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

2011-01-25 02:26金银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5期
关键词:卫生标准副产物饮用水

金银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自1956年首次颁布以来,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实践,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不同时期保障了我国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推动了我国饮用水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管理工作有计划、顺利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本文从水与人体健康关系、饮用水安全形势、水污染现状、饮用水卫生标准作用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修订情况等五个方面,对我国饮用水卫生情况以及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展脉络做了一次集中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内容,也对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运用具有重要作用。

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水约占成人体重的64.7%,成人每日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L~3L。人的一切生理和生化活动都需在水的参与下完成 ,人失水到15%~20%时,就有死亡的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平均每8秒钟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

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饮用水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源水污染严重、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和自来水网管污染七个方面的威胁,饮用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水资源短缺

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2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约有4700万人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

水源水污染严重

根据2010年中国七大水系408个断面监测点的监测,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6.4%,VI类占23.7%,2010年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监测表明,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1个,占3.8%;Ⅲ类的5个,占19.2%;Ⅳ类的4个,占15.4%;Ⅴ类的6个,占23.1%;劣Ⅴ类的10个,占38.5%。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

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

1990~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19年增加了235亿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

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

目前自来水的处理技术依然沿用一百年前的传统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净化” 。经过一百年的世纪洗礼,当代的水质现状与一百年前的水已经截然不同了。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降低浑浊度,去除水中悬浮物有较好的净化消毒作用,但不能彻底去除有机污染物、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藻毒素,致使出厂水时有检出,甚至超标。

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技术。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现已发现氯化消毒副产物300多种,其中许多氯化副产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性和(或)致癌性,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副作用。

从保护人群健康出发,在进行饮用水消毒时应尽量降低副产物的生成。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水源水中是否含有与消毒剂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因此对如何降低水源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选择消毒剂最佳投加量等问题引起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

自来水网管污染

我国大城市的输配水主管道许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装配备的,经过半个世纪的氧化和腐蚀,由于物理、化学、电化学、微生物等的作用,在给水管道的内壁会逐渐形成不规则的“生长环”,且随着管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厚,使得过水断面面积减小、输水能力降低并严重污染水质,加之城市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维护管理不力,管网渗漏高达20%以上,甚至40%。

有调查表明,出厂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自来水龙头,自来水水质合格率下降20%左右。

水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许多研究表明,水体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体健康,特别是水体有机物污染对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影响以及水体生物性污染对多种介水传播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有研究者在江苏开展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饮河水可增加患上消化道肿瘤的危险度,暴露—反应关系明显(P<0.05)。

据报道大约有40多种传染病可介水传播。在我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播性疾病有8种。2006~2010年,上报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2 697.5万,其中介水传播性疾病发病人数为458.0万,占 17.0% 。

全球有10亿人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水,其中半数人口在亚洲,1/3在东盟和东亚国家,占该地区人口的21%,农村地区更为突出。据WHO估计,亚洲地区不安全饮水造成的过早死亡为73万人。

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涉及的饮用水条件和饮水类型十分复杂,党和国家对饮水卫生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建国六十多年来水质标准颁布了4次,从1956年的16项增加到1985年的35项,2006年修订标准从35项增加到106项。

饮用水卫生标准自1956年首次颁布以来,对我国的饮用水卫生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了饮用水卫生事业的发展。

◆ 1956年由卫生部和国家建设委员会共同颁布了《饮用水水质标准》。推动了水厂净水工程和水质的监督检测,并开展了新建水厂的水源选择和水厂设计的审查。

◆ 1959年将当时已经颁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及水质评价暂行规定》及《水源卫生防护暂行规定》等,合并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根据该规程的要求,在农村加强了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在城市加速了自来水普及和水质的改善,在较短时间内,使介水传染病有了大幅度下降。

◆ 1976年卫生部会同有关单位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根据该标准,各地卫生防疫站与供水部门密切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性卫生监督,使城市自来水的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基本控制了大、中城市因市政自来水本身不合格而造成肠道传染病的介水流行。

◆ 1985年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修订,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相关水质卫生标准的指导下,多数城市加强了水质监测工作,广泛开展了饮水卫生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了饮水的消毒措施,使城市饮用水达标率逐年提高, 90年代初各城市卫生防疫站坚持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饮用水监测,使大中城市自来水的混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四项指标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农村饮用水的改善

1991年,卫生部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该准则对农村饮水卫生与改水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多年的农村改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益人口由1985年的49.8%提高到1995年的87%。最近5年来,政府共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

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有了很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近四年里都发布了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对饮水水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必然趋势。

新的标准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为基础进行修订,以WHO饮水水质准则为接轨的主要依据,并参考美国、日本、欧共体等国家和地区的饮水标准,确保水质感官良好,防治水性传染病的爆发和急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为了体现社会平等,将原标准适用范围从城镇供水改为适用于城乡各类饮用水。指标涉及面广,充分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性,进一步贯彻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特点

1. 指标数量增加

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45号文制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饮用水水质国家标准”的要求,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其中有机物指标增加74项,微生物指标增加了4项,另外,由于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一些水处理工艺中使用,新标准增加了对这些消毒剂余量及其副产物的要求。(见表1)

2. 提高了健康危害大、原标准偏宽有害物的限制(见表2)

3. 指标分类

常规指标: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42项;

执行日期:最迟2007年7月1日。

非常规指标:实施项目和日期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64项。

执行日期:最迟2012年7月1日。

日常监测中不是每次都需要测定106项指标,只是做基线监测时需测106项,常规指标不是必测指标,非常规指标与常规指标同等重要。

4. 统筹考虑了城乡饮用水卫生问题

新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但考虑到一些农村地区受条件限制,完全达到标准要求尚存在困难,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成的。根据国际饮水标准发展趋势,水质指标增加,且更加严格,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的国际接轨。水质指标现阶段放宽限制要求,这些指标包括3项有安全保证的毒理学指标、1项微生物指标及10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

表1 新旧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比较

表2 新标准与原标准部分指标比较

表3 国内外饮用水标准的比较

5.标准可操作性强

本次标准修订考虑了化学物质在饮水中的检出频数和浓度范围;是否具有可行的检测方法;是否具有适宜的处理技术以及所需费用的可接受程度等,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6.实现饮水标准的国际接轨

新标准水质项目的选择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现行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标准》(2004)及补充本(2006)修订而成的。还参考了欧盟饮水标准(1998),美国饮用水水质国家标准(2004),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002)和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2004)(见表3)。指标限制主要取自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2004)及补充本(2006)修订而

金银龙简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6~1989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瑞士·日内瓦)工作,1999年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学习。现任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消毒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监督协会环境与健康工作委员会和卫生产品工作委员会主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环境卫生与供水工作组主席、耶鲁大学客座教授。金银龙研究员在环境卫生和环境医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近40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环境卫生资深学科带头人之一。先后主持了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公益基金项目,多个项目获省部级一、二都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和参编多部著作。培养硕、博研究生30余名。

猜你喜欢
卫生标准副产物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苎麻副产物复配育苗基质对番茄育苗的影响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三氯氢硅副产物氯硅烷废液的处理方法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促质量 抓实施 建平台——《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解读
2011年卫生标准工作剪影
2011年全国卫生标准宣传周将于9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