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晓波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到1883年3月14日生命终止的最后一刻,用了40年的时间,殚精竭虑,以他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运作结果的睿智思考,构思并开始了《资本论》的创作。令他遗憾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得以完成,只是在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他的光辉思想却照耀了后继者的工作。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根据马克思在著名的海牙代表大会后对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精妙阐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之后,又于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这一过程持续了11年之久。接下来,第二国际的领袖、经济学家考茨基根据马克思所著《剩余价值学说史》整理出了《资本论》第四卷。这样,178.9万字的不朽著作《资本论》全面形成。可以说,《资本论》是共产国际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马克思本人对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刻洞察和缜密思考的结合,在世界经济学术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资本论》在世界经济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概括性地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而实际上马克思的这两大发现都明确地体现在了《资本论》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运用他发现的唯物史观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向更高阶段过度的规律的,并且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以经济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尽地论述了他发现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进一步揭露了在现代社会,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集中地在《资本论》中得到了体现,在客观上也丰富了这部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闪亮的观点所激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推动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向前迈进了关键的一步,也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例如,《资本论》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代表熊彼特的发展观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熊彼特的夫人伊丽莎白·熊彼特说:“熊彼特和马克思有一共同之处,那就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的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之所以有别于同时代和前代的经济学家,正是因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特定过程是经济制度本身所产生的这一看法。”“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才又折回到他这里来,尽管他们可能发现他有许多可以批评之处。”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以往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概括和升华。我们从古代经济学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古哲人也曾以睿智的头脑对经济科学的内在规律和研究远景做过脍炙人口的论述:古希腊的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商品的价格属性和商品的交换的内在品格作过探讨;以配弟为代表的重商学派在同一时代的经济学家中首次提出了商品流通和世界贸易的理论,揭示了自由流通与贸易自由的关系: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在认真比较了社会生产各个阶段的特征之后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地租理论更是把经济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观点都局限于经济学家们狭隘的派别体系中,没有把经济发展的动态实质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有效结合。马克思却以一个哲人的智慧将这些学术成果统一在了一个大的经济学体系之中,并在对社会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作了系统、全面地调研之后,用了40年的时间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并为以后他人对《资本论》的补充创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继承了前人研究经济学的精华,而且超越了前人。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新局面。与马克思同时代的资产阶级御用经济学家都认为各种经济关系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这实际上是用一种静止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静化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之中,得出的只能是片面和狭隘的理论结果。而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进程中的各种关系,提出“各种经济关系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各经济范畴、概念都不是永恒的范畴,而是历史范畴”的观点,他还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摆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科学精神,在世界经济学术史乃至人类科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资本论》学术价值研究综述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谈到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时,评价马克思是“当代经济周期理论之父”。经济学家列昂节也这样评价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直接促使了我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了投入产出理论。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垂范于世界学术界,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学术论述永远在进步理论的背后闪现着智慧的方法和思考的方式,不断启迪着我们。”
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以及他的《资本论》一直在有形或无形的对西方经济学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在他们共同编写的《经济学》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学的大树分出了枝干。一个枝干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他的被人重新发现的早期经济学著作。另一个枝干通过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发展成目前的现代主流派经济学。他们转引I·柏林的评价:“19世纪的思想家,没有一个象马克思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直接、深思熟虑和巨大的影响。”[美]斯蒂格利茨也指出:“最有影响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当属卡尔·马克思这位生活在英国的德国人。”我国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论》对于现代经济研究的最主要的指导价值集中体现在,它为我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过去、观察分析现在,研究将来提供了理论思考与研究的导向。现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发达的、文明的资本主义,我们研究的资本主义也主要是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有先见性地对后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现代资本主义和原始资本主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既是文明与野蛮的不同,也是发达与落后的不同,但文明和新知往往总是在对比之中得出。马克思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研究资本主义究竟应该研究什么东西,这个范畴究竟包涵哪些内容。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
所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这样说过,《资本论》的价值不仅仅局
限于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经典阐述,它的体系内部和表面都有着巧妙的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我们从《资本论》的研究中更能看出,马克思是一个天才的哲学家。
三,《资本论》对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指导价值
《资本论》中的很多观点是具有预见性的,它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有着指导意义。马克思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但他的这种思考往往是在他占有大量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后人曾一直传颂他当年为《资本论》的写作在大英博物馆的艰苦阅读,即使就是在他流亡国外和饥寒交迫时也从未忘记过资料的收集。这种学术态度造就了他在《资本论》中严谨的思考。他在《资本论》中谈及未来社会,讲社会主义社会时,从来都是十分谨慎的,从不随便地凭空下结论。一般是在他谈到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在与原始资本主义的对比和对社会生产方式的论述时才谈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可能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据笔者的粗略统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直接对未来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和论述,一共大约64处,第一卷13处,第二卷10处。第三卷41处。这些论述都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预测,它们不仅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还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政权形式,以及政权形式与生产关系的更迭关系。
《资本论》对社会经济的具体运作方式、现代化大生产、产业结构、市场经济的研究对我们研究现代世界经济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资本论》没有详细地谈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运作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具体内容,但却在多个方面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畴。他在谈到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时,有大量的论述。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规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价值规律、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规律、平均利润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论述等等,都对我们有着启发,我们在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现在的经济形态的基础上,加以取舍和丰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良和完善都有积极地作用。
《资本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指导价值。《资本论>中直接和间接地谈到中国一共3处。那时的马克思就具有先见之明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作了概括性的阐述。从现在来看,当时的许多论述也许对于我们现在的市场经济的建设不会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却启迪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对比分析时,更好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而且,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资本论》中对于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所有权、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论述对于指导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与全球经济的接轨都有理论方面的指导价值。
在《资本论》中体现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指导价值。在整部《资本论》中,始终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其中的对大量文献的深入研究都是在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原则指导下完成的,这不仅丰富了研究内容,同时也为著作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引证的内容。再者,像《资本论》中体现的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并为我们长此以往的运用着。
作为一部经典的学术著作,《资本论》将长期地指引着经济学的研究;作为一部思考方法和研究态度的著作,《资本论》也将成为我们的榜样。
参考文献:
[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74.商.务印书馆.
[2]伊丽莎白·熊彼特3X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前言:2.商务印书~,1965.
[3]资本论第一卷:12.商务印书馆.
[4][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1 2):1277-1290.
[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366-367.
(作者单位:中共海西州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