衙街虽然距离三江口不太远,但毕竟稍显冷僻,人流量远不及东门口等繁华地段。而当时的东门口西药铺开设极少,留下的市场空白很大,至1932年时西药房也只不过两家,而其中一家还是四明。所以说,范文蔚具有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和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既抢占了西药市场份额,同时又避开同行竞争激烈的地段,可谓令人佩服。
在范文蔚筹划下,四明生意发展快速,击败中日、华英、华通、五洲等西药房,营业额长期位居全市西药业之首,坐上了宁波西药业的头把交椅。这可从下面两组数字中看出来,1941年6月,四明资本额10万元,职工数14人。当时全市西药业公会会员共有25户,总资金31.62万元,店员139人,四明的资本额占了全市将近三分之一。1987年,四明资本额为11.65万元,营业额195.26万元,职工数32人。当时老城区专业西药房有四明、新华、国光、新亚四家,总资金18.83万元,职工57人,年销售额326.77万元。四明的资本和营业额遥遥领先,优势十分为明显。
(一)自制及代售(理)药品种类齐全,以经营西药业见长。四明是宁波西药史上资格最老的药号之一,主要经营各种药品、药材、医疗器械、玻璃仪器、化学试剂批发和零售等业务。它自主研制的药品不少,据说有55种。笔者根据四明发布在民国时期的宁波报刊以及相关资料中辑录出 29种药品。此外,尚有代理、经理、经销上海信谊药厂、杭州民生药厂、宁波家庭制药社及瑞士、日本、法国等多家洋行的药品27种(不含经理的德国先灵洋行、瑞士哈夫门、罗氏洋行、瑞士汽巴药厂、日本新药社等药品),详见下表《解放前四明大药房所售药品》。从此表可以看出,广告中的四明特制药品与代理(售)药基本相当,足见它的药品研制能力不同一般。
20世纪30年代,各传统行业大都趋向衰退,唯独西药业反而逆势增长。据统计,1933年宁波共进口西药约60余万元,其中要数鱼肝油销路最好。而当时四明大药房的一个拳头产品就是作为滋补药的老少牌麦精鱼肝油,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使四明能在西药业稳稳站牢脚跟。四明的经营优势是西药品种齐全,这远非其他药房所能匹敌,例如当时各档麻醉药品只能去四明方可配到。难怪宁波人在二十世纪初流传有这么一句顺口溜:“一言堂百货多,严康懋钞票多,三法卿木器多,四明药房药片多,五芳斋点心多。”四明的利润一直名列我市西药业前茅,1935年时因币值改革导致原料涨价,四明当年盈利达五千余元,而当时的华通才两千元,其余则更少。四明的西药业龙头地位无人能够撼动。
(二)采用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招徕大批顾客。四明是一家由专家负责经营的药房,对药房和员工采取相对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作为一家股份公司,四明每年年底分红时都是发放三分之二的现金和三分之一的股票,这样上至店经理,下至学徒,都油然而生一种与四明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表1 解放前四明大药房所售药品
湿气药 四明自制药 《时事公报副刊》1924-02-23第1版普通及改性(有毒)火酒上海美龙香料药品公司委托宁波四明大药房为旧宁属区及新昌、嵊县、余姚、宁海特约经理《时事公报》1936-06-09第4版润肤水 四明自制药 《时事公报副刊》1924-02-23第1版 双刀牌臭药水 防疫用。四明大药房宁波经理《市情日刊》1936-07-22第2版牙痛水 四明自制药 《时事公报副刊》1924-02-23第1版三花牌爽身粉、扑身粉上海三花公司出品,宁波四明药房经理《时事公报》1937-06-30快口止血药 四明自制药 《时事公报副刊》1924-02-23第1版 臭药水 辟秽防疫 《时事公报》1938-08-30第1版百灵露四明药局特制,治花柳梅毒等疾病,有“灭毒大王”之称。大瓶每瓶一元、每打十元,小瓶每瓶五角、每打五元《宁波民国日报》1927-06-01 乐的能消杀白浊菌。上海新星西药行经理。四明药房宁波总经理《宁波民国日报》1938-12-13第1版疳积散四明药局特制,用于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膨胀等症,按小儿年岁分成三种药剂量,有效解决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售价为三岁以下者洋一角,五岁以下者一角半,十岁以下者二角《四明日报附刊》1928-10-17康福多液剂、糖衣装片剂系上海正德大药厂发行的滋补品。四明药房宁波总经理《宁波民国日报》1939-04-28第4版洛阳膏 又名六样膏。四明大药房监制皮肤药膏《市情日刊》1934-02-25消治龙(THIAZON)信谊化学制药厂发行的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药品,四明药房宁波经理《时事公报》1946-12-02第4版四明白松糖浆 四明药房出品发行。每瓶四角《新慈溪报》1935-03-09第3版 食母生系信谊化学制药厂发行的酿酵母及维他命制剂。