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华,吴灵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510006)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顺利举行。亚运会是亚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第二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本次盛会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尤其是亚洲各主流媒体的关注。在众多报道中,有两篇标题相似,报道角度也有别于其它媒体,特别引人关注。这就是中新社2010年11月14日发表的题为《亚运点评:“盛会情节”淡化,亚运显出平常心》和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11月11日题为《广州人以平常心看待亚运》的两篇报道。同时以“平常心迎亚运”为主题来报道广州亚运会,可见在这一点上两大媒体有相当大的共识。但由于中、新两国意识形态之差异,两篇报道“和而不同”,看似相同的表象之下隐现着微妙的偏差。
之所以选择这两篇报道作为分析语料,原因有三。首先是因为其题材新颖,两者将关注点落到了“平常心”,这与全力关注亚运赛事盛况的主流报道明显不同。而两大分别来自境内外的媒体居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主题,说明所谓的“平常心”实则不平常,它体现了广州亚运的特别之处。其次,中新社和《联合早报》均属华语圈的权威媒体。中新社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而《联合早报》是众多海外华文传媒中影响力最显著的媒体之一,多数读者为大学生、学者、研究人员及公司职员,其言论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华人中的精英阶层[1]。再次,由于中新两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联合早报》被人们认为是一份倾向中国的报纸。事实是否果真如此,从两篇相似报道的微妙之处应该可见一斑。简言之,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两篇报道值得关注并颇具研究价值。
本文借用了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将这两篇报道作一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认为话语依赖于世界,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力量。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并不像以往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客观透明的传播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语言形式取决于其社会功能,结构的不同既反映意识形态差异又反过来帮助维持和强化这种差异[2]。意识形态由于普遍存在且被自然化而为人们所习惯,渐渐变成非意识形态的常识。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使这些习惯化了的常识陌生化,以揭示权力控制与语篇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做出评价[3]。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包括新闻机构的话语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特别关注的领域,因为这些语篇在塑造一个社会的态度、意义和意识形态上起着直接的作用,普通老百姓通常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语篇,很少对话语的生成者直接做出反应[4]。基于这一观点,中新社的中国官方背景和《联合早报》的威权国家媒体身份使得两者在报道同一事实时角度必然出现偏差。中新社的报道内容必然体现着国有党管,做好党和人民耳目喉舌,重视宣传作用的当今中国新闻媒体的特点。而《联合早报》早在1992年5月13日就曾明确表达过自身的性质:“(早报)作为一份全国性报章,维护国家(指新加坡)社会利益;接近中下层人民,积极反应民生民情;维护母语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吐露华人心声。”[5]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最常用的具体方法是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新闻机构在同一时间关于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以反映他们在同一事件上立场观点的细微差异。
