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对周期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2011-01-24 03:52曹诗洁郭小东刘志鹏
山西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设计规范防灾减灾

曹诗洁 郭小东 刘志鹏

灾害应对周期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曹诗洁 郭小东 刘志鹏

运用灾害应对周期的理论,对减灾、预备、应对和恢复重建设四个阶段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完善防灾规划设计。

灾害应对周期,居住区,规划设计,防灾

1 居住区防灾规划

1.1 居住区防灾规划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城市居住需求的人口和面积不断增加。我国城市发展的“节地、节能”政策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要求促使城市居住区空间向高层化、紧凑化发展[1]。城市居住区人口密度增大,开发强度增加,加之现代城市生活对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使得一旦发生灾害,城市居住区面临全面瘫痪的危险不断增加,居民的生命安全可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同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升级的趋势,因此在居住区内进行防灾规划设计十分必要。

1.2 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的概况

1.2.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0世纪 50年代后期我国逐步开始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实践。第一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于 1994年正式出版。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居住水平明显提高和住宅市场化初步完善的新形势,又颁布了 2002年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直是我国城市居住区空间规划建设标准的主要依据。

1.2.2 与居住区防灾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市、区级总体尺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8年3月 1日起施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2003年 11月 1日起施行;GB 50413-200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各地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条例。

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尺度:城市居住区规划、道路、绿地等相关规划规范标准中关于防灾、疏散、救援通道等的规定。

建筑群、单体建筑尺度: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他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防震、防火、逃生及疏散的规定[1]。

1.2.3 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对于新建的居住区一般是在规划设计中进行考虑,不单独进行规划设计,对已建成的居住区相关的防灾规划设计较少。设计主要依据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其他专项城市规划、建筑法规。

1.3 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居住区防灾规划体系不完善。2)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的依据相对独立,口径不同。3)对居住区防灾规划没有形成具体的指标要求。4)较少考虑应急预案的规划。5)没有结合灾害的周期性考虑防灾规划设计。

2 灾害应对周期

2.1 灾害应对周期的概念

灾害应对周期由Disaster Life Cycle翻译而来。灾害应对周期的定义是 FEMA(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做好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提供应急管理指导与支持;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应急管理体系,降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确保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免遭破坏)在 2007年提出的一个针对灾害管理的理论概念: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管理准备,灾害发生时的对应,帮助群众和组织从灾害中恢复,减轻灾害影响,减少灾害损失以及防止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的过程。

2.2 灾害应对周期的四个阶段

灾害应对周期主要被分为四个阶段:减灾(Mitigation)、预备(Preparedness)、应对(Response)、恢复重建(Recovery)[3],见图 1。

减灾: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少灾难发生的影响,并降低了不可避免的灾害。预备:当灾害即将发生时,通过使人们做好恰当的应对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损失的行动。准备包括突发事件和灾害发生时计划应对措施和增加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应对:在灾害正在发生或者紧随其后采取的行动,目的在于对事件中的受害者提供帮助救援,减少次生灾害可能性的同时加快重建进程。恢复重建:传统的恢复重建是指在一场灾难发生后,与联邦追加的灾难恢复援助相关的行动。恢复重建包括个人和公共补助计划,这些计划提供临时房屋援助、赠款,以及贷款给合格的个人和政府实体从灾害中恢复。

3 灾害应对周期概念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灾害是有周期的,所以应对灾害的过程也有周期性。灾害应对周期是个过程概念,是人们从这一次灾难结束后到下一次灾难发生时间段内的一系列行动。居住区防灾规划应该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应该是随着灾害发生后时间的推移,制定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在前一阶段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见图 2。

3.1 减灾阶段

减灾阶段是我国城市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目前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建筑减灾、土地利用减灾和人口密度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建筑减灾包括建筑抗震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以及建筑防止火灾蔓延的设计、建筑应对特殊气候的设计、建筑应对突发恐怖事件的设计等。土地利用主要是用地适宜性的选择。

3.2 预备阶段

预备阶段主要是为应对阶段做好准备。体现在居住区防灾规划上主要是空间场地规划和设施条件规划。这两方面的设计应该是柔性化的,能为下一阶段的行为做好充分的准备。空间场地规划是为应对阶段人员的避难疏散空间做准备,而设施条件规划是为避难疏散生活必备设施做准备。其中空间场地规划包括城市避难空间规划和居住区应急避难空间规划。设施条件规划包括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3 应对阶段

应对阶段包括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是人员避难空间的规划,另一方面是应急预案的制定。人员避难空间的规划是承接预备阶段的空间场地规划和设施规划,针对不同灾害发生后的避难行为,在避难空间中安排相应的设施,这些设施具有平灾结合的特性,平时能为居民正常的使用,到了灾害发生时能作为应急设施。如日本的街头公园,平时作为市民的生活绿地使用,当灾害发生时,作为避难疏散场所,街头公园中配有应急给水装置,可在紧急时候安装水龙头供避难饮用水使用。应急预案是防灾规划实际可操作性的保证。应急预案应该包括预案宣传教育与预案的实施细则,这些都应包含在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之中。

3.4 恢复重建阶段

恢复重建阶段在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设计,是基于假设状态下的设计,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灾后重建依赖空间与设施,所以根据恢复重建的要求,针对空间和设施等方面,对新建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要求,对已建成的居住区提出完善措施。

首先要评估所设计居住区的灾害承载力(最大能承受的灾害能力);进行分级:不可恢复、最大承载恢复、严重破坏、一般破坏、轻微破坏;并制定相应程度灾害的恢复重建计划。对相应的建筑、土地利用、人口、空间和设施等提出基于重建的要求。

将灾害应对周期的概念运用到居住区防灾规划的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

1)使居住区防灾规划更加系统化。

2)通过一个灾害应对周期内的特征,以此为突破口,综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与居住区防灾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3)通过了解不同灾害应对周期中各个阶段对居住区空间、设施、建筑等的要求等,对居住区防灾规划各具体措施提出指标性要求。

4)完善灾害后的应急预案,增加规划的实际可操作性。

5)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通过一个个灾害应对周期的过程不断完善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从而提高居住区应对灾害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已建成的居住区和规划建设新的居住区,这些居住区中都急需做专门的防灾规划,防灾规划设计不应只是停留在设计表面,应该是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灾害应对周期概念,为居住区防灾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灾害周期的不断循环,提高其防灾能力,将我国居住区建设成为柔性、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

[1]卜雪旸,曾 坚.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学报,2009(1):28-29.

[2]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3]O.Murao.CASE STUDY OF ARCH 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ON THE DISASTER LIFE CYCLE IN JAPAN[J].The 14th World Con 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8(11):4-7.

Study of disaster life cycle in our country community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application

CAO Shi-jie GUO X iao-dong LIU Zhi-peng

Using disaster life cycle theory,from themitigation,preparation,response and recovery four stages in our country community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application was studied,for our country community disaster p revention plan design provides new ideas and improve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design.

disaster life cycle,residential area,planning design,disaster prevention

TU241

A

1009-6825(2011)03-0010-03

2010-10-03

曹诗洁(1986-),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124

郭小东(1977-),男,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 100124

刘志鹏(1969-),男,工程师,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设计规范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