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兴 陈长法 陈 欣 张治宇 张云霞
我国植物源性饲料出口企业应再次警惕三聚氰胺污染
庞国兴 陈长法 陈 欣 张治宇 张云霞
2009年12月以来,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多次卷土重来,部分未销毁“毒奶粉”可能向饲料行业低价抛销,人为向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污染风险增大,此外通过实验发现饲料原料中夹杂的塑料编织袋和尼龙纤维中也含有三聚氰胺,存在三聚氰胺无意污染的可能性,因此,我国饲料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并积极应对,防止三聚氰胺在我国饲料行业中死灰复燃。
饲料;三聚氰胺;污染
饲料作为动物的食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畜产品的安全性。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不仅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目前世界各国已经高度重视饲料的安全问题。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受污染”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我国极少数不法企业为了使出口植物源性饲料的蛋白含量达到合同要求而在出口饲料中违法添加了三聚氰胺,该事件导致美国对我国出口所有的商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然而自2009年12月以来,卫生部又多次通报并查处了多起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卷土重来,而这些“有毒奶粉”可能向饲料行业低价抛销,因此饲料生产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三聚氰胺的检测,确保生产饲料的安全。
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通报》中,农业部2009年全年共抽查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3 853批,共有239批不合格,其中粗蛋白指标不合格的有201批次,占不合格产品的84.10%。2007和2008年全年粗蛋白指标不合格的相应比例分别为54.55%和72.85%,粗蛋白指标不合格率呈上升态势。其原因之一是近年来蛋白质饲料价格较高,饲料生产企业为控制成本更愿意选择便宜的、蛋白质含量不高的饲料原料,进而导致粗蛋白指标不合格。
由于粗蛋白含量不达标,一些不法企业便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缺陷,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等“蛋白精”,从而使劣质饲料通过蛋白含量的检测。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在4 320批次抽检饲料中检出三聚氰胺27批次,检出率为0.625%,个别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超过100 mg/kg,最高达到8 614 mg/kg。表明在市场中仍有个别饲料产品和原料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因此必须警惕三聚氰胺事件在饲料企业中死灰复燃。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蛋白精”仍然成为现今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出口饲料安全的防范重点,需要引起所有饲料企业的极大关注。
三聚氰胺可能通过环境、饲料包装材料、外来杂质等途径进入到饲料中,导致来源于植物产品的植物源性饲料含有微量三聚氰胺残留,饲料中的微量三聚氰胺对于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不起作用,基本可以排除人为添加的可能性。三聚氰胺轻微污染一般水平较低,含量一般在1 mg/kg左右,符合我国对于饲料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2.5 mg/kg)。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青岛检验检疫局从出口368批植物源性饲料中检出三聚氰胺阳性7批(见表1),检出率为1.90%。7批检出三聚氰胺阳性的植物源性饲料分别来自3个不同饲料加工厂的5个品种的饲料产品,这也反映了植物源性饲料存在三聚氰胺无意污染和轻微污染的现象。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家具、包装材料等领域。三聚氰胺在环境中较为稳定,难以降解,农作物可能通过根系吸收等方式将三聚氰胺转移到植株体内;有些农药如环丙氨嗪(cyromazine)在动植物体内可通过脱烷基作用代谢为三聚氰胺;此外,饲料中一些含有三聚氰胺的杂质很可能污染饲料产品。饲料原料中混有少量的尼龙纤维和塑料编织袋的残片,经取样检测发现尼龙纤维和塑料编织袋的残片含有微量三聚氰胺,结果见表2。这些原料中掺杂的外来杂质如挑选不干净将进入生产环节,进而进入成品中,造成三聚氰胺污染。
表1 出口饲料检出三聚氰胺阳性情况
表2 尼龙纤维和塑料编织袋检出三聚氰胺阳性情况
大多数出口植物源性饲料企业规模较小,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有些饲料企业还存在过分的趋利动机以及各种有意或无意的不规范行为,这些都是造成我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为了进一步加强出口饲料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明确要求申请注册登记的饲料出口生产企业应当具有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并且要求饲料出口生产企业按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现阶段,检验检疫部门应重点加强饲料企业实验室检测的监管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的建设,切实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把好进厂原料关,提高产品质量检测的能力。
大量动物验证试验及风险评估表明,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2.5 mg/kg时,不会通过动物产品残留对食用者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我国和欧盟等大部分国家对饲料三聚氰胺的限量一般为2.5 mg/kg,但美国等个别国家对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小于0.25 mg/kg,因此,当出口美国时,饲料原料和成品的三聚氰胺检测应选用合适的仪器和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确保检测限达到要求。
出口植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出口饲料原料的源头控制,建立原料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了解原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原料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谨慎收购供应商名单以外的原料。饲料原料进厂时应重点检查饲料原料中外来杂质,警惕含有外来异物特别是尼龙和塑料混入饲料原料。生产企业应加强进厂包装袋等辅料的源头控制,制定辅料验收标准,进厂的包装尽可能选择安全卫生、无污染的包装材料,避免三聚氰胺的污染,确保出口饲料的安全。
相关出口饲料监管部门应切实提高监管工作质量,不应再使用“一刀切”监管方式,应对出口饲料实施风险管理,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出口植物源性饲料企业的产品风险进行分级、对不同饲料出口企业进行分类,科学制定“以企业自检自控为基础、以官方监控为主、出口前有针对性的抽查为辅”的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企业是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诚信意识。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风险等级的饲料产品,确定监管频率和出口前重点抽检的检验项目,既能减少检测费用,又可将有限的监管资源放在风险较高的出口植物源性饲料上,做到有效监管和严密监管,避免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
三聚氰胺等蛋白精比蛋白质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在凯氏定氮法的浓硫酸消化试验中,“蛋白精”中的氮原子也变成了氨气,消耗了盐酸标准滴定液,造成了样品中含氮量增高,虚假提升饲料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被极少数不法分子添加到饲料和牛奶中,造成了我国2007年出口美国宠物饲料三聚氰胺事件和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除三聚氰胺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蛋白精”威胁我国饲料安全,因此监管部门和出口饲料加工企业必须警惕饲料可能被三聚氰胺以外的“蛋白精”污染,发挥技术优势,采用过筛检验、显微镜镜检、指纹图谱等方法,加强三聚氰胺等“蛋白精”类似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确保出口植物源性饲料安全。
S859.84
A
1001-991X(2011)01-0063-02
庞国兴,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工程师,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中山路2号。
陈长法、陈欣、张治宇、张云霞,单位及通讯地址同第一作者。
2010-11-01
(编辑:张学智,mengzai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