本文所选取的两篇报道角度相似,其内容安排分别如下:中新社的报道长度为1040字,12个自然段,22个句子,其中前四个段落回顾奥运、世博和20年前的北京亚运,第五个段落才回到现在,谈到关于本届亚运的网络调查,之后的段落就市民及各方的反应展开描述,最后一段做出正面总结:这是一届带有“广州性格”的亚运会,尽管还有不完美之处,但它说明,中国正在“换个姿态办盛会”。《联合早报》的报道长度为1502字,13个自然段,23个句子;开篇第一段就引用了关于本届亚运的网络调查数据,第二至十二段为详细描述各方反应,最后一段给出简单且力求客观的总结: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举国关注”相比,20年后广州举办亚运,人们的态度体现出理性的回归。展示实力、提升荣誉感也许只是副产品,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更多还是在这场体育盛事之后,他们的城市生活,将会有多大的转变。
以下从标题、词的感情色彩、消息来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标题对比分析。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新闻报道的显著特征集中体现在标题之中。即便是同一新闻事件,使用不同的新闻标题,效果会大不相同。新闻标题既要将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放入,在一二十字之内高度浓缩消息的主要内容,又需具备吸引力。本文所选两则报道的标题均是单一型标题,故均为实标题。中新社报道的标题为《亚运点评:“盛会情节”淡化,亚运显出平常心》;《联合早报》报道的标题为《广州人以平常心看待亚运》。同样在讲“平常心”,却是风格迥异。相比之下,中新社的标题显得更有文采,而《联合早报》的则平实易懂。中新社的标题中用到了“盛会情节”一词,并加上了双引号,这个词在中国大陆的读者中具有很强的互文性,令人联想到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与前年的北京奥运会,用在此处能起到对比的作用。而《联合早报》的读者构成更为复杂,包括相当一部分新加坡及东南亚其它地区的华人,即使懂中文,也未必了解中国国情,因此标题的关键是可读和易懂。从对标题的主、述位分析来看,中新社报道标题的主位是亚运点评,《联合早报》报道标题的主位是广州人。主位是句子的第一个成份,是信息的起点、话语的主题。句子中对主位加以论述说明的部分称为述位[6]。也就是说,中新社的这篇报道重在点评,鉴于其官方背景,多少有自我反思之意味,而《联合早报》的报道关注的主题是广州人,力图营造一种关注民生的氛围,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联合早报》自述性质“接近中下层人民,积极反应民生民情”不谋而合。两则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体现了新闻文本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政治意图隐含其中。
词的感情色彩分类。汉语根据词所附带的感情色彩,将词汇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下,有些词的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如“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根据所选报道的具体语言环境,本文对两篇报道中所出现的各方,包括网民、市民、媒体以及政府等对亚运的评价性词汇做出了正面 (在具体语篇中通常为褒义词),负面(在具体语篇中通常为贬义词)和中立(在具体语篇中通常为中性词)的归类。此归类有助于进一步看清报道所表达的真实态度和立场。这是因为语篇的分类体系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7]。具体归类见表1:
通过表1,我们不难发现两篇内容看似接近的报道在评价性词汇使用上的悬殊。两篇报道的正面评价词出现数量非常接近 (中新社21个,《联合早报》20个);在中立评价词的数量上,篇幅更短的中新社报道(1040字)有4个,而篇幅较长的《联合早报》报道(1502字)只有2个,开始显现差距;负面评价词的数量显然最能体现差距,中新社仅有4个,《联合早报》却多达16个。从正面词、负面词和中立词出现的数据统计对比来看,中新社报道为21/4/4,《联合早报》报道为 20/16/2,中新社报道的正面性基调充分体现,《联合早报》报道的倾向却不明显。由于上述词汇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读者在阅读完中新社的该篇报道后更容易对广州亚运留下积极的整体印象。而《联合早报》的报道则成功营造了一种看似客观,不偏不倚的态度。
表1 两篇报道使用词汇的归类对比
在转述引语的选择上,两则报道的消息来源明显不同。
中新社所引言论来源及内容分别为:
媒体言论:(1)当地媒体用“很家常”来形容广州亚运会。因为在这届“市办”的亚运会上,看不到太多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盛会机制的影子。
(2)与举行奥运会和世博会时,中国国内评论动辄言及“百年渊源”不同,广州亚运会的参照对象似乎只有一个,就是2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
(3)一位央视资深评论员对此赞赏道,“这些表面上的‘不和谐’,其实是更大的‘和谐’。这是广州亚运会非常巨大的一笔财富,而且是给中国未来发展的财富。”
网民言论:(1)仅有不到16%的内地网民认为亚运会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这与认为“基本没有影响”的人数基本相当。
(2)但对于广州大张旗鼓地翻新与拆迁建筑物,有逾两成人明确表示“不喜欢”。
市民言论:(1)广州人却认为,“广州欢迎你批评”体现出了面对盛会的对等精神。
专家言论:(1)当看到当地媒体也成为各种善意批评的“传声筒”时,一位服务过北京奥运会的专家略感担心道,“政府应该引导”。
《联合早报》所引言论来源及内容分别为:
网民言论:(1) “问卷星”的调查显示,仅 15.9%的广州人认为亚运会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这与认为“基本没有影响”的人数字相同。
(2)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也有23.2%的人表示“不喜欢这样的改造”。
(3)在广州各小区的论坛上,随处可见抱怨亚运带来不便的发言,或认为一些亚运工程没有必要实施,进而上升至反感当局举办亚运的方式,得出“广州亚运劳民伤财”的否定结论。
(4)这迅速引发了天涯论坛上网民的讥讽,指如果广州真的承办世博会,将是广州的又一场“杯具(悲剧)”。
市民言论:(1)当记者指出要去的地点后,李炳坤愣了愣,继而不好意思地解释:“广州最近变化太快,我在这里开了十几年的车,有些地方都不认得了。”
(2)家住广州西关的陈伯认为 “政府的那些钱总归是要花的”,而与其莫名其妙地放在连水花都打不起来的地方,倒不如用在让市民看得见的实在变化。
(3)如广州的一名26岁的市民,当被问到“是否有自豪感”时,第一反应是皱了一下眉。
官员言论:(1)早前,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万季飞扬言 “广州是中国最适合再次申办世博会的城市”。
统计显示:中新社援引媒体的言论最多,为3条;其次是网民言论,2条;剩下是市民言论和专家言论各1条。之所以媒体言论比重最大,还是与其官方背景不无关系。另一方面,考虑到政治立场正确的重要性,国内媒体的言论比其它渠道更为保险规范。《联合早报》援从引网民的言论最多,达到4条;市民言论为3条;最后是官员言论1条。普通民众(网民部分加市民部分)的言论累计达7条之多。这刚好与本文在标题对比分析部分得出的《联合早报》报道关注的主题是“广州人”,是所谓“民意”的判断相吻合。其次,《联合早报》是以“问卷星”网站的调查结果作为切入点来作的报道,因此网调部分描述的更为详细。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在引用言论时,中新社对消息来源做了模糊处理,分别对说话人冠以“当地媒体”、“国内评论”、“一位央视资深评论员”、“内地网民”、“广州人”、“一位服务过北京奥运会的专家”而代之。这种消息来源身份的模糊化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普遍反映的感觉,但同时又难免让人对其可靠程度产生疑问;反观《联合早报》,在消息来源上则力求做到具体生动,除网民言论难以确定说话人身份外,其余部分均把人物落到了实处,明确标出了“市民李炳坤”、“广州西关的陈伯”、“一名26岁的市民”、以及“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万季飞”等人的身份和相关信息。转述引语与消息来源的对接使得报道显得真实可靠,有理有据。
以上对中国新闻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两篇报道从标题对比、词的感情色彩分类、消息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和数据统计。同为华语圈内的两大权威媒体,两者在新闻报道中均力求客观,不偏不倚。然而,新闻语篇与意识形态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这种客观不可能是绝对的。数据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中新社的中国官方背景决定了该则报道正面、积极引导的基调,在这一前提下展开适度社会批评。而《联合早报》的海外媒体身份使其自由发挥空间更广阔,并不像中国的媒体那样以和谐稳定为己任,而是多了一份怀疑批判的自由,试图塑造一种“以第三只眼看大中华”的视角。仅从以上对比分析来看,《联合早报》的倾中色彩并不明显,反倒是有为维护其客观形象而刻意保持距离之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观点认为,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影响并改变着世界。记者可以有意识地采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手法以隐蔽的方式介入报道之中,以自己的观点影响读者的理解,从而让报道实施意识形态的传播。因此,我们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权威媒体新闻报道背后意识形态的操控及其为国家和党派利益服务而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倾向性。
[1]金勇,王礼陈.联合早报的中华情结及原因初探[J].现代传播,2009,(4):143.
[2][4][7]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4.57.96.
[3]陈中竺.语篇与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两条罢工新闻的分析[J].外国语,1995,(3):42.
[5]崔贵强.东南亚华文日报现状之研究[M].新加坡:华裔馆,南洋学会,2002.26.
[6]Halliday, 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M].London: Edward Arnold.( 本 文 所 选 语 料 链 接 :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0/11-14/2654410.shtm l;http://sports.zaobao.com/pages14/asian101111.s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