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左 娜,刘红梅
(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
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其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市场功能,使期货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出显示供求状况、决定价格走势的先决作用。回顾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性的原材料期货贸易中心,由此伦敦价格决定了全世界的工业品价格;而在美国,芝加哥作为全球农产品期货中心的建立也使其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的晴雨表。在矿产资源现货市场基础上产生的有关矿产资源标准化合同交易市场即为矿产资源期货市场。国际上属于矿产资源产品的期货市场有“金属期货(如黄金、白银、铜、铝、铅、锌、锡期货等)和能源期货(如原油期货等)”,这已成为现阶段国际矿产资源市场上主要矿产品交易的重要方式。金属期货市场可分为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及贵金属期货市场。前者包括铜、铝、锌、铅、镍、锡等期货产品,后者为黄金、白银、白金、铂、钯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市场。
国内对于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研究首先表现为借鉴国外经验的实用性研究。李帆、傅劲松(2004)分析了国际矿产品期货市场的特点及其动态发展变化,并结合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现状,初步探索了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对策。田传战、姚德良(2008)比较了世界主要黄金期货市场、投资工具与各国黄金市场法规政策环境,分析了不同的市场条件、法规政策环境对本国黄金期货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成为国际性黄金期货市场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其次,有关单一矿产品期货市场的研究,按照研究对象发展程度的不同,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我国已经建立的铜、铝、燃料油、黄金等矿产资源产品的期货市场。徐东贤(2007)、芮执多(2009)等研究了包括交易所体制及品种设计,期货交易功能的实证分析等问题;二是针对我国原油、煤炭等矿产资源期货产品缺位的问题。马海琨、刘传哲(2006)、吴光荣(2008)等分别就建立煤炭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再次建立煤炭期货市场的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构想。王孝成(2005)、龙海亮(2008)分别对中国重启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矿产资源作为具有战略地位的大宗商品,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李钢等(2008)实证研究表明,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短期约束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与其他商品相比,矿产品与宏观经济周期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受国家矿业等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更为突出。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经济属性,矿产品的价格波动性较大。Tudor(1997)研究表明,与汇率相比,金属价格的波动性更大。因此,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内矿业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良好运行作用巨大。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各个矿产资源期货品种市场发展的梳理,系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发展是随各个不同矿产资源期货品种的上市而慢慢推进的。从最初的有色金属期货品种铜、铝、锌等,到2004年8月26日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成为我国唯一一个能源期货,再到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我国已基本构建起涵盖有色金属、贵金属、能源三大板块的矿产资源期货市场框架。自2009年3月27日起,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合约开始交易,钢材期货正式挂牌上市。
1.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在矿产资源期货市场中发展最早。它起源于1991年成立的原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以及1992年5月28日原上海金属交易所的成立。从中远期合约开始,二者上市品种都是6种基本金属——铜、铝、铅、锌、锡、镍。1993年3月,上海金属交易所推出第一张铜标准期货合约,有色品种开始了真正的期货交易。表1显示了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的上市情况。在6个品种的期货交易中,铜的发展最为稳健,铝的交易大起大落,而其他4种品种由于市场流动性差,于1999年停止了交易。从1999年1月1日起,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只在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交易,初步实现了“一品一市”的营销格局,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回避风险、价格发现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表1 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上市时间及所在交易所
目前,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有铜、铝、锌三种期货交易品种,其中铜期货的发展最为成熟,铝期货次之,锌则于2007年3月26日重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铜期货市场,1993年初的上海铜市年成交不过0.178亿吨,只相当于LM E的1/42。如今,上海期货交易所的 2010年累计铜成交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24.59%。多年来,中国铜、铝期货市场已经变得更富效率,控制得力,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对冲风险。罗会程、郭春艳(2009)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认为上海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满足一阶平稳过程,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价格发现功能上为双向引导关系,并且两者对于新信息的反应较为迅速。王家辉(2008)实证结果表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期货的国际定价能力在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超越纽约商业交易所(COM EX)居第二位,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LM E)铜期货的国际定价能力居第一位,上海市场期铜价格对其他两大期货市场存在显著的影响力。