四明药房宁波经理《时事公报》1946-12-07第4版冻疮灵 大瓶二角、小瓶一角。四明药房出品发行《新慈溪报》1935-03-09第3版维他赐保命(VITA-SPERMIN)系信谊化学制药厂发行的天然治疗强壮剂。四明药房宁波经理《时事公报》1946-12-13第4版四明十滴水 四明自制夏令用药 《时事公报》1937-07-03第4版配尼西灵(PENICILLIN)分注射剂、片剂、药膏、口含锭剂、眼药膏。美国开而科化学公司制造、信谊药厂发行、四明药房宁波经理《时事公报》1946-12-14第4版四明樟脑白兰地 四明自制夏令用药 《时事公报》1937-07-03第4版 董氏秘制发背膏去肿消毒,化腐生肌。四明药房代售《时事公报》1947-06-10第4版四明哥啰颠 又称复方氯仿酊,四明自制夏令用药《时事公报》1937-07-03第4版 龙虎人丹 上海中华制药公司出品,四明药房宁波经理《宁波日报》1947-06-23第4版四明治癣水 四明自制治疗皮癣 《时事公报》1937-07-03第4版 龙虎眼药 上海中华制药公司出品,四明药房宁波经理《宁波日报》1947-06-23第4版老少牌麦精鱼肝油四明自制滋补药 《时事公报》1938-08-30第1版 保健钙 华达药厂出品,四明药房宁波总经理《宁波日报》1947-10-02第1版胃圣 胃病药。宁波四明药房监制 《宁波日报》1947-07-13第4版 妙特灵 “药水去湿止痒,药膏拔毒收功。”《时事公报》1948-05-21第4版四明头痛粉(HEADACHEPOWDER)四明自制药。商标为一狮作吼鸣状《宁波日报》1947-07-17第4版 一轻松 通便药 《时事公报》1948-05-21第4版四明敌敌涕(DDT) 四明自制杀虫药 《宁波日报》1947-07-23第4版 深得吾心 多种维他命小牛肝精综合剂《时事公报》1948-05-21第4版狐臭水 四明大药房自制外用药《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38页 百痛宁 镇痛药 《时事公报》1948-05-21第4版避蚊水 四明大药房自制外用药《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38页 新乐的能 诊疗白带和淋病 《时事公报》1948-05-21第4版婴儿宝塔糖 四明大药房自制药 《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38页 安嗽露 化痰止咳药。四明药房宁属总经理《宁波日报1949-04-05第4版果子露 四明大药房自制夏令药品《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38页 疯敌 宁波家庭制药社出品。四明经理《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139页花露水 四明大药房自制夏令药品《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38页 艾罗补脑汁 中法大药房出品,四明经理 报刊名不详
四明十分注重店员的培养,每一个进入四明的学徒,先要轮流做包装、站柜、进货、跑街送货、调剂配药、出纳会计等工作。药房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安排固定工作。当时四明职工、学徒的薪资和待遇在西药业中是最高的,这有利于留住人才。四明不但能留住人才,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店里学习氛围浓厚,每周有两个晚上进行专业培训和外语补习,由范文蔚等人亲自授课。药房还替考查合格的职工向卫生部申请药剂生执照。学徒工在业余时间还可以免费观看电影、学骑自行车等。以上管理措施使职工切身感受到四明重视人才,在四明从事工作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所做的工作也富有前途。四明培养的一批学徒,日后大都成为合格的医药管理人员。
以客人为主,也就是以病人、客户为本。四明派出的跑街上门联系洽谈业务,都是有针对性的,他们大多被安排联系自己户籍所在地的营业放账收款,这样人地两熟,便于开展工作。四明因为规模大,一次性进货数量多,所以可以争取到比其他店家更低的进价,这便于廉价销售,给予老百姓实惠。四明还急病人之所急,主动上门接方配药和通过邮局办理购药事宜,这种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使群众看病服药大为便利,深得百姓称道。
(三)广告投放力度大,名牌产品深入人心。寿全斋、冯存仁、四明大药房等老字号代表着我市历史悠久的医药文化,前两者主要从事中药材经营,四明则把重点放在西医行业。甬城老百姓流传有中医找寿全斋,西医找四明之类的说法。
