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2011-01-26 14:37刘新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特发性单侧面神经

刘新红

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南石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南阳 473065

我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自2010年应用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4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经头颅CT/MRI等排除,证实为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患者;(2)发病24h内均有不同程度单侧面神经麻痹;(3)没有合并中枢性面瘫;(4)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80例均在发病24h内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单侧)患者,在常规激素抗病毒药物及理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弥可保组):40例中男20例,女 20例;年龄49~76岁,平均 60.5岁;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 48~75岁,平均 59.2岁。 病情分级:2组均有面神经麻痹(单侧)。面神经功能正常的为Ⅰ级,评分在47~50分之间;Ⅱ级:轻度/轻症面瘫,评分在35~46分之间;Ⅲ级:中度/中症面瘫,评分在 25~34分之间;Ⅳ级:中重度/中重症面瘫,评分在 15~24分之间;Ⅴ级:重度/重症面瘫,评分在14以下。2组发病年龄、性别及病情轻中重程度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弥可保组)40例,给予弥可保针0.5mgimqd。对照组40例,给予 VitB120.5mgimqd。2组均同时常规给予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理疗及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周。

1.4 疗效判断 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采用2009年《中国针灸》(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估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1]中面神经功能主观检测评分表进行面神经功能的测评,分为 0~50分:(1)痊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为47~50分;(2)显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15分以上;(3)有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10分以上;(4)无效:经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不足5分。弥可保及VitB12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效果,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2 结果

2组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时弥可保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4周治疗组 40 14.53±2.31 32.03±3.12△对照组 40 15.52±2.01 28.15±3.0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3 结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2]。弥可保的主要成分是甲钴胺,甲钴胺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此酶对神经细胞内合成,用于组成轴突的结构蛋白至关重要,其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是一种重要磷脂,与髓鞘、核糖体膜、线粒体膜、突触及受体等的功能有关[3],因此弥可保有利于面神经损伤的神经的修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为单侧性[2],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仅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1%[4],弥可保及VitB12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效果,但面神经功能评分提高弥可保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1]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J].中国针灸,2009,29(1):63.

[2]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

[3]常乐军.灯盏细辛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121.

[4]梁建伟,吴展元.同时发生的双侧面神经麻痹[J].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6):481-483.

猜你喜欢
特发性单侧面神经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特发性腹痛一例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