2.中国贵金属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我国贵金属期货市场的发展相对较晚。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随着国际金价的动荡,中国黄金行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集中,迫切需要自己的黄金期货交易来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2008年1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黄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2009年全年,黄金期货合约共运行244个交易日,成交6,812,466手,成交量340.623吨①,占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比重的0.78%,成交金额15 272.82亿元人民币,占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的2.07%。从2009年全年交易吨数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年交易量与全球排名较前的黄金期货交易合约相比,差距较大(见表2)。
表2 2009年全球主要黄金期货交易统计表
针对我国黄金市场的法律政策环境较为严格的现状,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促进黄金期货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规定,对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黄金交易的会员和客户实行免征或即征即退增值税;另一方面,2008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满足一定条件即可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业务。这一规定首次打开了除期货公司外的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大门,为今后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广泛地参与期货市场奠定了基础。
3.中国能源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
我国能源期货市场经历了发展、停滞、再发展的衍化进程。1992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煤炭交易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进行煤炭期货交易的矿产品交易所。1993年3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了上海石油交易所,这也是我国国内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所。该交易所于1993年5月推出能源期货,上市品种主要有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到1994年底,共计357个交易日,成交量为2 497万吨,成交额为522亿元,日均交易额1.5亿元。由于国家考虑到期货市场投机过热,造成期货价格大幅度波动,从而拉动现货市场价格上涨,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物价的稳定,从1995年5月起,中国证监会在批准各试点交易所期货合约时,将原油、汽油、燃料油、柴油等产品排斥在期货品种之外,中国能源期货市场关闭。2004年8月26日,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新上市。同时,石油、煤炭等期货品种缺位,能源期货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发展仅仅经历了不到15年的时间,在发展进程、品种结构、市场效率、法律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起步晚,政府对期货市场认识不足,发展过程曲折多变
期货市场内生于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最高形式。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成熟、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发展并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由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原因,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才步入正规,我国的矿产资源期货市场也才开始起步。表3显示了中外矿产资源各期货品种的起步时间差距。
表3 中外矿产资源各期货品种的起步时间差距
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1988年,“探索期货市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期货市场发展之初,一方面缺乏专门监管机构,各地受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纷纷成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另一方面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期货市场陷于无序发展中。以2004年1月3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为标志,中央的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发展期货市场,之后期货市场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长时间的发展停滞影响了期货市场的形象和信誉,重塑市场信心是谋求市场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保持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品种结构不完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从整个行业来看,期货种类的多少对于期货市场的长期繁荣意义重大。丰富的期货种类会增大整个期货市场的容量,在提供套期保值服务的同时,吸引其他以投资、投机为目的的参与者进入市场,为期货市场积聚人气。相反,品种单一,参与矿产品期货交易的会员过少,使得期货交易套期保值的空间过于狭窄,这不仅不利于矿产品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功能的顺利实现,还会导致矿产资源期货交易的过度投机,不利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市场的长期繁荣。
我国所有的矿产资源产品期货全部集中于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品种包括有色金属铜、铝、锌,贵金属黄金、能源类燃料油以及螺纹钢和线材、单就上市的期货品种种类而言,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品种还较少,与国际发达矿产资源期货市场还有一定差距。表4显示了我国与世界主要矿产资源期货品种的对比情况。