口碑的流传自然有四明所售药品疗效上佳的原因,使病友之间彼此相告,更有长年来在甬上各大报刊登载广告所起的作用。每逢疫苗推出、防疫季节到来、西药新品、自制秘方出来后,四明必要大作特作广告。四明的敌敌涕(DDT)药从1947年7月11日至1948年8月12日间,每隔数日在《宁波日报》上密集刊登广告。有些名牌产品推出的广告,时间跨度更是长达十数年。如四明头痛粉早期在《时事公报》刊登广告,后转至《宁波日报》继续刊出。这期间虽然中途有停顿,但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多。四明的鱼肝油至今仍被市内老妪知晓,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市场认可度高的响当当老牌子,这和当年的市场推广和广告投放是分不开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四明也会与药品制造商联合开展促销活动,如购“特制乐的能”药一盒,即可获赠精美日历一组等。
四明的药品广告设计制作精美,使人过目难忘。这和药房聘请的专业广告设计师汤雪帆有关。由汤设计制作的四明药品橱窗的活动广告,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发挥了广而告之的作用。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四明广告中,有多则配有图片,如头痛粉广告中有一小丑站在人头上重重的挥锤,借此描写头痛难忍的状态,使人印象深刻。四明还编写有一部《四明良药集》,向医院、诊所、机关、学校等单位分发赠送,交代日常用药方面的知识。这些多样化的宣传手段,虚实结合,带动了四明药品销售量节节攀升。
四明大药房对自己所售名牌药品的声誉十分爱惜。抗战初期,上海至宁波的航运受阻,加上气候和战争的关系,甬地防疫药品十滴水供应紧张。四明在成本增加的压力下,争取到一批货源后并未趁机哄抬价格。通过售卖十滴水这件事,折射出四明道义方面的光彩,也使十滴水这一产品深入人心,成为当年宁波百姓夏季必备的防疫药品。
(四)利用国人抵制洋货、争夺利权的舆论契机,发展壮大民族产业。西药房在抵制洋货浪潮中往往容易受到打击,这主要是因为西药大多来自东、西洋进口,属于当时抵制的对象。据记载,宁波西药业起先仅三数家,1932年时“逐渐添设十余家。自抗日抵货后颇受影响”。这里的“抗日”是指国人反对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这种来自舆论的巨大压力,迫使一些从事西药买卖的商家摆明态度。四明在这一点上颇能积极主动,早些年前就已愤然喊出挽救民族利权的口号,“昨接吾友来信,始知我友发明救人苗浆,喜甚喜甚。观其来货完全与德货无二,其效必超过外货,盖其期近,且试之其免疫性甚盛。凡我爱国志士、同胞、善士尽来购试,以免利权外溢也。”买四明药就是爱国,四明充分利用了全市人民抵制洋货这一舆论契机。当然,这不仅是商家追逐利润的考虑,更是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使然,使市民对其颇增好感。此外,四明喊出“免利权外溢”口号是有雄厚基础的,它创制的五十余种药品和代理(售)的大多数国产药品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为争取民族利益、抵制外国药品的市场垄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注释:
①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第二册,第86页。
②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第二册,第87页。
③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第二册,第87页。
④民国《鄞县通志》“食货志”第二册,第93页。
⑤《四明日报》1910-05-25。
⑥钟禅初述、顾祖德撰:《四明药房》,政协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宁波文史资料》第六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37页。
⑦张庶平、张之君主编:《中华老字号》第三册,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352页;张星棣主编:《宁波名店百家》,宁波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第145页。
⑧编委会编:《宁波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198页;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物价司编:《中国市场概览》,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第575页。
⑨傅立民、贺名仑主编:《中国商业文化大辞典》,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第1745页。
⑩俞福海主编:《宁波市志》,中华书局1995年10月第一版,第1451页;金普森、孙善根主编:《宁波帮大辞典》,宁波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