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科学类期刊定量分析

2011-01-27 01:42:32赵世华贾黎明侯庆磊杨睿郑勇罗仁杰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大学影响力

□赵世华 贾黎明 侯庆磊 杨睿 郑勇 罗仁杰

我国林业科学类期刊定量分析

□赵世华 贾黎明 侯庆磊 杨睿 郑勇 罗仁杰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为依据,以我国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各项计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载文所反映的学科地位、学术水平及期刊质量。追踪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h指数等指标,客观、综合、全面评价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整体情况。

文献计量 影响因子 h指数 期刊评价

美国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Garfield)于1972年提出评价期刊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作为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2005年8月美国物理学家赫希(J.E.Hirsch)提出评价科学家个人成就的新指标——h指数,以平衡期刊的“质量”与“数量”关系,克服以往单项评价指标之不足。本文对高等林业院校学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h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试图了解高等林业院校学报的整体水平。

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选取对象和数据均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的大学学报类林业院校学报和林业科学类期刊为依据,包括《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林业科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林学院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学报》、《林业资源管理》、《浙江林业科技》、《西南林学院学报》、《林业实用技术》、《辽宁林业科技》、《林业科技》、《中国森林病虫》、《林业科技开发》、《福建林业科技》、《经济林研究》、《防护林科技》等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采用CAJCCR提供的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影响因子、h指数、载文量、基金论文比、被引期刊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对比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在学术交流中被使用的程度、范围、影响力和学术水平等;从不同侧面反映其学术特征、学术地位及学术影响力,为定量分析与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 学报分析与研究

2.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1]。这是一个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和在科学发展及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期刊被引次数,直观反映该期刊的学术水平。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历年总被引频次见表1。

由表1可见,2004—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历年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542、722、958和1177,高于同期农业科技类期刊平均值,各期刊总被引频次逐年增加。通过表1数据可见,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中《林业科学》总被引频次数最多,2004—2007年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697次,2202次,2902次和3341次;总被引频次高的有《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仅次于《林业科学》,分别为1340次、1531次、2011次和2510次,《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2005年比2004年增加次数为191,上升14.25%;2006年比2005年增加次数为480,上升31.35%;2007年比2006年增加次数为499,上升24.81%,《世界林业研究》、《林业科学研究》总被引频次也较高。而《林业资源管理》、《浙江林业科技》、《西南林学院学报》、《辽宁林业科技》、《林业科技》、《防护林科技》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较低,表明这些期刊的影响力较小;其余期刊处于两大类之间。由此可见,《林业科学》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最高,其在林业科学发展中的学术地位最高。《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期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高,在林业科学中的学术地位也很高,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总被引频次2006年上升比例最大,达到31.35%,2007年上升比例为24.81%。

2.2 他引总引比

他引总引比又叫他引率,指某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所占的比例,是与自引率相对的期刊引用计量指标[2]。计算公式为:他引总引比=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该期刊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是与自引率相对的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本文应用他引总引比对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作比较,见表2。

表1 2004-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历年总被引频次(次)

表2 2004-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历年他引总引比

由表2可见,2004—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他引总引比中,《林业实用技术》平均值最高,达到了0.99,受到他刊引用最多。《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林业科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林业资源管理》、《辽宁林业科技》等期刊的他引总引比平均值分别为0.91、0.88、0.94、0.88、0.92、0.90、0.89、0.91和 0.93,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上述期刊所刊论文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很高。他引总引比平均值较低的有《经济林研究》、《浙江林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学报》,其值分别为0.45、0.76和0.71。整体上,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他引总引比均处合理范围内,不存在过度自引现象。一种期刊的论文被他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越大、越活跃;在本学科的地位越显著,这是国内外鉴定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综合所述,与其他重要林业科学类期刊相比较,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他引总引比偏低,说明其在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方面需加大力度赶上去。

2.3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3]。它是一个相对的统计平均值。它克服由于期刊大小、历史长短、刊期不同及载文量多少而造成的偏差,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历年影响因子比较见表3。

从影响因子方面看,《林业科学》的综合质量和学术影响处于同类期刊的高水平,《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处于的较高水平。从表3还可以看出,《经济林研究》的影响因子由2005年的1.251上升到2007年的1.57,上升较快,而《林业科学》的影响因子则有所下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影响因子稳中有降。《中南林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上升最快,2005年排名第9,2006年排名第4,2007年排名第1,超过《经济林研究》、《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刊。