表4 中国与世界主要矿产资源期货品种对比
3.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整体有效性较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不足
由于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分阶段发展,各个期货品种的发展程度存在较大不同,市场有效性各异且市场整体有效性较低。铜从20世纪90年代初上市,目前已经成为矿产资源期货市场中发展最为充分的交易品种。期铝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交易量、流动性等方面,都低于铜期货。而就上市近五年的燃料油期货市场而言,SHFE燃料油期货价和华南燃料油现货价之间的因果决定关系并不明显,这说明上交所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这一重要功能还未发挥出来,上海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流动性、竞争性等有待进一步加强。锌、黄金由于上市时间较短,市场还在探索完善中,期货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此,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中依然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国际定价中心地位比较低。除了上海期铜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得到了国内企业的广泛应用,其他矿产资源产品期货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价格影响能力依然比较低。其次,风险规避功能发挥不充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量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再次,套利交易规模偏小,矿产资源期货市场中缺乏具有“套利力量”的投资者群体发挥稳定和活跃市场的作用。
4.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还缺乏一整套正式、有效的法律规范
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还很不完善。1999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7号发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2007年3月6日,国务院令第489号正式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但这一法规仍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也缺乏其他法律法规的配套。目前,国家尚未颁布《期货交易法》、《期货交易所法》、《矿产品期货交易法》等法律及其相应实施细则,这势必阻碍我国矿产资源期货业快速而规范地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美国1921年就颁布了《期货交易法》;日本政府1893年正式颁布了《交易所法》;新加坡政府于1984年颁布了《金融期货交易法》。上述各国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其本国期货市场的规范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能源期货市场发展落后
我国能源期货市场品种单一,石油、煤炭等期货品种的缺位,使能源市场的供求双方因缺少保值工具而面临巨大的价格风险,因此造成的国家对于能源定价权的丧失后果将更为严重。
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不定,使其蕴含巨大的价格风险。目前,我国原油的价格是有关部门在国际原油价格变化一段时间后,依照其趋势进行调整确定的。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地位与不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方式相结合,最终导致石油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大多被普通消费者承受。作为垄断性公司,也是未来原油期货中理所当然的主要参与者,由于自身并没有被风险冲击,因而也缺乏积极参与推出原油期货的主动性。
煤炭是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又一矿产资源。目前,无论从供给需求还是从市场环境看,我国推出煤炭期货商品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要想建立中国煤炭期货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运输成为煤炭交易的瓶颈,运杂费制约价格形成;各种煤组成成分上的差异不利于划分等级标准;煤炭产品质量不稳定;煤炭期货合约设计难度大等。
1.高度重视,明确定位,争取成为亚洲矿产品定价中心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中国矿产品期货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中心地位依然比较低。随着我国作为矿产品集散地功能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内需与进出口不仅使我国的企业,也使许多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对于将我国的矿产品期货市场作为亚洲矿产品市场标价中心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度重视矿产品期货市场建设,明确发展定位,建设亚洲矿产品定价中心应当成为发展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的战略目标。
我国争取成为亚洲矿产品定价中心的目标是十分迫切的。周边国家如新加坡、日本已经率先推出我国仍然还是空白的原油期货品种,新加坡油价已经成为我国油价的坐标。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CX)的黄金期货交易已于2008年超越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 T),且仅次于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成为全球黄金期货交易的第三大交易所。国外的经验已证明,国际定价中心一旦确立,将是比较稳固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亚洲地区未来的区域定价中心只有一个,获得了它才能够再参与全球范围内定价权的争夺。
2.完善矿产品期货品种结构,加快推出能源期货
完善矿产品期货品种结构,就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使交易产品不断系列化和层次化。根据有色金属、贵金属、能源等不同期货品种市场化水平的不同,结合政策环境和发展实际,区别对待。首先,交易所可通过修改合约和交易规则制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行个性化品种管理等手段来增强现有品种的活力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大其利用价值,做深、做精现有品种。其次,继续深入拓展基础金属和贵金属产品序列,持之以恒开发能源产品序列,积极开发期权、指数等其他衍生产品。
