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芳
石油资源丰厚,水土资源匮乏;北方的阿拉伯文明与南方的黑非洲文明,因利益相冲突;周边国家的角力,西方大国的插手——
1993年,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前往北非的苏丹采访,是年一场大饥荒正在苏丹肆虐。饿殍遍野的悲惨景象令卡特倍感凄凉和无奈,很快,他看到了更震撼人心的一幕:灌木丛边,一个瘦骨嶙峋的苏丹小女孩正趴在贫瘠苍凉的大地上,艰难地向一公里外的食品发放中心爬行。此时,一只硕大的秃鹫落在小女孩身后,贪婪地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弱小生命。它在等待女孩的死亡,等待即将到手的“美餐”……不久,《纽约时报》刊登了这幅被命名为《饥饿的苏丹》的照片,全球舆论一片哗然,小女孩背后的那场已持续十年的内战终于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原来饥饿的苏丹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和平。
2011年1月9日,苏丹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根据这场内战结束时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这一天苏丹南部举行公投,决定苏丹未来的命运:统一还是分裂。
大苏丹,大问题
“大国家,大问题”,西方媒体曾用两个“大”字来形容苏丹。坐拥25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苏丹是非洲大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十大国家。近年来由于达尔富尔问题,苏丹频频见诸报端。实际上,达尔富尔问题折射出苏丹面临的另外一个“大问题”——南方问题。
在广袤的北非大地,有一条被称为“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沙漠之边”)的地带,从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出发,穿过苏丹,直至西岸的毛里塔尼亚,就像一把利剑断开了撒哈拉沙漠和非洲热带雨林,也划开了阿拉伯人与黑人、穆斯林与基督徒、游牧民族与农耕部落。如果借用美国国际关系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苏丹正好处于两种文明的断裂带上。“苏丹”原意为“黑人的国家”,不过自公元7世纪起,西亚的阿拉伯人骑着骏马和骆驼向北非迁移,阿拉伯文明伴随着真主的绿色旗帜在苏丹北方安家落户。从此,北边的阿拉伯文明和南面的黑非洲文明在这里相互斗争、排斥,但又不得不紧紧地糅合在一起,就像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和来自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千回百转,最后在喀土穆(苏丹首都)凝成一条尼罗河,流向地中海。
在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英国侵占了苏丹,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南北方之间的隔阂日趋严重。在苏丹独立的过程中,北部阿拉伯人逐渐控制了中央政权,并试图寻求南方的伊斯兰化,将阿拉伯语定为苏丹惟一官方语言,在殖民时期受过较高英语教育的黑人精英被排斥在政治决策层之外。据说,在中央政府向黑人占90%以上的南部地区派出的几百名官员中,只有区区四名黑人。业已紧张的南北关系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1955年,即苏丹独立的前一年,以南方黑人为主的部队拒绝调往北方的命令,公开哗变,第一次南北内战爆发,一直持续到1972年尼迈里主导的北方政府最终同意给予南方一定的自治权利。
但是,苏丹人并没有在这条和平的路上走多远。上世纪80年代初,苏丹南方发现大量石油,尼迈里政府计划将石油运到北方炼油厂提炼,引发南方骚乱。1983年,尼迈里取消了南方的自治权,并再次在全国推行伊斯兰化,引起南方人的强烈抗议。同年,以约翰·加朗为首的一些南方官兵发动兵变,成立了“苏丹人民解放军”(又称“苏丹人民解放运动”),主张以武力推翻政府,苏丹第二次内战全面爆发。在长期与政府对抗中,以加朗为代表的南方势力坚持要在南部实行民族自决,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加朗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军也逐渐成为苏丹南方最大、但不是惟一的反政府武装。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大国也暗暗在苏丹相互角力。苏丹政府一直在控告邻国的乌干达政府和厄立特里亚政府为苏丹叛军提供援助,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与苏丹人民解放军之间也眉来眼去,关系暧昧。在历史问题、利益纠纷、国内外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苏丹南北问题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2005年1月9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希尔政府与苏丹人民解放军正式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简称《协议》)。根据《协议》,南北方进入为期六年的和平过渡期,过渡期后即2011年1月9日南部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从苏丹分离。之后,北南双方颁布过渡期宪法,明文规定苏丹的民族和谐和种族、文化与宗教的多元化,并将英语和阿拉伯语同时列为官方语言。同时,加朗出任苏丹政府第一副总统,并兼任南方政府主席。
至此,这场长达22年之久、导致近200万名平民死亡、超过400万人背井离乡的苏丹内战终于落下帷幕。不过,在人们为和平的曙光欢呼雀跃时,更多的人则怀疑,一纸和平协定、乃至一场公投,真的能够顺利解决这个延绵了几代人、各种利益纠葛的“大问题”吗?
