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炼
2010年12月,丰都县江池镇中心校。
这天要开家长会。来自邹家村的向华、向雯姐妹大声宣布:“今天,我姐来开家长会!”
失去父母呵护五年后,这对小姐妹终于又有了“家长”。
结缘
2009年7月的一天深夜,天气闷热,要下雨了。
邹家村大学生“村官”宿舍里,新上任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丹躺在床上,无法入眠。两个小女孩的身影,在她眼前不停晃荡。
下午,她跟着村支书陈才入户调研。烈日下,白花花的水泥便道亮得刺眼。两个瘦小人影钻进视野。
那是两个小女孩,背着一背篼锅碗瓢盆,满头大汗地蹒跚着。
“可怜哟。”望着小女孩佝偻的身躯,陈才说,“大的叫向华,11岁,妹妹叫向雯,才八岁。2005年,两个孩子的爹外出务工,溺水身亡。两个孩子的妈有智力残疾,丈夫死后便远嫁他乡,只剩下80多岁的奶奶带着她们过。”
眼看小女孩渐渐走远。李丹冲上去,扒下她们背上的背篼,一手提一个,送她们回了家。
深夜,躺在床上,两个身影清晰地浮上李丹脑海。
下雨了,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李丹的眼睛也“下雨”了。
“她們没爹娘照顾,我就来照顾她们!”暗夜中,她自言自语。
在随后的村干部会上,李丹如愿成为向家姐妹的代理家长。
“当家”
2009年8月底,邹家村党支部办公室。
“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李丹左手拉着向雯,右手牵着向华,大声说。
两姐妹望着她,没言语。
当家伊始,李丹向两姐妹“约法三章”:每天放学后,先来她的办公室做作业,她检查后才能回家;每到周末,两姐妹可以来自己宿舍,看一个小时电视。
对于李丹的管教,两姐妹刚开始并不领情。上课时,她们一如既往地分心,尽管眼睛盯着老师,心绪却飞上九霄;下了课,她们常“失踪”,不是跑回家帮奶奶干活,就是跑到山坡上捉迷藏、逮蚂蚱。至于家庭作业,让它见鬼去吧!
李丹越发焦急,也就越发唠叨。
三个月后,向雯一门功课考试只得了六分。李丹教育她时,遭遇激烈反抗——向雯大吼:“你又不是我妈,凭什么管我?”
26岁的“家长”几乎哭了出来。她痛定思痛:“‘家长应该怎么当?”
为此,李丹当起业余“侦探”,频频造访姐妹俩的老师、邻居和亲戚,调查她们的喜好。空闲时,她常买卤菜去向家,教两姐妹做家务。两姐妹逐渐喜欢和她说话,李丹便给她们讲外面世界的精彩,讲人生的道理。
2010年2月底,新学年开始,李丹给两姐妹送来新书包。背着书包,三姐妹手拉手转起了圈。
“向华没来上学!”2010年7月,老师给李丹打电话。“难道逃学了?”李丹心里一紧,急忙往向家赶。家里,向华伏在长椅上,额头滚烫。看到“家长”,女孩大哭起来。李丹背起她,疯狂地冲向镇卫生院,挂号、看病、打针……
后来,人们发现:两姐妹不再那么淘气了,开始喜欢看书了……
她们变了。
愿望
2009年12月15日,丰都县城。
李丹正在逛街。她刚刚在一场征文比赛中获得100元奖金,她想花掉它。
“我从没吃过生日蛋糕。”很多天以前,向华的话刺痛了李丹。明天就是向华12岁的生日,李丹决心让她吃上生日蛋糕。
第二天,向华收到了一盒脸盆大小的生日蛋糕。在裹满奶油的蛋糕上,红亮的番茄酱勾勒出几个大字:“向华:祝你生日快乐!”
在《生日快乐歌》的旋律中,12岁少女像虔诚的圣徒般双手合十,许下心愿。
向华的生日愿望,后来被写进了作文:“我吃蛋糕时既紧张又兴奋,因为我从来没有吃过蛋糕,我要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要像姐姐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生日故事,被当地媒体发表出来,引起众多丰都人的关注,董氏夫妇是其中之一。看到报道后,他们来到向家,希望收养其中一个孩子。两姐妹哭喊着,不愿与奶奶、姐姐分开。董氏夫妇笑着离开了。
2010年的冬天来了,李丹开始张罗第二个生日派对。
“她们以后每个生日,我都愿意陪她们过!”年轻“家长”说着,笑容绽放。