加快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期货品种。燃料油期货已作为我国首个能源期货品种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因此我国能源期货市场的构建中,一方面应首先从燃料油期货入手,以原油期货作为最终目标,走“燃料油—成品油—原油”的发展路径;从国内的原油品种中选择供应稳定、安全,且已经形成完善市场的某种原油作为我国原油期货的标的商品,做好原油期货合约的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快煤炭期货品种的开发研究,转换煤炭经济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我国煤炭市场体系的完善。
3.完善市场参与主体,吸引机构投资者,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参与主体的支持。这就需要不断促进矿产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进入矿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扩充进行矿产品期货交易的经济公司、投资公司、结算所和保证公司的队伍。同时,一方面完善投资者结构,研究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进入期货市场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大宗商品期货的金属属性,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对于国外机构投资者,可以仿效QFII的相关规定,给予符合规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一定金额的投资规模,以活跃市场;同时,提高散户的准入门槛,将散户的比率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以下。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各类投资者教育工作。要通过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教育,形成我国合理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推动期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加快期货市场的法规建设,完善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尽早颁布《期货交易法》、《期货交易所法》、《矿产品期货交易法》及其相关实施细则,并在其指导下不断规范和完善矿产品期货交易所、结算所、保证公司、经纪公司和投资者的各项章程和制度,使得整个矿产品期货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努力建立一整套由政府宏观监管、期货行业协会中观上自律监管和矿产品期货交易所微观上自我管理相统一的三级监管体系,通过分层次的监管体系使期货监管工作走到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轨道上来。
5.逐步开放矿产品期货市场,加大国际化力度
开放市场是我国矿产资源期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还将通过开放过渡阶段(QFII)和开放成熟阶段才能达到完全开放的水平。既然成为矿产品亚洲定价中心符合我国的国家战略,那么矿产品期货作为现代矿产品定价的核心一环,就必须加大国际化力度,从而逐渐扩大我国商品期货交易的影响力,成为亚洲商品期货定价的主流。
期货市场国际化应是一个有阶段目标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对于矿产品期货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交易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同时更要加强风险控制,避免被利用成为金融掠夺的手段与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首先逐步开放境外期货业务。在严格限制其风险暴露的基础上,可允许更多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期市套保操作,积累成熟市场中操作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随后,可以通过QFII制度引入一定数量的境外投资者,在对其资金投向严格监控的前提下,容许其参加少数成熟的矿产品期货品种的交易活动。最后,交易所应允许国外机构获得自营席位;允许外资参股和设立期货经纪公司。同时,加强与国外成功期货交易所的合作,通过交易所联网使得在我国交易所能够交易国外品种。通过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将国外期货投资者吸引到国内来,使其在中国规则、中国制度下进行市场操作,进而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矿产品期货价格的形成。
注释:
①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成交量为双向6 812 466手(张),即单向3 406 233手(张);交易单位为1 000克/手。
[1]王克强,赵凯,刘红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李帆,傅劲松.把握国际矿产品期货市场的特点促进我国矿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J].中国矿业,2004,(13).
[4]田传战,姚德良.世界黄金期货市场、工具与法规政策环境的比较分析 [J].国际金融研究,2008,(4).
[5]徐东贤.有色金属期货价格走势分析及投资风险控制[D].河海大学,2008.
[6]芮执多.SHFE、LM E和COM EX中铜期货价格联动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3).
[7]马海琨,刘传哲.中国煤炭期货市场构建研究[J].中国煤炭,2006,(4).
[8]吴光荣,刘延松.建立煤炭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1).
[9]王孝成,王燕.油价波动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J].北方经济,2005,(16).
[10]龙海亮.中国重启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
[11]李钢,陈志,金碚,崔云.矿产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约束的估计[J].财贸经济,2008,(5).
[12]叶全良.期货论——中美期货市场比较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3]汪炜,施建军.期货市场功能、业态及其国际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4]罗会程、郭春艳.我国金属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09,(24).
[15]王家辉.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铜国际定价能力研究[J].上海金融,2008,(6).
[16]Donald Lien,Li Yang.Hedging w ith Chinesemetal futures[J].Global Finance Journal 2008,(19).
[17]方毅,张屹山.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5).
[18]冯进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J].理论月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