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娣
辽宁省开原市中医医院西医内科,辽宁开原 1123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也不断上升。高血压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意义。
根据WHO1999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判为高血压。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其中,男89例,女47例;平均年龄46.72岁。健康对照组105例,为常规体检人员,其中,男68例,女37例;平均年龄48.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排除肝肾疾病、肿瘤、严重的感染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2.1 标本收集 所有病例均入院后第2天空腹采取静脉血,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微粒子酶免(MEIA)分析测定。正常血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6.25~15.00 μmol/L,高于此值称为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2 颈动脉斑块测定标准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直径动脉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的厚度。其测定方法为:超声下检查距颈总动脉膨大1 cm处,纵切颈总动脉断面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后壁两条平行亮线之间的距离,内侧亮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侧亮线为中外膜的分界线。
1.2.3 颈动脉异常的判定标准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将IMT增厚定义为颈动脉系统任一点IMT≥0.09 cm;颈动脉粥样斑块定义为IMT>0.11 cm。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为62.50%。对照组为43.81%,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n(%)]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15±6.97)μmol/L高于对照组(10.35±5.8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
Hcy是一种从蛋氨酸代谢衍生的含巯基氨基酸,近年Bushnell等[1]研究进一步证实Hcy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除遗传因素、维生素B族缺乏外,性别、种族、药物都可以导致高半胱氨酸血症[2]。我们研究表明高半胱氨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相同[3]。
颈动脉斑块增厚是一种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4],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5]。目前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方法主要有颈动脉超声、超高速CT和多排螺旋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创伤性检查包括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和血管内镜等,临床上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可靠标志[6]。
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动脉壁内膜是最早累及部位,当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新鲜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内含大量脂质,并被一薄层纤维膜覆盖,在血流切应力下很容易破溃形成溃疡,溃疡表面血栓形成或斑块出血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或发生栓子脱落形成栓塞。
根据本组资料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颈动脉斑块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尽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危险斑块,及时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尽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者有效地调整生活方式,有可能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避免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Bushnell CD,Goldstein LB.Homocysteine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Neurology,2002,59(10):1541-1546.
[2]Hankey GJ,Eikeboom JW.Homocysteine and vascular disease[J].Lancet,1999,354(9176):407-413.
[3]郭健,肖飞,唐志敏.高效液和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4):217-219.
[4]Rosa EM,Kramer C,Castro I.Association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sis and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measured on ultrasonography [J].Arq Bras Cardiol,2003,80(6):589-592.
[5]Tsivgoulis G,Vemmos K,Papamichael C,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the risk of stroke recurrence [J].Stroke,2006,37(7):1913-1916.
[6]Crouse JR,Toole JF,McKinney WM,et al.Risk factors for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y atherosclerosis[J].Stroke,1987,18(6):99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