尽管《协议》对相关问题做了规定,但是南北双方在地区划分、油田归属和石油收入分配等诸多关键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依然悬而未决,甚至有增无减。以苏丹人民解放军为核心力量的南方自治政府多次表示,即使北方不支持南方公投,南方也将单方面举行公投。苏丹人民解放军官员还宣称,南方绝大多数选民都会在公投中投下支持分离的选票。若南方问题最终演变成南方独立,这将是苏丹独立以来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无形的“萨赫勒”界线
2008年5月,距离《协议》规定的公投日不到三年的时间。苏丹中部城镇阿卜耶伊,身材高大的约翰站在自家院子的废墟上,双眼迷茫,还夹杂着一丝愤怒。身后曾是一大家子安身的几间小草房如今已化为灰烬。最值钱的家当——一辆破旧的敞篷小货车,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个小镇位于北纬10度线一带——很不幸,这恰巧是苏丹南北分界线的大致位置。阿卜耶伊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的油气资源,这个发现也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多年来南北双方在这里调兵遣将,火药味十足。根据《协议》,苏丹政府军和苏丹人民解放军分别撤出北南分界线以南和以北地区,位于分界线以南的油田等战略要地的防务由联合军队负责。但《协议》没能带来和解,对于地盘和石油的争夺,更使阿卜耶伊这个利益交织点武装冲突不断。
阿卜耶伊小镇被洗劫一空并夷为平地。凶手是老敌人——米塞里亚部族,约翰很肯定地说,他们是由北方支持和武装的。约翰属于非洲最古老部族之一的丁卡族,瘦且高,皮肤黝黑。遭此横祸后,约翰还是决定在这片世代栖居的土地上重建家园,但是他成千上万的丁卡同胞们则选择离开,沦为“国内流离失所者”,依靠国际援助生存。据说,在冲突之前这里本有5万居民,现在只剩下几千人。
部族冲突在非洲并不少见。往前回溯一个世纪,当野蛮的西方殖民者瓜分非洲时,他们往往先在谈判桌上按照经线和纬线划定势力范围,然后派军队沿线插上国旗——这也造就了非洲地图上引人注目的几何形国界。这些不顾及部族实际分布范围的划界,刺激了部族矛盾。美国记者保罗·萨洛佩克在《北非生死线》一文中这样写道:“纵横交错的各种界线分割了这里每一处裸露的岩层和每一片平原,划出部落、个人和氏族的领地,并随着战况和季节的变化扩张或回缩。……这儿的一切都秩序森严,跨错一条线或冒失地深入他人领地,都有可能招致报复,甚至赔上性命。”苏丹是整個非洲的缩影,境内共有19个种族,600多个部落,使用着100多种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
米塞里亚是阿拉伯部族,习惯逐水草而居,阿卜耶伊是其传统游牧区。在过去100多年间,丁卡族和米塞里亚族在此发生过多次暴力冲突。然而,在南北双方数十年的厮杀中,部族冲突慢慢也被赋予一种别样的含义。根据《协议》,阿卜耶伊也将举行公投以决定该地区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不过,苏丹人民解放军坚称,只有居住在阿卜耶伊地区并且倾向南方的丁卡族才有权利在公投中投票,而倾向北方的米塞里亚族没有投票权,只有在当地放牧的权利。苏丹政府则认为,阿卜耶伊只有在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之后才能举行公投,而这个协议必须被米塞里亚族和丁卡族同时接受。
《协议》原本旨在为苏丹、尤其是苏丹南部缔造一個稳定的未来,但事与愿违的是,不同部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对立——不仅仅是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之间——正随着公投日期的临近愈演愈烈。不久之后,在南部另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丁卡族袭击了一个叫做蒙达里的部族,毁坏了当地的农作物,绑架了不少妇女和儿童——类似的事件比比皆是。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苏丹、乃至整个非洲,无形的“萨赫勒”界线不仅仅存在于南方与北方、阿拉伯人与黑人之间,也同样存在于不同种族、不同部落之间。若是在以前,部族之间的冲突尚可以用赔偿骆驼或牛或粮食的方式来平息,而今天几乎人手一支AK-47的局面,使冲突变得更加具有组织性和暴力性,威胁着本来就薄弱的国家集体意识,给苏丹的统一和南方的未来增添了不少变数。因此,缺乏信任、冲突不断的部族关系以及式微的国家认同,是后公投时代的南北苏丹都亟待解决的烫手山芋,不管是分裂还是统一。
潘多拉盒子?