2.4 h指数

h指数指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其余论文的被引频次不大于h次[1]。h指数较高的期刊,一般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大,具有较高水平。h指数被认为是对先前众多指标的改进,也指科技文献被引生命周期数字排序,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的h指数见表3(2004年h指数未统计)。IF(影响因子)值与h指数均是“质量兼顾”型评价指标。但两者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IF值反映期刊近两年的质与量,灵敏度高,且能较快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变化,而h指数则侧重体现期刊在更长时间段或整体影响力的大小,属于稳健的累积指标。

表3 2005-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

据表3可见,《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的 IF值与h指数稳定一致;《世界林业研究》、《林业科学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的历年IF值与h指数稳定但有差距;《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的历年IF值与h指数两者排序差距最大,IF值小,h指数值大;《中南林学院学报》的IF值与h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IF值由2005年的排序第5上升到2007年排序第1,h指数由2005年的排序第7上升至2007年的排序第 4。这些数据表明,《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世界林业研究》和《林业科学研究》积极发表优秀论文,努力提高影响力;《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与《中南林学院学报》近年来学术水平上升较快;其余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

2.5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它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其目的是用来描述隐藏在一组测量到的变量中的一些更基本、又无法直接测量到的隐性变量。

本文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首先对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抽取主成分,做方差最大旋转及主成分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矩阵。由因子得分矩阵,得到因子分析模型。再将原始数据带入因子分析模型,得到各因子分析的分值。然后用SPSS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将得到的特征值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林业科学类期刊中各个因子的权值,从而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因子分析得分值带人综合评价模型中,得出最终的综合得分,并按大小名次排列。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因子分析见下面的数学模型:

根据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的相关数据,利用以上因子分析得到指标分析。分别对2006年、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计算2007年数据并得出特征值贡献率分别为52.440%、19.315%、12.956%,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因子得分模型如下:

由特征值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模型中三个因子的权值,得出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综合评价模型:

F=(52.440%*F1+19.315%*F2+12.956%*F3)/84.711%,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见表4)。

计算2006年数据并得出特征值贡献率分别为53.522%、21.267%、11.092%,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因子得分模型如下:

由特征值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模型中三个因子的权值,得出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综合评价模型:

F=(53.522%*F1+21.267%*F2+11.092%*F3)/85.881%,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结果(见表5)。

由表4可见,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在前 10位的,依次为《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林学院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和《中南林学院学报》。

表4 2007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综合排名

表5 2006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综合排名

由表5可见,2006年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2007年比较一致。

从由表4、表5还可以得出,我国林业高等院校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和《中南林学院学报》等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集中在前10位。《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和《世界林业研究》在我国林业科学类期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军作用。

3 结论

通过对2004—2007年我国林业科学类期刊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林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起学术带头作用,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半衰期等指标都保持上升态势并处于上游水平;所载科研性论文比重大,注重原创性论文的刊载。

(二)21种林业科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差距较大,说明林业科学类论文发表过于集中,不利于该学科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林业科学类期刊应坚持科学发展之路,积极鼓励支持某些期刊加大对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鼓励创新、倡导不同学术观点和理论之间的争鸣,从而达到林业科学类期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在林业科学类前10名的期刊中,林业高校学报占多数,在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每所高校都在把自己的学报当作本校学术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高校学报的发展与高校的整体学术科研能力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高影响力学报有利于林业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但是,这也反映高校学者撰写论文多投向本校学报的问题。

(四)《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但与《林业科学》仍存在差距。这从侧面反映出《林业科学》在林业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无法撼动。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我们得出的结论与建议:一是,在2004—2007年CAJCCR认定的林业科学类期刊中,基金论文比、被引期刊数、总被引频次、5年影响因子、h指数都排名靠前,所载研究性论文比重大,刊载原创性论文多,在林业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排名靠前;二是,投稿作者的机构分布集中于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作者学历高、农学高职称多、林学及生物学领域知名学者多;三是,网络传播途径和手段便捷快速,加快了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与扩散,有助于提升影响因子和其在林业科学核心期刊中的学术影响力。

1 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5-6,661-697

2 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5-6;635-663

3 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6;605-631

4 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光盘(光盘无页码)

An Analysis of Forestry Science Journals'Influences on Academic Research

Zhao Shi Hua Jia Liming Hou Qing Lei Yang Rui Zheng Yong Luo Ren Jie

We take“China Academic Journal Comprehensive Citation Report” (CAJCCR)as the basis and take the 21core forestry science journals as our research sample.We do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s,status of subjects,academic levels and quality of publications.Following the 21journals'total citations,impact factors,the h indices and other indicators,we conduction a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21forestry science journals.

Citations;Impact factors;h index;Factor analysis

book=8,ebook=129

赵世华,郑勇,罗仁杰,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3贾黎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3侯庆磊,杨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2010年9月1日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大学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总目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
天才影响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