苏丹是一个既贫穷又富裕的国家:至今仍未甩掉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帽子,同时又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近十年来的经济增长率几乎每年都在8%以上。根据《协议》的规定,苏丹每年将50%左右的石油营收划归南部自治区,但是由于南方基础设施一贯落后,加之国际社会对南方重建的援助承诺大都未能落实,和北方相比,南方的面貌并没有得到大幅度改观。由于战争的破坏,南方的工业、农业几乎一片空白,物资匮乏,物价居高不下。即使在作为南部首府的朱巴,城市照样破烂不堪,朝不保夕的居民住在简陋的小草房里——茅草堆成的屋顶,树枝糊上泥巴砌成的墙壁,没有水没有电,生活极为艰辛。常年的战乱还导致武器四散,治安状况不容乐观,而战争遗留的满地地雷也同样令人如履薄冰……“因为宗教分歧而被烧死、砍杀、枪杀,这固然可悲,但真正的敌人却是贫穷。”一位非洲教授如是说道。一边是苦不堪言的生存状况,一边是占苏丹全境70%以上的石油资源,“独立后就会富裕”的观点自然得到了不少南部人的认同。
与此同时,六年的过渡期,无论北方政府还是南方自治政府,似乎都没有按照《协议》的要求,在使统一事业变得“有吸引力”方面下足功夫,尽管《协议》清楚地表述: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据说,南方自治政府将大部分石油收入——每年超过20亿美元——都用在了公务员工资和苏丹人民解放军身上。根据路透社的一篇报道,全球军火交易追踪机构调查发现,其中至少有一部分现金被用于更新武装。而北方同样令南方、尤其是居住在北方的几百万南方人感到失望和不安。巴希尔总统在公投前夕宣布,如果公投结果是南方分离出去,那么苏丹将根据伊斯兰法修改宪法,届时将没有谈论种族、文化多样性的余地。另一位北方官员则称,在北部地区的南部居民倘若为脱离苏丹而去投票,其各项权利将不会得到保障。
自《协议》签订以来,西方国家也频频对苏丹施压,执意要求苏丹政府兑现承诺,强调公投对苏丹与西方关系的重要性。美国还宣称如果苏丹政府确保公投如期举行,并尊重公投结果,最快可在2011年7月(如果南方独立,这将是它成立新国家的时间)将苏丹从“支恐名单”上删除。鉴于国际社会的态度和南方“独立意愿强烈”,舆论普遍认为南方脱离苏丹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是,不管是否分裂,公投后的南北苏丹将走向哪里?和平还是第三次内战?南方不少人独立的态度很坚决,而北方政府如果允许南部通过公投实现独立,必然会动摇其在苏丹的执政根基,而且还会给同样动荡不安的苏丹西部和东部地区起到示范效应。总统巴希尔曾表示:“苏丹这棵大树的根在南方,如果根被砍断了,苏丹也就没有了……我们将努力使苏丹像从祖祖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样保持统一。”目前南北方之间分歧很多,比如阿卜耶伊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第三次内战。因此,尽管喀土穆再三保证公投成功,但人道组织依然担心苏丹可能陷入暴力和冲突中。
不过,也有乐观的看法认为,历来只会引发争端的石油有可能保证南北和平。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但产业链却掌握在北方手里,而且南部的石油必须经由北方的管道才能输送至红海,进而销往世界各地换成美金。因此,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目前苏丹政府60%的收益来自石油,而这一比例在南方自治政府中高达98%。而且,曾受到国际刑事法院战争罪指控的巴希尔,在国际社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巴希尔再三表示,支持南部公投并会尊重公投结果,但是必须确保公投自由、公正和透明地进行。
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倘若南方真的走向独立,改变的或将不仅仅是苏丹的版图——这会是1993年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分裂出来之后,非洲大陆诞生的又一个新国家。那么,苏丹的分裂是否会被当成非洲其他地区的模式和先例?非洲许多国家面临着与苏丹极其相似的问题:多元的宗教信仰、频繁的部族冲突、短暂的独立时间、脆弱的国家认同感、贫穷动荡的环境……乍得总统就曾忧心忡忡地说:“如果(苏丹)因为宗教问题分离,那么在非洲类似的国家或许都面临同样的宿命!”此时此刻,“一国二主”闹剧正在西岸的科特迪瓦进行得如火如荼。苏丹公投是否将在非洲开启潘多拉盒子,全世界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